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爱德华·德博诺 布鲁克·诺埃尔·摩尔 理查德·帕克 |
丛书名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2105311531 |
简要 |
简介 |
内容简介书籍经济管理学书籍 ---------------------------8081044 - 应对冲突的第三种思维--------------------------- 提起“冲突”,你会想到什么? 大吵一架,或发动战争,这是战斗思维;针锋相对,讨价还价,这是谈判思维;将“和平”看作正常状态,将冲突看作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思维。这些旧的思考方式在面对冲突时,越来越体现出它们的弊端。 在这里,作者引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设计”。当人们作为冲突中的一方时,往往无法客观看待引起冲突的事实和冲突本身,因而前述三种思维方式对于冲突往往是火上浇油。而如果能够站在第三方的视角,着眼于未来而非过去,将冲突看作即将孕育新方案和新事物的契机,则能够有效化解冲突。作者将在本书中教给读者,如何运用设计思维,在冲突之中设计出全新的、双方都受益的方案方法。 ---------------------------8077248 -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2版)--------------------------- 本书是美国最为畅销的图书之一,连续12次再版,语言通俗、生动,直观地阐述了批判性思维、正确推理和合理论证的基本问题、观点、方法和技巧。《批判性思维》从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说起,对如何正确地思维和清晰地写作,到有效论证的规则、合理的演绎和归纳推理,再到道德、法律和美学的论证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还指出了各种以修辞手法来掩盖虚假论证的例子,对批判性思维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合理而正确的思维基本原则、规则、要求、技巧和训练方法。 |
目录 |
[套装书具体书目] 8077248 -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2版) - 9787111664420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65 8081044 - 应对冲突的第三种思维 - 9787111681137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69 ---------------------------8081044 - 应对冲突的第三种思维--------------------------- 序言 引言 第一部分 大脑的运作方式和思维模式 01 我们为什么需要了解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002 02 辩论有什么错 016 03 绘图、思考、思考-2 030 04 对抗、谈判、解决问题还是设计 043 第二部分 为什么人们各执己见 05 因为他们视角不同 058 06 因为他们想要的东西不同 075 07 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鼓励他们这么做 091 08 因为他们认为应当这样做 100 第三部分 创造力、设计和第三方角色 09 设计 110 10 为什么争论者在解决冲突时处于最不利的地位 126 11 连贯性 139 12 目标、利益和价值 152 13 创造力 158 14 解决冲突思维中的第三方角色 173 第四部分 冲突 15 冲突模式 190 16 冲突要素 199 17 对冲突的态度 218 第五部分 解决冲突所需的组织结构 18 为什么现有的组织结构不足以解决冲突 226 19 SITO 250 后记 269 译者后记 272 ---------------------------8077248 -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2版)--------------------------- 前言 第1章 别轻易置信 / 1 1.1 信念和断言 / 5 1.2 论题 / 9 1.3 论证 / 11 1.4 认知偏差 / 12 1.5 “真”和“知识” / 19 1.6 批判性思维所能做的和不能做的 / 20 第2章 两类推理 / 24 2.1 论证:基本特征 / 24 2.2 两种论证 / 27 2.3 排除合理怀疑 / 30 2.4 演绎论证与非演绎论证的区分 / 31 2.5 演绎、非演绎和未表达前提 / 32 2.6 衡平推理 / 35 2.7 最佳解释推理 / 35 2.8 哪些表达不是前提、结论或论证 / 36 2.9 道德、情感和逻辑 / 39 2.10 理解论证的技术 / 41 2.11 评估论证 / 45 第3章 清晰的思维、批判性思维与清晰的写作 / 47 3.1 模糊 / 49 3.2 歧义 / 51 3.3 抽象 / 56 3.4 定义术语 / 57 3.5 论文写作 / 61 第4章 可信性 / 69 4.1 断言及其来源 / 72 4.2 评估断言的内容 / 73 4.3 评估信息来源的可信性 / 79 4.4 可信性与新闻媒体 / 87 4.5 广告 / 100 第5章 修辞:说服的艺术 / 105 5.1 修辞力 / 106 5.2 修辞技巧Ⅰ / 108 5.3 修辞技巧Ⅱ / 112 5.4 修辞技巧Ⅲ / 117 5.5 修辞技巧Ⅳ / 118 5.6 替代证明和重复 / 123 5.7 通过视觉形象进行说服 / 126 5.8 极端的修辞:煽动 / 128 第6章 相关性(熏鲱)谬误 / 134 6.1 诉诸人身的谬误 / 135 6.2 稻草人谬误 / 138 6.3 虚假的两难境地 / 139 6.4 错置举证责任 / 143 6.5 乞题 / 145 6.6 诉诸情感 / 146 6.7 无关结论 / 151 第7章 非演绎谬误 / 155 7.1 概括 / 156 7.2 弱类比 / 163 7.3 错误地诉诸权威 / 164 7.4 错误地诉诸公众 / 165 7.5 求因果关系的谬误 / 169 7.6 滑坡 / 177 7.7 无法检验的解释 / 178 7.8 再论划界 / 179 第8章 形式谬误及语言谬误 / 181 8.1 三种形式谬误 / 182 8.2 模棱两可与歧义谬误 / 187 8.3 合成与分解谬误 / 189 8.4 混淆解释与理由 / 191 8.5 混淆反对关系与矛盾关系 / 192 8.6 一致和不一致 / 194 8.7 误算概率 / 194 第9章 演绎论证Ⅰ:范畴逻辑 / 201 9.1 直言命题 / 204 9.2 转换成标准形式 / 207 9.3 对当关系 / 213 9.4 三种直言命题关系 / 215 9.5 直言三段论 / 220 第10章 演绎论证Ⅱ:真值函数逻辑 / 234 10.1 真值表和逻辑符号 / 235 10.2 用符号表达复合命题 / 244 10.3 真值函数论证模式(简版) / 250 10.4 真值函数论证(详版) / 257 10.5 演绎 / 265 第11章 非演绎推理 / 283 11.1 基于类比的论证 / 284 11.2 从样本进行概括 / 290 11.3 从样本进行科学概括 / 293 11.4 统计三段论 / 296 11.5 因果命题及其依据 / 297 11.6 计算统计概率 / 309 11.7 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 315 第12章 道德、法律与美学推理 / 319 12.1 价值判断 / 320 12.2 道德推理的主要视角 / 327 12.3 道德慎思 / 336 12.4 法律推理 / 337 12.5 美学推理 / 3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