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方新 高隽 莉莎·M. 娜佳维茨 |
丛书名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2101251523 |
简要 |
简介 |
内容简介 ---------------------------危机和创伤中成长:10位心理专家危机干预之道--------------------------- 本书基于方新老师组织的心理危机干预万人公益大讲堂,由国内10位知名心理专家(马弘、樊富珉、曾奇峰、杨凤池、张海音、方新、童俊、赵旭东、刘天君、徐凯文)主讲。 10位专家围绕创伤疗愈和危机干预这个主题,讲述了理论知识和实操方法,并分享了亲身的心理危机、创伤干预经历、思考和感悟。专家们的讲述中既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可供学习,也有动人的创伤中成长故事可以给予读者力量。 附录中还包含方新老师讲解的“危机管理中的SAFER-R模型”学习资料以及“唤醒内在的生命力”音频+文字稿,供读者进一步学习和应用。 ---------------------------走出创伤与成瘾,找回最好的自己--------------------------- 创伤和成瘾是心理治疗领域中最常见且最困难的两个问题,但它们是可以被治愈的。在本书中,该领域的知名专家莉莎·娜佳维茨解释了创伤与成瘾之间的联系,呈现了以科学为基础的自助策略。每章都有由成功康复人士分享的亲身经历,以及认真设计的反思问题、练习和其他实用工具。 通过本书,你将学会:如何才能建立有效的应对技巧,使未来比过去更美好;让自己保持安全,发现支持的力量;设定自己的目标,制订计划并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实现;选择自我关怀,而非自我责备和羞耻;找回你最好的自己——那个你想要成为的人。 |
目录 |
---------------------------危机和创伤中成长:10位心理专家危机干预之道--------------------------- 作者简介 前 言 致 谢 第一部分 道·创伤事件的觉悟 01 情绪和智慧的大脑 在疫情中心的无力感 曾奇峰4 灾难中的情绪与思考4 疫情期间关于创伤、防御等议题的心理学视角思考6 答读者问12 推荐书单17 02 穿越至暗时刻的光 直面生死 徐凯文22 故事一 社会与政策:映秀失独家庭与中国人的自杀率骤降现象24 故事二 文化与信念:林奕含的悲剧26 故事三 文化与体制:主动干预28 故事四 媒体与网络:某大型工厂的自杀事件29 故事五 社会机构与环境:北京监狱服刑人员31 故事六 教育、“空心”与价值观:来访者的故事33 故事七 那些温暖我的时刻36 答读者问39 03 凤凰涅槃 在绝望感中逆行 童俊44 疫情与创伤的开端45 心理创伤干预中的7点警示52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58 04 灿烂的拐点 生命意义和生活的重建 方新62 我眼中的心理治疗62 我眼中的危机和创伤64 参与心理干预的心路历程67 第二部分 术·创伤事件的心理干预方法 05 科学有序的专业心理服务的基石 危机干预伦理 樊富珉86 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规范88 如何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实践92 心理援助热线以及工作伦理103 答读者问107 06 你我都是心理治疗师 创伤事件的社会心理支持 马弘112 灾后心理社会支持不同于平时的心理支持112 灾后心理社会支持的目标116 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在中国的发展118 答读者问128 推荐书单129 07 共情的力量 灾后心理援助的回忆与思考 杨凤池132 灾后心理援助的两个现场133 灾后心理援助的特点134 第一现场的工作经验总结136 第二现场的工作140 面对心理危机的应对方式141 一次性咨询的模式145 援助人员的自我防护146 答读者问148 第三部分 器·助人者的自我成长 08 离见能见 情感卷入和自我觉察之间的撕扯 张海音154 心理危机干预经历分享155 一线医护人员到底需要心理干预吗163 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自我觉察和情绪回顾164 答读者问167 09 创伤后成长 应对应激和压力的“双刃剑” 赵旭东174 助人者们,用爱心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174 百炼成钢,成为心理健康的助人者177 我的成长经历:看淡生死,勤勉奋进,踏浪前行184 10 天人合一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灾难与应对 刘天君196 中医学人的心理学之路196 我的传统文化视角199 从天人合一视角看灾难202 天人合一视角下灾难的应对206 给生命和生活留一点空白213 结语214 附录A 危机管理中的SAFER-R模型 方新215 危机干预的指导原则215 国际前沿的SAFER-R模型218 疫情中热线危机干预的具体建议224 附录B 唤醒你的内在生命力 方新227 使用说明227 《唤醒你的内在生命力》文字稿228 后记 志愿者感言 233 ---------------------------走出创伤与成瘾,找回最好的自己--------------------------- 赞誉 前言 练习列表 第1章 超越创伤与成瘾,路在脚下 / 1 第2章 扬帆起航 / 11 第3章 “目前一切都好”:大卫的经历 / 22 第4章 这是医学问题:你不是疯子、懒虫或坏人 / 27 第5章 人是如何改变的 / 40 第6章 世界就是你的学校 / 52 第7章 倾听你的行为 / 54 第8章 愿望vs.现实 / 62 第9章 找到自己的方向 / 68 第10章 可能的自己 / 79 第11章 创伤和成瘾的语言 / 85 第12章 安全应对技能 / 92 第13章 社会性痛苦 / 98 第14章 真正的自我关怀 / 104 第15章 为何创伤和成瘾会同时发生 / 110 第16章 原谅自己 / 120 第17章 身体与生物学因素 / 125 第18章 寻找内心的平静:“着陆”技术 / 134 第19章 沉默的文化 / 141 第20章 动力:将问题作为助力 / 147 第21章 “反转天平”复原计划 / 153 第22章 孩子都是小小侦探 / 163 第23章 怎样应对问题复发 / 168 第24章 看到问题的关联 / 171 第25章 练习 / 175 第26章 身份认同:看待自己的方式 / 179 第27章 感知:他人看待你的方式 / 186 第28章 成长的决定 / 194 第29章 黑暗的感受:暴怒、憎恨、仇怨和苦涩 / 201 第30章 想象 / 211 第31章 描绘治愈的意象 / 217 第32章 找一个好咨询师 / 222 第33章 两类创伤咨询 / 230 第34章 伤者的回馈 / 240 第35章 “我们都身处沟渠,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 244 附录A 他人如何帮忙:家人、朋友、伴侣、互助者 / 248 附录B 如何将本书用作咨询或同伴支持模型 / 267 附录C 资源 / 286 附录D 过度行为量表 / 293 附录E 有关创伤和成瘾的简短测验:知识就是力量 / 296 附录F 成瘾语言及创伤语言的参考释义 / 303 参考文献 / 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