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丛书名 |
出版社 |
ISBN |
简要 |
简介 |
内容简介 记忆是生命,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喜怒哀乐。记忆也存在局限性,我们可能会丧失宝贵的记忆,也可能坚信自己未曾经历过的事情。本书的作者——哈佛大学心理学特殊荣誉教授丹尼尔·夏克特,数十年专注于记忆领域的研究,致力于帮助人们理解记忆的本质和功能。他将记忆的影响力和局限性这种两重性理解为记忆的脆弱之力。为了揭开记忆的神秘面纱,他紧密结合认知心理学、临床观察和神经科学,向读者展示了记忆的图景。 在本书中,作者以记忆的脆弱之力为核心,分别探讨了主观的回忆体验、形成记忆的关键过程、时间与个人记忆、记忆与现实的关联、内隐记忆、外显记忆、情绪记忆、心因性遗忘症、创伤与心因性遗忘症以及老年人的记忆。为了阐明这些不同类型的记忆,作者引入了现代记忆的研究成果,并以此解释了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记忆现象。 为了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记忆的脆弱之力,除了介绍记忆领域的科学研究,作者还在书中引入了相关病人、艺术家和作家的故事以及能够阐明记忆性质的艺术作品。阅读本书,读者不但能够感受到科学家严谨、认真的态度和冷静、客观的视角,而且还能领略作者对人性精深的洞察和深刻的理解。 |
目录 |
赞 誉 致 谢 引 言 记忆的脆弱之力 / 1 第1章 论记忆:回忆是时光的望远镜 / 15 第2章 记忆的形成:过去编码,现在提取 / 38 第3章 时间与个人记忆 / 71 第4章 曲面镜成像:记忆的扭曲 / 96 第5章 消失的踪迹:遗忘症与大脑 / 133 第6章 内隐记忆的隐秘世界 / 161 第7章 情绪记忆:当往事挥之不去 / 195 第8章 雾中迷岛:心因性遗忘症 / 221 第9章 记忆之争:在火线上寻求真相 / 254 第10章 老年人的记忆 / 288 注 释 / 317 参考文献 / 375 前言 致 谢 写作本书的初衷缘于1975年,我当时作为赫伯特·克罗维茨博士(Dr. Herbert Crovitz)的研究助理,在北卡罗来纳州杜伦地区的退伍军人管理医院(Veterans Administration Hospital)工作。在那里,我测试了一位大脑受到损伤的患者,他对任何新信息的记忆时长不超过几秒钟。这位先生和我交谈时很自然,看上去与其他正常人无异。但在我离开短短几分钟后再回来时,他却完全忘记了我们刚刚见过面。这位患者的病症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我既感到震惊,又十分好奇这背后的原因。我由此对记忆产生了深厚而持久的兴趣,并在过去的20年中一直在这个领域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赫伯特·克罗维茨激发了我对记忆的兴趣,而在研究生阶段和之后的岁月,在恩德尔·图尔文(Endel Tulving)的熏陶之下,这一兴趣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在过去的20年里,我十分幸运,能和许多优秀的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共事。在此,我要感谢下列研究者,感谢他们的研究对于本书的贡献:玛丽莲·艾伯特(Marilyn Albert)、纳特·阿尔珀特(Nat Alpert)、芭芭拉·丘奇(Barbara Church)、林恩·库珀(Lynn Cooper)、蒂姆·柯伦(Tim Curran)、伊丽莎白·格丽斯基(Elizabeth Glisky)、彼得·格拉夫(Peter Graf)、乔安妮·哈布鲁克(Joanne Harbluk)、约翰·希尔斯特伦(John Kihlstrom)、比尔·米尔贝格(Bill Milberg)、莫里斯·莫斯科维奇(Morris Moscovitch)、玛丽·乔·尼森(Mary Jo Nissen)、米歇尔·波尔斯特(Michel Polster)、斯科特·劳赫(Scott Rauch)、埃里克·雷曼(Eric Reiman)、卡里·萨维奇(Cary Savage)、恩德尔·图尔文(Endel Tulving)、安妮·于克尔(Anne Uecker)、米克·维尔费利叶(Mieke Verfaellie)和保罗·王(Paul Wang)-他们还只是我合作研究者中的一部分。此外,对于本书涉及的现象和问题,我也得到了很多同行的指点和建议,他们是:史蒂夫·切奇(Steve Ceci)、玛丽·哈维(Mary Harvey)、杰克·雅伯布斯(Jake Jabobs)、埃里克·坎德尔(Eric Kandel)、米歇尔·莱齐曼(Michelle Leichtman)、伊丽莎白·洛夫特斯(Elizabeth Loftus)、詹姆斯·麦高(James McGaugh)、理查德·麦克纳利(Richard McNally)、罗迪·罗迪格(Roddy Roediger)和拉里·斯奎尔(Larry Squire)。与哈佛大学心灵-大脑-行为启动小组成员许多灵感迸溅的讨论,帮助我深入透彻地思考本书涉及的各种问题,这个小组的成员包括:埃默里·布朗(Emory Brown)、约瑟夫·科伊尔(Joseph Coyle)、乔丹·菲尔德曼(Jordan Fieldman)、杰拉尔德·菲施巴赫(Gerald Fischbach)、杰里·格林(Jerry Green)、杰罗姆·卡根(Jerome Kagan)、伊莱恩·斯卡利(Elaine Scarry)和劳伦斯·苏利文(Lawrence Sullivan)。我也特别感谢对本书多版草稿给予洞见的同事和学生:莱尔德·瑟马克(Laird Cermark)、蒂姆·库兰(Tim Curran)、史蒂芬·科斯林(Steven Kosslyn)、魏尔玛·库兹塔尔(Wilma Koutstaal)、肯·诺曼(Ken Norman)、凯文·奥克斯纳(Kevin Ochsner)和罗宾·罗森伯格(Robin Rosenberg)。我也要感谢盖尔·贝森诺夫(Gayle Bessenoff)和丽萨·嘉露希尔(Lissa Gallucio)在整个波士顿查阅相关文献的努力,感谢马拉·格罗斯(Mara Gross)和金·奈尔森(Kim Nelson)持续追踪不断增加的参考文献。此外,毛拉·沃根(Maura Wogan)提出了许多实用的建议。在本书手稿的创作过程中,我的妻子苏珊·麦克林恩(Susan McGlynn)不仅带给我很有启发的反馈,而且对我常常因为需要多写一点内容而没有承担应尽的家庭义务给予了谅解和包容。她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给予的爱和支持,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 我的研究也非常幸运地得到了许多公立和私立机构的支持,在此深表感谢,它们是:空军科学研究办公室(Air Force Offic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康诺特基金会(Connaught Foundation)、查尔斯·A.达娜基金会(Charles A. Dana Foundation)、麦克唐纳·皮尤认知神经科学项目(McDonnell-Pew Program in Cognitive Neuroscience)、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美国国家神经疾病与中风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eases and Stroke)、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Natur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所有研究都有记忆受损的人士参与才得以完成,因此我特别感谢所有参与研究项目的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感谢他们为此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出于保护隐私的考虑,在介绍参与我研究的患者时,我使用的是假名或患者名字的首字母缩写,也改编了部分的背景信息。 尽管本书旨在介绍记忆领域的科学研究,但这并不妨碍我在书中汲取艺术家的灵感。在收藏以记忆为核心主题的画作的过程中,这些作品中体现的艺术家的投入和关于人性的神思时常令我深感触动。我深深地感谢他们,感谢他们允许我在此分享他们的创作,讲述他们的故事。本书中复制的所有画作,除了马格里特的《被威胁的刺客》,其余均来自我的个人收藏。 在Basic Books出版社,我非常幸运能和一群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共事。自本书书稿被接收之初至付梓,我先得到了乔·安·米勒(Jo Ann Miller)的明智建议以及很有见地的写作指导。苏珊·拉宾娜(Susan Rabiner)也加入了本书后期的出版工作,她工作起来是那么知性、热情和聪颖,极大地提高了本书终稿的品质。琳达·卡博恩(Linda Carbone)始终在帮助我实现更为简洁的表达,哪怕本书的工作打扰了她初为人母的时光时也是如此;我为此深深感谢她的付出。 我最需要感谢的是我的家人,苏珊、汉娜和埃米莉,她们是我最具生命力的记忆之源。 媒体评论 记忆是人类的一种奇妙能力:知识的获取和学习、对人生的回味、老龄脑功能的衰退等,无不与记忆息息相关。15年前我曾翻译诺贝尔奖得主坎德尔的自传,深知普及记忆知识对大众有多重要。夏克特先生的这本《探寻记忆的踪迹》是记忆领域的经典作品,它从引人入胜的事例入手,展现了各种类型的记忆,从记忆相关的感受和情绪到记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一步步揭开了记忆的神秘面纱。在“中国脑计划”启动之时,这本书既能够给大众以科普,又为专业工作者提供了坚实的科研基础。无论你的学科背景如何,只要你对记忆感兴趣,本书都值得一读。 ——罗跃嘉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部长 这是一本关于记忆的经典名作。每一位试图了解人类记忆谜题的心理学爱好者,都应该从这本书入手。作者是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也是知名记忆研究专家。记忆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什么是内隐记忆?什么是外显记忆?什么是情绪记忆?人类为什么会遗忘?记忆与人格有何关系?诸多关于记忆的谜题,读完本书,你将找到答案。 ——阳志平 安人心智董事长 心智工具箱公众号作者 记忆永远是一个令人着迷和遐思的主题,尽管直到近年来,它的迷人特性才愈发显见。关于记忆,我们知道些什么?《探寻记忆的踪迹》这本书由全世界记忆领域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写就,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引人入胜、极具分量的解释。本书科学论述的透彻,对艺术和文学的点睛引证,对当下社会议题的关注,使之无愧为一本令人着迷而又不可或缺的指导书。 ——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语言本能》(The Language Instinct)作者 对于人性的本质,丹尼尔·夏克特对人性的本质充满着敏锐而诗意的洞察。在这本内容既严肃深沉又不失轻快的著作中,他对当前记忆研究的成果做了富有力量和原创的综述,引发了人们对于记忆力脆弱性质的深刻共鸣。《探寻记忆的踪迹》一书细致地探讨了记忆的每一个方面:疾病如何弱化甚至抹除各种形式的记忆;内隐记忆如何在远离意识的水平之下让我们有某些所感、所言和所行;记忆如何通过文化和艺术的作用得到传播和转化;记忆(以及我们自身)如何通过经验得以建构,并在一生中持续重建。 ——奥利弗·萨克斯(Oliver Sacks) 哥伦比亚大学临床神经科教授 《火星上的人类学家》(An Anthropologist on Mars)作者 在《探寻记忆的踪迹》这本广博的著作中,对于人类的记忆经验,丹尼尔·夏克特为大家提供了科研发现(其中很多源自他本人的研究)的权威综述,汇集了动人的相关艺术作品,并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 ——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 哈佛大学教育学研究生院教授 《领导智慧》(Leading Minds)作者 如果你有过无法确信自己回忆的体验,如果你想了解为何记忆有时候会和我们开意想不到的玩笑,那么这本书正是为你而写的。丹尼尔?夏克特通过展示丰富的记忆研究发现,通过细致的学术探讨和敏锐的聚焦意识,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将记忆的神话还原为过往经验的客观摹本。正如他在本书中做到的那样,对于这一我们借以探寻过去、充满创造性的心理重构物,他成功阐明了记忆背后的结构。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安东尼奥·达马西奥(Antonio Damasio) 美国南加州大学神经科学、心理学教授 《笛卡尔的错误》(Descartes’Error)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