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韩同群 |
丛书名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7111689751 |
简要 |
简介 |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汽车用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开发与设计。全书共10章,首先是绪论,阐述与汽车及内燃机相关的重大问题和内燃机作为车用动力的应用前景、汽车企业研发体系建设以及汽车内燃机开发流程和主要技术手段;然后是汽车内燃机选型、汽车内燃机主要参数确定、汽车内燃机工作过程计算、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动力学、汽车内燃机曲轴系统扭转振动、汽车内燃机配气机构动力学与设计、汽车内燃机主要零部件设计、汽车内燃机系统设计;*后是汽车内燃机开发的试验评价与产品定型。每章都有教学目标、思考题和项目训练。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车辆工程专业的教材,还可供汽车类相关专业,如汽车服务工程和交通运输等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事汽车内燃机开发、设计和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目录 |
前言 本书主要符号表 第1章绪论1 11与汽车及内燃机相关的重大问题1 111能源问题1 112环境问题1 113内燃机作为车用动力的应用前景2 12汽车企业研发体系4 121汽车企业的研发模式4 122汽车企业开发能力的内涵6 13汽车内燃机开发流程和主要技术手段7 131发动机在汽车开发中的地位7 132汽车整车的研发过程7 133汽车内燃机设计开发流程和主要技术手段10 项目训练16 第2章汽车内燃机选型18 21汽车发动机分类18 22汽油机与柴油机18 221汽油机的特点与应用18 222柴油机的特点与应用21 223汽车内燃机选配的基本原则22 23几种汽车内燃机类型的讨论22 231冲程数22 232冷却方式22 233气缸数和气缸布置形式23 234进气形式23 思考题和项目训练24 第3章汽车内燃机主要参数确定25 31性能指标25 311动力性指标25 312经济性指标28 313可靠性与耐久性指标28 314运转性能与适应性指标29 315低公害指标29 32基本结构参数31 321气缸直径和气缸数31 322气缸中心距L0与气缸直径D的比值L0/D32 323行程缸径比S/D和活塞行程S32 324曲柄半径r与连杆长度L的比值33 325汽车内燃机的几个综合评价参数34 33汽车内燃机的结构和总体布置35 思考题和项目训练37 第4章汽车内燃机工作过程计算39 41内燃机实际循环的示功图39 42内燃机实际循环的计算41 421概述41 422内燃机实际循环的热力学模型41 423热力学模型的计算参数与内容43 43内燃机从零维模型到多维模型的发展51 思考题和项目训练54 第5章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动力学56 51内燃机动力学计算概述56 511内燃机动力学计算的主要内容和作用56 512内燃机动力学计算方法与工具57 52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学58 521曲柄连杆机构的形式58 522多缸内燃机的结构形式59 523曲柄连杆机构运动规律60 524曲柄连杆机构运动规律在内燃机设计中的作用70 53曲柄连杆机构动力学70 531中心式曲柄连杆机构中的作用力分析70 532中心式曲柄连杆机构中力的传递及作用效果分析74 533偏心式曲柄连杆机构中的作用力和力矩77 534主副连杆式曲柄连杆机构中的作用力和力矩78 535曲柄连杆机构动力计算79 54内燃机的平衡与平衡分析82 541内燃机平衡的基本概念82 542内燃机的平衡措施84 543单缸内燃机平衡85 544单列式多缸内燃机平衡90 545双列式多缸内燃机平衡100 思考题和项目训练115 第6章汽车内燃机曲轴系统扭转振动117 61扭转振动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117 62内燃机当量扭振系统的组成与简化118 621弹性参数(扭转刚度或柔度)的换算119 622惯性参数(等效转动惯量)的换算122 623曲轴系统扭转振动计算的当量转换124 63扭转振动系统自由振动计算126 631单自由度系统与多质量扭振系统126 632曲轴系统自由扭转振动振型图130 64单自由度系统的有阻尼自由振动与强迫振动分析131 641单自由度系统的有阻尼自由振动131 642单自由度系统的有阻尼强迫振动132 65曲轴系统扭转振动分析与减振133 651曲轴系统扭转振动的激振力矩133 652曲轴系统的共振与临界转速136 653曲轴系统扭转振动的消减措施138 654扭振的现代测试分析方法142 思考题和项目训练145 第7章汽车内燃机配气机构动力学与设计147 71配气机构的形式及评价147 711配气机构的形式147 712单个气门通过能力评价148 72配气机构运动学和凸轮型线设计150 721配气机构运动规律150 722凸轮型线设计155 73配气机构动力学162 731配气机构动力学模型162 732凸轮型线动力修正166 74凸轮轴及气门驱动件设计167 741凸轮位置确定167 742挺柱、气门和弹簧的设计169 思考题和项目训练178 第8章汽车内燃机主要零部件设计180 81曲轴飞轮组设计180 811曲轴的工作条件和设计要求180 812曲轴的结构设计181 813提高曲轴强度的措施184 814曲轴的强度计算186 815飞轮设计193 82连杆组设计196 821连杆的工作条件和设计要求196 822连杆材料197 823连杆主要参数的选择198 824连杆的结构设计199 825利用有限元法对连杆进行计算分析203 83活塞组设计205 831活塞组的工作条件与设计要求205 832活塞的材料206 833活塞设计206 834活塞环设计214 835活塞环的力学及结构计算220 836油环的设计计算224 837活塞环的组合225 84机体与气缸盖设计226 841气缸体的工作条件与设计要求227 842气缸体的设计228 843应用有限元法对机体进行结构设计234 844气缸盖设计235 845气道设计的CFD方法以及气缸盖CAE分析239 思考题和项目训练241 第9章汽车内燃机系统设计244 91燃烧系统244 911汽油机的燃烧室和燃烧系统244 912直喷汽油机燃烧系统开发246 913柴油机的燃烧室和燃烧系统252 914CFD在柴油机燃烧系统开发中的应用260 92进、排气系统264 921车用柴油机进气系统265 922车用柴油机排气系统267 923乘用车汽油机进气系统269 924乘用车汽油机排气系统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