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详情 |
封面页 版权页 总目录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版权页 目录 中文版前言 前言 第一部分 查拉图斯特拉之序言 查拉图斯特拉的演讲 1.三种变形 2.德性讲坛 3.彼世论者 4.身体的蔑视者 5.快乐与热情 6.苍白的罪犯 7.读与写 8.山上的树 9.死亡说教者 10.战争与战士 11.新偶像 12.市场上的苍蝇 13.贞洁 14.朋友 15.千个与一个目标 16.邻人之爱 17.创造者之路 18.老妇与少妇 19.毒蛇之咬 20.孩子与婚姻 21.自由的死亡 22.赠予的德性 第二部 23.持镜的小孩 24.在幸福岛上 25.同情者 26.教士们 27.有德性者 28.流氓痞子 29.毒蛛 30.著名智者 31.夜歌 32.舞曲 33.坟墓之歌 34.自我克服 35.崇高者 36.教养之邦 37.无瑕的知识 38.学者 39.诗人 40.大事件 41.预言家 42.救赎 43.人类的聪明 44.最寂静的时刻 第三部 45.漫游者 46.幻觉与谜团 47.违愿的幸福 48.日出之前 49.萎缩的德性 50.在橄榄山上 51.路过 52.背叛者 53.返乡 54.三种恶 55.重力的精神 56.旧牌与新牌 57.痊愈者 58.大渴望 59.另一支舞曲 60.七个印记 第四部 61.蜜之祭品 62.苦难的呼声 63.与国王的谈话 64.水蛭 65.魔术师 66.退职的 67.最丑陋的人 68.自愿的乞丐 69.影子 70.正午 71.欢迎 72.晚餐 73.高等人 74.忧郁之歌 75.科学 76.在荒漠女儿们中间 77.唤醒 78.驴子节 79.梦游者之歌 80.征兆 科利版编后记 尼采手稿和笔记简写表 译后记 悲剧的诞生 书名页 版权页 目录 中文版前言 一种自我批评的尝试 序言:致理查德·瓦格纳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附录 1870—1873年巴塞尔遗著选 狄奥尼索斯的世界观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 论非道德意义上的真理与谎言 科利版编后记 尼采手稿与笔记简写表 编译后记 补记 权力意志 书名页 版权页 中文版前言 目录 第11卷 34.1885年4月至6月 35.1885年5月至7月 36.1885年6月至7月 37.1885年6月至7月 38.1885年6月至7月 39.1885年8月至9月 40.1885年8月至9月 41.1885年8月至9月 42.1885年8月—9月 43.1885年秋 44.1885年秋 第12卷 1.1885年秋至1886年春 2.1885年秋至1886年秋 3.1886年初至1886年春 4.1886年初至1886年春 5.1886年夏至1887年秋 6.1886年夏至1887年春 7.1886年底至1887年春 8.1887年夏 9.1887年秋 10.1887年秋 第13卷 11.1887年11月至 1888年3月 14.1888年春 15.1888年春 16.1888年春至1888年夏 17.1888年5月至6月 18.1888年7月至8月 21.1888年秋 22.1888年9月至10月 23.1888年10月 24.1888年10月至11月 25.1888年12月至 1889年1月初 科利版编后记(关于第11、12、13卷) 尼采手稿与笔记简写表 编译后记 快乐的科学 书名页 版权页 中文版前言 快乐的科学 (la gaya scienza) 第二版前言 目录 “戏谑、狡计与复仇”——德语韵律短诗序曲 1 邀请 2 我的幸福 3 无畏的 4 对话 5 致有德性者 6 世俗之智 7 跟我走——跟你走 8 第三次蜕皮 9 我的玫瑰 10 蔑视者 11 格言说 12 致一位爱光明者 13 致舞者 14 乖乖好人 15 铁锈 16 向上 17 残暴者的箴言 18 狭隘的心灵 19 无意的诱惑者 20 考量一下 21 反对傲慢 22 男人和女人 23 解释 24 悲观者的药物 25 请求 26 我的冷酷 27 漫游者 28 给初学者的安慰 29 星星的利己主义 30 邻居 31 伪装的圣徒 32 不自由者 33 孤寂者 34 塞内卡及其同类 35 冰淇淋 36 少年读物 37 小心谨慎 38 虔诚者说 39 在夏天 40 毫无妒忌 41 赫拉克利特主义 42 过于精细者的原则 43 劝告 44 彻底之人 45 永远 46 厌倦者的判断 47 没落 48 反对规律 49 智者说 50 丢了头脑 51 虔诚的愿望 52 用脚写作 53 《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书 54 给我的读者 55 现实主义画家 56 诗人的虚荣 57 选择的趣味 58 曲鼻子 59 信笔涂鸦 60 高等人 61 怀疑论者说 62 瞧,这个人 63 星星的道德 第一部 (第1—56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第二部 (第57—107节)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第三部 (第108—275节)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第四部 圣雅努斯 (第276—342节)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第五部 我们无畏者 (第343—383节)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附录 自由鸟王子之歌 科利版编者后记 尼采手稿和笔记简写表 译后记 朝霞 书名页 版权页 编者说明 前言 目录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偶像的黄昏 书名页 版权页 作者简介 编者说明 前言 目录 格言与箭 苏格拉底的问题 哲学中的「理性」 [真实的世界]如何最终成了寓言 一个缪误的历史 作为反自然的道德 四大谬误 人类的「改善者」 德国人失去了什么 一个不合时宜者的漫游 我感谢古人什么 锤子说话 瓦格纳事件 书名页 版权页 作者简介 目录 瓦格纳事件一个音乐家的问题 编者说明 前言 1888年5月都灵来信 笑着说严肃的事…… 附言一 附言二 后记 尼采反瓦格纳一个心理学家的笔记 编者说明 前言 我敬佩的地方 我有异议的地方 间奏曲 瓦格纳作为危险 一种没有前途的音乐 我们是对跖人 瓦格纳属于何处 瓦格纳作为贞洁的信徒 我是如何摆脱瓦格纳的 心理学家发言 后记 关于最富有者的贫穷 论道德的谱系 书名页 版权页 作者简介 译序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善与恶”“好与坏” 第二章 “罪孽”“内疚”及其他 第三章 禁欲主义理念意味着什么? 译后记 不合时宜的沉思 书名页 版权页 目录 第一篇 施特劳斯——表白者与作家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第二篇 历史学对于生活的利与弊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第三篇 作为教育者的叔本华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第四篇 瓦格纳在拜雷特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
作者介绍 |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尼采的重要作品之一。《朝霞》1881年问世,1887年新版并附有一篇前言,它在著作史上位于《人性的,太人性的》第二部分(1880)与《快乐的科学》(1882)之间。《朝霞》分为五卷,每卷分为长短不同的节,少只有一两行,多则一两页,甚至偶尔长达三页以上。该书比较详细的部分,特别是前三卷,有像随笔式的短文,其思想素描与其说是巨细无遗的不如说是钩玄提要的。在下来的讨论中,特别是在第四卷中,每段要更短一些,带有圣经经文的思想风格。寥寥几个句子甚至单独一个句子构成浓缩的和凝练的格言,好像压缩甚至过度压缩的短文。【推荐语】这本书不是用来通读或朗读的,而是用来翻阅的,在散步中,在旅途中;我们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埋下头,一次又一次地抬起头,直到发现自己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天地。【作者】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欧洲思想史上特立独行的天才,现代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25岁时被聘为巴塞尔大学教授,45岁时精神病发作;在世纪之交离世。他对其时代的文化和道德,尤其是基督教、颓废主义、民族主义作了激烈的批判。主要著作有《悲剧的诞生》《论道德的谱系》《权力意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偶像的黄昏》《朝霞》等。 译者简介:田立年,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曾在柏林洪堡大学(2002—2003年)、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2010年)访学研究。主要从事尼采著作和尼采研究文献的翻译工作,译有《朝霞》《施特劳斯与尼采》《尼采与古典传统》《尼采与古代》《尼采眼中的苏格拉底》等。 |
内容试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