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丛书名 |
出版社 |
ISBN |
简要 |
简介 |
内容简介书籍经济管理学书籍 本书是介绍金融市场、经济增长和利差交易快速崛起如何改变市场游戏规则的入门读物,读者仔细阅读后可以保护自己免受下一次金融危机的影响。 近年来金融书架上摆满了解释利差交易这种套利模式已经是多么流行的书籍。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指出它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 本书是一本开创性的书,肯定会成为投资读物中的典范。本书解释了套利交易在塑造全球经济愿景的过程中,实际上伴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危机反复出现、贫富差距扩大,在世界各地还出现了过多社会和政治动荡。作者解释了套利交易(尤其是在外汇和股票市场上)是如何运作的,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案例,说明套利交易是如何主导整个全球商业周期的。它们对关键但经常被忽视的主题和问题提供了透彻的分析,包括: · 股票价格在导致经济衰退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经济衰退会导致股票价格暴跌。 ·金融资产价格背后的真正推动力。 ·利差交易、卖出波动率、杠杆、流动性和盈利能力等影响商业周期的方式。 · 在整个经济周期中利差交易的正收益与市场波动有何关系,以及央行的政策是如何提升这些回报。 简而言之,利差交易现在是全球商业周期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一种长期、稳定却不起眼的扩张模式,但在其间会夹杂着灾难性的危机。 本书能为读者提供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专家洞察力,从而保护自己免受已发生的共同市场动荡以及下一场重大危机的影响。 |
目录 |
赞誉 前言 第1章 绪论:利差交易的本质 /1 第2章 货币利差交易及其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 /10 第3章 利差交易、杠杆和信贷 /36 第4章 利差交易空间及其作为投资策略的盈利能力 /52 第5章 从事利差交易的机构 /77 第6章 利差交易体系的本质 /96 第7章 利差交易体系的货币后果 /122 第8章 利差交易、金融泡沫与商业周期 /142 第9章 基于波动率结构的利差交易 /164 第10章 利差交易体系必然存在吗 /184 第11章 利差交易就是权力 /201 第12章 利差交易全球化 /218 第13章 超越尽头 /233 前言 大约五年前我们开始撰写本书。最初撰写本书的目的是,我们认为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央行非常规货币政策如何被认为起到了支持经济的作用,标准解释不足,某种程度上这有些令人沮丧。我们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抑制央行和政府干预所导致的金融市场波动。自动笔以来,这个问题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日益明显,但利差交易在市场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的整体影响仍有待人们深入理解。 从纯粹金融学的角度来看,本书包含了若干洞见。其中最重要的是卖出波动率和杠杆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两者的共同作用最终如何使市场陷入混乱;在全面通货紧缩趋势的背景下,经济周期会成为风险资产泡沫和崩溃的函数;加之美国市场,尤其是标准普尔(以下简称标普)500指数在全球金融市场架构中处于中心地位,上述几个因素结合在一起会让标普500指数本身成为利差交易工具。 除此之外,我们还意识到并试图在书中传递如下观点:从最基本的层面上看,利差交易或卖出波动率交易是组成整个社会权力结构的一个方面,而央行应被视为这种权力架构的行为主体。传统理论并不能准确描述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决定力量,相应地它也无法解释下一次金融和经济危机及其后果。 在本书中我们详细分析了利差交易或卖出波动率交易的运行机制。这么做的最终目的在于解释这类交易如何适应系统并造成更大的影响:经济增长的衰退、反复出现的危机、日益加剧的不平等以及社会结构的破坏。虽然有些财经方面的内容对非专业读者来说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不过比起教科书对衍生品或外汇市场等相关内容的表达方式,上述内容已经相当简化。本书既不打算替代这些教科书,也不想成为某种形式的期权或外汇交易使用手册。总之,理解本书的基本结论并不需要过多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 我们非常感谢诺亚·施瓦茨贝里(Noah Schwartzberg)和麦格劳–希尔教育(McGraw-Hill Education)出版团队对这个项目给予的帮助、支持、热忱和信赖。我们也从各位专家对手稿的建议和评论中受益匪浅,并根据这些意见改进了已完成的工作。这里我们还要特别感谢伊凡·努明斯基(Ivan Nurminsky)、卡洛琳·李(Caroline Lee)和沈宰尚(Jae Sang Shim)。我们也对史蒂夫·汉克教授、约翰·格林伍德、爱德华·钱塞勒、约翰·奥瑟斯、亨利·马克西、休·斯隆、杰里米·格兰瑟姆和罗恩·卡恩心存感激,承蒙他们盛情应允阅读手稿并给出评论或支持。最后特别感谢希尔达·李(Hilda Lee)和乔迪·布雷特凯利(Jody Brettkelly)的耐心和鼓励。 蒂姆·李 杰米·李 凯文·科迪伦 媒体评论 本书通过研究近些年来各国发生的货币危机发现,一国在享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货币升值的好处后,而高杠杆利差交易的泛滥往往又会导致其经济陷入崩溃,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深刻反思。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管涛 博士 《套利危机》一书令人信服地解释了利差交易在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后,成为推动美国股市的增速长期超过经济增速的主要原因,中国股市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需要充分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上海证券交易所全球业务发展委员会副主任 傅浩 博士 该书作者们不仅十分熟悉金融交易实践,也洞悉相关衍生品的运作规律。通过阐明利差交易具有高杠杆以及“小赢大亏”的盈利模式,呈现出明显的顺周期特征,也放大了经济周期的震荡。本书见微知著,通俗易懂地阐明了利差交易对宏观经济乃至社会结构的影响,值得读者细细揣摩。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40人论坛成员 伍戈 博士 《套利危机》一书读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书聚焦于各类市场波动率及其套利与风险规避,是我们从事股票、债券、外汇及其衍生品资产配置的研究、交易、风险控制等工作的人必备的,也是值得从事金融市场教学研究学习的人参考的! ——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何晓斌 博士 本书是一本重要且不同寻常的书。对于在美联储蒙受道德风险的时候美国经济发生了什么,以及又是什么让当前时期不同于任何典型的泡沫时期,作者给出了独特的理解。作者提出的问题不仅对投资者至关重要,而且对整个社会也至关重要。 ——杰里米·格兰瑟姆,全球资产管理公司GMO的联合创始人 作者对现代金融中普遍存在的利差交易进行了有趣的分析。在形式上,这是货币需求“投机”成分的延伸。监管机构和投资者更感兴趣的是,所有的利差交易都以市场混乱告终。 ——休·斯隆,斯隆·罗宾逊对冲基金的联合创始人 利差交易无法保持长期有效,但它们却是当前国际金融领域所呈现出的一个显著特征,本书对这个悖论以及其他奥秘进行了解释。应该说,三位作者出版了一本发人深省、引人入胜的读物,对一个重要却被忽视的主题进行了必要的诠释。 ——史蒂夫·H. 汉克教授,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经济学教授 本书对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分析金融和经济周期的传统方法构成了根本挑战。基于清晰的论证和详细的统计数据,作者们指出:利差交易泡沫必然会制造流动性并推高资产价格,并最终导致利差交易崩盘,而各国央行随后将其损失社会化。这两者相结合,就需要对商业周期采取完全不同的分析方法。利差交易几乎风靡所有市场,这导致了全球货币体系的演变。除非能够引入一种对利差交易不那么友好的新货币制度,否则现行体系将始终处于通缩和高通胀的轮番威胁之下。对于央行行长、投资者、学者和政治家来说,这是一本必读书。 ——约翰·格林伍德,首席经济学家,景顺资产管理公司 长期以来,利差交易一直是外汇交易员们赚取蝇头小利的压路机。本书的三位作者描述了这种交易是如何扩展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并对财富不平等和金融稳定造成显著影响的。 ——罗纳德·卡恩,董事总经理,贝莱德全球量化投资研究负责人 你想深入了解当今的金融黑客帝国吗?你想知道为什么我们已经偏离了资本主义的根本,并将面临不可避免的宿命吗?本书为了解当今体系提供了“红色药丸”,相关怪诞现实会通过民粹主义力量而为世人所知。本书并不容易理解,但揭露的真相令人难以置信。 ——亨利·马克西,鲁费尔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 . 利差交易类似在压路机前捡硬币。不希望被压扁的投资者应该读读这本书。 ——爱德华·钱塞勒,《资本的游戏:金融投机史》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