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于万成 |
丛书名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7111668893 |
简要 |
简介 |
内容简介书籍经济管理学书籍 当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开展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政策,如何以政策为导向,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摆在职业院校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书主要从校企合作面临的挑战、校企合作的形式与内容、创新开展现代学徒制、创新开展混合所有制、“1+X”证书制度试点探索以及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师资队伍建设六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以期为职业院校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帮助。 |
目录 |
前言 第1章 校企合作面临的挑战1 11 企业1 111 企业的内涵1 112 企业管理3 12 职业教育8 121 职业教育的内涵8 122 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关系9 13 校企合作10 14 校企合作面临的挑战20 141 校企合作理论基础20 142 校企合作的困难及原因22 15 企业技能人才需求分析27 151 技术技能人才调研范围27 152 技术技能人才特征分析28 153 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分析30 154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分析32 第2章 校企合作的形式与内容36 21 校企合作的基本内容37 211 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37 212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39 213 校企合作的主要原则40 2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41 22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问题41 22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42 223 校企育人做到“六化”42 224 人才培养做到“五个”对接50 225 校企一体,产教融合,校企共同育人56 23 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58 231 专业建设的内涵58 232 职业院校专业布局的要求59 233 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59 234 专业标准建设60 235 课程标准建设61 236 校企一体化课程建设65 237 职业院校学生专业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68 24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72 241 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73 242 实训基地的基本模式74 243 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74 244 实训基地的管理75 245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76 第3章 创新开展现代学徒制79 31 现代学徒制概述79 311 现代学徒制的内涵79 312 我国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特点80 313 我国学徒制发展的主要阶段81 314 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目标和任务82 32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83 321 课程体系的内涵83 322 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85 33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87 331 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基本原则87 332 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的选择88 333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要求89 334 现代学徒制课程的实施89 34 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93 341 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的内容93 342 签订相关合作协议94 343 建立相关配套的政策和机制98 344 模拟工厂教学模式下的现代学徒制98 345 案例——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104 第4章 创新开展混合所有制110 41 混合所有制概述110 411 政策导向110 412 混合所有制的内涵112 413 我国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112 42 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115 421 所有制产权难以融合115 422 校企双方的服务和价值取向不同116 423 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118 43 开展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119 431 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的形式119 432 职业院校开展混合所有制的要求121 433 开展混合所有制的主要任务122 434 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核心问题124 435 案例——混合所有制下的校企协同创新中心运营 模式探索126 第5章 “1+X”证书制度试点探索130 51 “1+X”证书的内涵及特征131 511 “1+X”证书的内涵131 512 “1+X”证书的性质、功能与特征133 52 开展“1+X”证书试点责任与分工133 521 开展“1+X”证书制度的主要要求133 522 开展“1+X”证书制度的意义134 523 各部门的职责136 53 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及保障136 531 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重点工作136 532 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保障措施140 533 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衔接141 54 “1+X”证书制度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44 541 培养目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144 542 构建“1”和“X”课证融通体系144 543 构建校企融通教学管理体系144 第6章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师资队伍建设146 61 制约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146 611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与思想品德146 612 实践能力较弱成为教师发展的短板147 613 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需要转变观念147 62 立德树人是教师发展之本148 621 师德是教师立足之根148 622 做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149 623 “传、帮、带”是培养年轻教师师德高尚的有效途径149 624 教师的专业精神——工匠精神150 63 “双师型”和“一体化”教师团队建设151 631 “双师型”和“一体化”教师的内涵151 632 制约教师实践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152 633 搭建教师企业实践平台153 634 搞好教师企业实践鉴定156 64 强化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综合素质157 641 教学设计能力158 642 实践教学能力165 65 教育教学评价方案166 651 生产性实训评价166 652 课堂教学评价 168 653 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评价170 66 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174 661 从课堂教学中寻找课题174 662 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中寻找课题177 663 教学研究是教师进步的阶梯179 67 创新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181 671 创新教师考核评价机制181 672 以人为本,建立教师激励机制181 68 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182 681 名师及名师工作室182 682 名师工作室的主要任务183 683 名师工作室的具体要求184 684 名师工作室的建设着力点186 685 校企合作开展工作室建设187 69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188 691 兼职教师的任职条件188 692 兼职教师的工作任务189 693 兼职教师的管理189 参考文献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