作者 | 利拉斯·马加利特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
详情 |
推荐序一 重塑人类意识:技术、心理学与行为设计的交汇点 推荐序二 社交平台与人际互动:交织的虚拟与现实 推荐序三 数字时代的伦理焦虑 作者序 引言 第一章 你能获得几分好评 第二章 在数字世界里了解一个人 第三章 这是一个虚拟奖励的时代 第四章 最成功的科技能唤起人的情感 第五章 是什么让普通人想用点赞量衡量一切 第六章 博士,请问您怎么看待科技 第七章 人们已经身处“箱子”之中 第八章 从行为主义到行为经济学 第九章 行为经济学对行为的设计 第十章 操控情绪的力量 第十一章 制造情绪,制造认同 第十二章 旧见解,新技术 第十三章 联想学习和强化作用 第十四章 如何设计心理依赖 第十五章 手机是人类新的斯金纳箱 第十六章 为什么无聊这么重要 第十七章 如何养成习惯 第十八章 如何保持习惯 第十九章 没有奖励,没有习惯 第二十章 网络生活 第二十一章 网络和景观文化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
作者介绍 | |
内容简介 | 科技公司极力想要掩盖这则事实:人们正被人为地塑造成它们期望的样子。 请尝试回想数字世界中常见的几个场景:收到一条直兴趣的推送,阅读;跳出一个红包界面,领取;看到一则“限时优惠”信息,立即下单……为什么数字世界总能说服人们,让人毫无抵抗地理性失灵? 科技公司前用户体验专家利拉斯·马加利特,结合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向读者揭露了数字用户被算法/技术所操控的事实。她分析了这一现象背后被广泛应用于科技产品的脑科学机制,并一步讨论了技术对人产生的生理、心理,乃至文化方面的影响。作者呼吁人们重新审视数字世界中的交互,警惕趋于无形的数字操控。【推荐语】编辑推荐: 乔布斯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使用平板电脑; 发明脸书“赞”功能的工程师卸载了脸书。 看似美好的数字世界到底隐藏了什么危机,让参与创造这个世界的人“保留意见”? 胡泳、姜宇辉 诚挚推荐 黄建平、田丰、朱林蕃 作序推荐 1. 披露用户理应知情的“数字化”真相,从这本书始关注“数字伦理” 即便隐藏了真实身份,大多数字用户在数字世界中堪比“裸奔”。然而在屏幕后发生了什么,用户大多并不知情。作为前一线员工,作者毫无保留地分享了数字用户如何被监测、分析、定位和“投喂”的全过程。 2. 启电子屏后的“设计者”视角,公理想数字用户的设计方式及其背后机制 只需获得150次赞信息,设计者就能比你的父母更了解你;一个界面只要多一处设计,就能大大增加用户使用产品的时间。数字世界里到处是你没察觉到的“成瘾设计”,有的甚至能让你突破“理性”边界,让你变得“不像你自己”。这是怎么做到的?作者将通过行为经济学和社会心理学框架来解析的数字世界的行为设计产业。 “一些行为似乎源于我们的内心,但它的产生实际是精心设计的结果。” 3. 比起失控的自控力和失灵的理性,技术/算法对人的真实影响在意料之外 当下频发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以及幼儿中发现的认知发展障碍等,或可能都与长期使用数字产品有关,而这只是影响的冰山一角。除了向人们警示已被发现的技术对人造成的身心伤害,作者更一步探索了技术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4. 真诚而深刻的反省式写作,重新思考技术与人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博士利拉斯·马加利特为了能将所学投应用而科技公司工作,后来却因这份工作陷了悲观:技术没有服务人类,反而把人类塑造成了技术想要的样子。本书是一本良心之作,也是人们在大步迈向数字时代之前不能错过的作品。 所有的技术和工具,都既可以用于积极的目的,也可以用于消极的目的。利拉斯·马加利特看到了硬币的两面。为机器学习在用户体验方面的潜力感到兴奋的同时,她也对技术日益左右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警告。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诚如作者所言,本书创作于忧患之际,由此亦试图对这个时代的重重危机行全面反省。作者并没有如很多人文研究的俗套那般,搬弄诸多批判理论的经典立场,而更是直指人心,直面现实。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如充满警示和启示的纪录片一般,将读者的目光带向那些被隐藏起来的暗处,条分缕析,鞭辟里。或许,“操控”已是一个不争的现实,但作者更试图带给我们诊断病理的眼光,乃至走出困境的勇气。推荐给每一位深陷迷惘但却苦苦求索的读者,也期待大家都能从书中获致属于自己的那一线光亮。 ——姜宇辉,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作者】[以色列] 利拉斯·马加利特(Liraz Margalit) 数字心理学家、专栏作家,以色列海法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行为设计和博弈论。曾任数据分析公司ClickTale用户体验设计专家。多次获得《今日心理学》年度专栏作家称号。 |
内容试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