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陈发展 罗纳德·理查森 |
丛书名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2108181759 |
简要 |
简介 |
内容简介 ---------------------------8083248 - 为什么家庭会生病--------------------------- 本书是从家庭系统的视角出发,基于心理学尤其是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以及作者丰富的心理治疗经验,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家庭案例,悉心陪伴和协助来访者或家庭穿越代际、跨过阻碍、挣脱牵绊、持续发展的心路历程,告诉我们如何从家庭系统理解自己、家人和心理疾病,从而促进家庭心理健康,实现家庭幸福。本书不仅可以作为个人和家庭的心理健康科普读物,而且可以作为心理健康从业者的专业参考书。 ---------------------------7282860 - 超越原生家庭(原书第4版)--------------------------- 原生家庭就是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家庭,其中的生活经历对我们的一生往往具有极大的影响。这种经历的影响和作用并非仅限于我们的童年时期。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对待他人的方式,以及我们的整个世界观,都由原生家庭的环境所塑造。在原生家庭中习得的各种观念也会伴随我们一生。 大多数人都会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在心理上却很少能够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们对这种影响的应对方式可能截然不同: 有些人会压抑自己的感情,按照父母的吩咐行事。 有些人的所作所为故意与父母的期望相反,永远是叛逆者。 有些人希望证明父母是不称职的,并且希望他们能够改进。 有些人则希望与原生家庭划清界限,很少返回或联系原生家庭。 即使你与原生家庭远隔重洋,或者离开后再也没有返回过,但是你在自己建立的新家庭中,仍然会重复原生家庭的各种机制和规则。 人生*困难的事情之一就是从心理和感情上摆脱早期原生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再重复原生家庭中的一切,也不刻意去做与之截然相反的事情。 . 本书的目的是揭示原生家庭的内部运作机制,帮助你学会应对原生家庭影响的全新方法,摆脱过去原生家庭遗留的问题,从而在新家庭中过得更加幸福快乐,让下一代更加健康地成长。 |
目录 |
[套装书具体书目] 7282860 - 超越原生家庭(原书第4版) - 9787111587330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45 8083248 - 为什么家庭会生病 - 9787111687573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59 ---------------------------8083248 - 为什么家庭会生病--------------------------- 推荐序 前言 声明 第一部分 家的心理意义 第1章 家庭如何塑造人 /2 第2章 家庭也会生病 /19 第3章 家庭中的越界行为 /43 第4章 家庭关系中的困境 /57 第5章 家庭中更高级的改变 /70 第6章 家庭中的代际传承 /81 第7章 步入全新生命周期的青少年家庭 /98 第8章 家庭中的父性 /106 第二部分 心理诊室中的家庭问题 第9章 守护家庭的卫士——孩子 /116 第10章 如何让家庭发生更大的改变 /123 第11章 父母有时并不那么爱你 /129 第12章 完美无缺的家庭恰恰可能是有问题的 /134 第13章 我们并非刻意获得生病的好处 /140 第14章 父亲缺席的母子盛宴 /147 第15章 什么时候家里就不需要笨小孩了 /152 第16章 我不再需要精神病了 /157 第17章 那些不辞而别的来访者,或许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们去完成 /163 第18章 “有毒”的父母,“中毒”的孩子 /169 第19章 为什么有些孩子不肯上学 /177 第20章 如何把孩子从游戏中“夺回来” /185 第21章 心理诊室中的爱情故事 /190 第22章 孩子也许并不想活成你们想要的样子 /196 第23章 放弃完美父母的幻想吧 /202 第24章 父母为何要“引诱”孩子犯错 /207 第25章 这不是你的错 /219 第26章 家庭问题的解药 /224 第27章 什么样的家庭可能养出有问题的孩子 /237 第三部分 新家庭健康指南 第28章 从我到我们:新家庭的组建 /252 第29章 如何让婚姻渐入佳境 /258 第30章 如何做好新手父母 /270 第31章 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 /278 第32章 如何健康地说分离 /282 第33章 新家庭面临的挑战 /287 参考文献 /295 基金项目 /297 ---------------------------7282860 - 超越原生家庭(原书第4版)--------------------------- 致谢 第1章 简介 / 1 第2章 家庭是奇怪的生物 / 13 髋骨与股骨的结合:家庭关系运行的原理 / 14 必须服从:家庭中的各种规则 / 20 第3章 你从来不跟我说话: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与疏远 / 28 关系可以更近一些,但不要过分 / 29 表面现象是迷惑人的 / 34 全世界的人都想要个妈妈 / 36 第4章 你不比我更好,只是跟我不同:家庭分歧的处理 / 41 我说东,你说西:家庭分歧导致的焦虑 / 42 按照我的方式来做,否则就要受到惩罚:夫妻之间对协同一致的追求 / 44 第5章 如何在保持真我的同时维持亲密关系 / 60 做真正的自我:保持真我,并且知道自己是谁 / 61 融合:陷入泥潭之中 / 69 是你让我做的! —为自己负责 / 77 还是留给妈妈做吧! —功能过度与功能不足 / 80 结论 / 85 第6章 人际关系中的三角模式 / 88 这里有一群人:“三角关系”到底是什么 / 89 三角关系是如何运行的 / 97 你和我一起对付她:三角关系中同盟的意义 / 105 世界就是个舞台:三角关系中的各类角色 / 114 第7章 谁是长子或长女:原生家庭中子女出生顺序与性别序列 / 119 长子或长女 / 127 幼子或幼女 / 135 出生顺序居于中间的子女 / 143 独生子女 / 148 双胞胎 / 153 第8章 如何改变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 156 第1步 家庭谱系:你的家人都有谁 / 159 第2步 你好,妈妈,还记得我吗?联系家庭成员 / 164 第3步 创建一段家庭历史纪事 / 169 第4步 发现家庭内部运行模式 / 171 第5步 你可以回家了:探亲与家访 / 179 第6步 这就是我,无论你是否喜欢:自我分化 / 189 第7步 重做一遍 / 197 第9章 我如何改变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 200 我自己的家庭环境 / 203 工作的开始 / 209 工作的进展 / 213 改善原生家庭中的“三角关系” / 218 实现自我的分化 / 223 结论 / 226 附录A 如何与原生家庭加强联系 / 228 附录B 如何寻求原生家庭领域专业人士的帮助 / 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