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洪海(Honghai Liu) 高会军(Huijun Gao) 李平(Ping Li) |
丛书名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7111694069 |
简要 |
简介 |
内容简介 《车辆悬架控制系统手册》概述了先进的悬架控制理论和应用情况,涵盖的主题包括:智能车辆智能悬架控制系统的概述;基于智能的车辆主动悬架自适应控制系统;集成悬架系统的强大主动控制;用于车辆主动悬架系统的区间2型模糊控制器;主动执行器不确定的半车悬架系统的主动控制;采用有限频率方法的主动悬架控制;基于模糊控制的不确定车辆悬架系统的容错控制;具有执行器饱和的悬架系统的H∞模糊控制;具有磁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悬架系统的滑模控制器设计;车辆主动悬架控制器和参数的联合设计;一种LMI方法,用于控制具有时间延迟的车辆发动机-车身系统的振动;车辆悬架系统的频域分析和设计。本书适合控制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人员和工业从业人员,特别是那些从事汽车行业应用研究的人员阅读使用。 |
目录 |
前言 第1章车辆智能悬架控制系统的先进技术1 1.1引言1 1.2车辆悬架性能的评估标准4 1.2.1驾乘舒适性4 1.2.2车辆行驶性能4 1.3车辆悬架系统建模5 1.3.1道路模型5 1.3.2智能悬架四分之一模型5 1.3.3智能悬架二分之一模型6 1.3.4智能悬架整车模型8 1.3.5非线性动力学模型8 1.3.6非线性多体动力学模型11 1.3.7非线性不确定性模型11 1.3.8含时间延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12 1.3.9考虑故障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13 1.3.10执行机构模型14 1.4控制策略18 1.4.1线性控制策略19 1.4.2非线性控制策略19 1.4.3不确定性控制方法20 1.4.4迟滞性控制方法21 1.4.5容错控制法22 1.5验证方法24 1.6结语26 致谢27 参考文献27 第2章车辆智能主动悬架自适应控制系统33 2.1引言33 2.2背景35 2.2.1主动悬架系统线性模型和控制36 2.2.2主动悬架系统的非线性及未建模部分的描述40 2.3自适应模糊控制41 2.4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42 2.4.1减轻SMC的颤振43 2.4.2与SMC互补的FL控制器可消除系统非线性和不确定性45 2.5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46 2.6基于遗传算法的自适应优化控制47 2.7自适应控制集成48 2.7.1自适应神经-模糊控制49 2.7.2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最优模糊控制49 2.7.3遗传神经网络组合控制50 2.8结论51 参考文献52 第3章集成悬架系统的鲁棒主动控制57 3.1介绍57 3.2不确定综合系统建模59 3.3鲁棒控制系统设计62 3.3.1控制目标62 3.3.2鲁棒的控制器设计63 3.3.3电动液压执行器的力跟踪控制69 3.4数值模拟70 3.5结论76 附录76 参考文献79 第4章车辆主动悬架系统的区间2型模糊控制器83 4.1简介83 4.2非线性主动悬架系统85 4.3区间2型T-S模糊控制系统87 4.3.1通用T-S模糊模型和模糊控制系统87 4.3.2区间2型T-S模糊控制系统88 4.3.3提出的IT2 T-S模糊控制系统90 4.4IT2 T-S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92 4.5仿真实例94 4.5.1数值实例94 4.5.2半车主动悬架系统95 4.6结语101 参考文献101 第5章执行器不确定的半车悬架系统的主动控制104 5.1引言104 5.2问题表述105 5.3主要结论109 5.4仿真结果112 5.5结论118 参考文献118 第6章基于有限频率法的主动悬架控制120 6.1介绍120 6.2问题表述121 6.3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124 6.4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128 6.4.1有限频率的情况下129 6.4.2整个频率的情况下131 6.5仿真134 6.5.1状态反馈的情况134 6.5.2动态输出反馈情况137 6.6总结144 参考文献144 第7章基于模糊控制方法的不确定车辆悬架系统容错控制147 7.1介绍147 7.2问题表述148 7.3容错模糊控制器设计154 7.4仿真结果157 7.5总结162 附录163 参考文献165 第8章执行器饱和的悬架系统的H∞模糊控制166 8.1介绍166 8.2悬架系统模型167 8.2.1主动四分之一汽车悬架模型168 8.2.2半车悬架模型170 8.2.3整车悬架模型174 8.3悬架系统的Takagi-Sugeno模糊模型178 8.3.1主动四分之一汽车悬架的Takagi-Sugeno表示179 8.3.2主动半车悬架的Takagi-Sugeno表示180 8.3.3主动整车悬架的Takagi-Sugeno表示182 8.4Takagi-Sugeno模糊模型的验证185 8.4.1仿真参数186 8.4.2Takagi-Sugeno模糊模型的验证186 8.5执行器饱和190 8.5.1饱和的类型192 8.5.2饱和效应建模192 8.5.3饱和控制和约束控制193 8.6Takagi-Sugeno模糊模型的二次稳定193 8.6.1凸分析和线性矩阵不等式194 8.6.2李雅普诺夫意义上的稳定性195 8.6.3吸引域195 8.6.4通过PDC控制实现二次稳定196 8.7H∞法197 8.8具有外部干扰和执行器饱和的PDC控制分析198 8.8.1约束控制198 8.8.2饱和控制200 8.8.3吸引域的优化201 8.9四分之一车主动悬架系统的控制设计202 8.10结论209 参考文献209 第9章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悬架系统的滑模控制器设计214 9.1简介214 9.2带MR阻尼器的半主动悬架系统的控制216 9.2.1可变节流阀216 9.2.2MR阻尼器218 9.3半主动悬架系统的模型跟随滑模控制器220 9.3.1系统模型与问题220 9.3.2滑模控制器221 9.3.3仿真结果223 9.4具有描述功能方法的滑模控制器224 9.4.1问题表述225 9.4.2集成滑模控制225 9.4.3用描述函数方法重新设计继电器输入227 9.4.4仿真条件228 9.4.5开关功能极限周期的精度229 9.4.6改善由无源约束引起的劣化231 9.4.7验证抗参数变化的鲁棒性232 9.5半主动悬架系统的VSS观察器233 9.5.1装置233 9.5.2问题表述234 9.5.3VSS观测器的设计235 9.5.4数值模拟237 参考文献241 第10章车辆主动悬架控制器和参数联合设计244 10.1概述244 10.2问题表述245 10.3系统联合设计247 10.4仿真结果250 10.5结论255 参考文献255 第11章CAE环境下车辆悬架系统控制方法259 11.1引言259 11.2机电悬架系统分类260 11.3设计开发流程261 11.4主动悬架系统建模263 11.4.1状态空间中的系统模型264 11.4.2主动悬架数字系统合成266 11.4.3采用PID控制器的主动悬架控制268 11.4.4采用神经网络的主动悬架控制272 11.5结论277 参考文献278 第12章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车辆发动机机体时滞系统振动控制281 12.1引言281 12.2车辆发动机机体系统284 12.3问题表述288 12.4主要结果289 12.4.1状态反馈控制设计289 12.4.2输出反馈控制设计296 12.5仿真结果297 12.6结论303 参考文献304 第13章非线性车辆悬架系统的频域分析与设计307 13.1引言307 13.2系统模型和输出频率响应函数(OFRF)方法309 13.2.1系统模型309 13.2.2系统输出频率响应函数的确定311 13.2.3优化和系统分析314 13.2.4结论319 13.3比较研究319 13.3.1现有的非线性阻尼特性319 13.3.2基于OFRF分析方法的阻尼特性设计320 13.3.3对比研究322 13.3.4动力学模型验证328 13.3.5结论330 13.4在动态车辆模型上的应用330 13.4.1动态车辆模型330 13.4.2仿真研究332 13.4.3总结338 13.5结论和未来工作338 参考文献3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