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原荣 |
丛书名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7121321085 |
简要 |
简介 |
内容简介书籍计算机书籍 光纤通信 })cnp([{p:105.40,op:105.40,cbf:0,id:J_12783153,m:118.00}]); |
目录 |
第1章光纤通信基础 11光纤通信发展史 111光通信发展史 112高速光纤通信系统进展 113通信网络的分层结构 114ITU-T 光传输网(OTN)最新进展 12光的基础 121光的本质波动性和光子性 122均匀介质中的光光是电磁波 123相速度和折射率 124群速度和群折射率 13光的传播特性 131光的反射、折射和全反射光纤波导传输光的基础 132抗反射膜、电介质镜和光子晶体 133光的谐振激光器和滤波器基础 134光的干涉和衍射激光器和滤波器基础 135光的偏振偏振复用基础 136光在各向异性晶体中的传输双折射器件及LiNbO3调制器基础 137非线性光学效应FWM、SRS和SBS基础 138TE、TM和HE 14能带理论及光吸收理论 141能带理论光探测器、激光器及EDFA基础 142半导体对光的吸收 第2章光纤和光缆 21光纤结构和类型 211多模光纤 212单模光纤 213超低损耗光纤 214光纤制造工艺 215光子晶体光纤 22光纤传输原理 221光线理论分析传输条件全反射和相干 222光线理论分析光纤传输模式 223导波理论分析光纤传输模式 224单模光纤的基本特性 23光纤传输特性 231衰减 232色散 233比特率 234带宽 235光纤非线性光学效应 24单模光纤分类及应用 241改变光纤结构、设计不同光纤 242G652标准单模光纤 243G653色散位移光纤 244G654截止波长位移光纤 245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246G656宽带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247G657接入网用光纤 248正、负色散单模光纤和色散补偿光纤 25光纤的选择 251一般光纤的选择 252超低损耗光纤的选择 26光缆 261对光缆的基本要求 262光缆结构和类型 263海底光缆分类及性能 264海底光缆选择注意事项 第3章光纤通信器件 31光连接器 311连接损耗 312光连接器的结构和特性 313光接头 314连接方法的比较 32光纤耦合器 321方向耦合器 322熔拉双锥星形耦合器 33可调谐光滤波器 331法布里-珀罗(F-P)滤波器 332马赫-曾德尔(M-Z)干涉滤波器 333布拉格光栅及光栅滤波器 334声光效应及声光滤波器 335可调谐光滤波器性能比较 34波分复用/解复用器 341光栅型解复用器 342光干涉型波分复用/解复用器 343介质薄膜型解复用器 35光调制器 351电光效应和电光调制器 352电吸收调制器(EAM) 353DQPSK光调制器 354声光调制器 36光开关 361微机械光开关 362电光开关 363热电效应及热光开关(TOS) 364磁光效应和磁光开关 365声光开关 37光隔离器和光环形器 371磁光块状光隔离器 372磁光波导光隔离器 373光环行器 38阵列波导光栅(AWG)工作原理及器件 381AWG星形耦合器 382AWG工作原理 383AWG复用/解复用器 384AWG滤波器及路由器 39光分插复用器(OADM) 391一般概念 392AWG光分插复用器 393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OADM) 394波长选择交换(WSS)ROADM 310波长转换 3101光电再生型波长转换 3102半导体光放大器(SOA)非线性介质波长转换 3103非线性光纤介质四波混频波长转换 3104氮化硅波导交叉相位调制(XPM)波长转换 311双折射器件偏振复用相干检测器件 3111相位延迟和补偿器件 3112起偏器和检偏器 第4章光源及其调制 41概述 42激光器机理 421发光机理 422受激发射条件 423光增益 424激光器起振的阈值条件 425激光器起振的相位条件 43半导体激光器 431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 432量子限制激光器 433单纵横(SLM)激光器 44波长可调激光器 441耦合腔型波长可调激光器 442阵列SOA集成光栅腔体型波长可调激光器 443调谐光栅腔(TGC)PIC型波长可调激光器 45阵列波导光栅光源 451AWG多频激光器 452AWG用于多波长光源 453AWG用于无色光网络单元WDM-PON系统 454AWG用于光正交频分复用(O-OFDM)信号产生 46其他激光器 461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 462光纤激光器 47半导体激光器的特性 471基本特性 472模式特性 473调制响应 474相对强度噪声 48先进的光调制技术 481光调制技术原理 482光调制技术分类 483差分相移键控(DPSK) 484差分正交相移键控(DQPSK) 485数/模转换器(DAC)正交幅度调制(QAM) 486光数/模转换器(ODAC)正交幅度调制(QAM) 487香农限制和光调制技术比较 第5章光探测及接收 51光探测原理 52光探测器 521PIN光敏二极管 522雪崩光敏二极管 523响应带宽 524新型APD结构 525金属-半导体-金属光探测器(MSM-PD) 526单行载流子光探测器(UTC-PD) 527波导光探测器(WG-PD) 53数字光接收机 531光电转换和前置放大器 532线性放大器 533数据恢复电路 54光接收机信噪比(SNR) 541噪声机理 542PIN光接收机SNR 543APD光接收机SNR 544光信噪比(OSNR)和信噪比(SNR)的关系 55比特误码率、Q参数和SNR 551比特误码率和Q参数 552比特误码率和Q参数、SNR的关系 553光探测器的量子限制 56光功率代价 561光发送机消光比不为零引入的光功率代价 562激光器强度噪声引入的光功率代价 563定时抖动引起的光功率代价 57光接收机 571光接收机性能 572单行载流子(UTC)光接收机 573AWG多信道光接收机 574107Gbit/s 光接收机系统 575单片集成相干接收芯片 第6章光放大器 61光放大器基础 611增益频谱和带宽 612增益饱和 613光放大器噪声 614光放大器应用 62半导体光放大器 621半导体光放大器设计 622半导体光放大器特性 623半导体光放大器应用 63光纤拉曼放大器 631光纤拉曼放大器工作原理 632拉曼增益 633光纤拉曼放大器放大倍数和增益饱和 634光纤拉曼放大器多波长泵浦增益带宽 635光纤拉曼放大器等效开关增益和有效噪声指数 636短波长信号光功率向长波长信号光转移 637光纤拉曼放大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638光纤拉曼放大器应用 64掺铒光纤放大器 641掺铒光纤和EDFA的构成 642EDFA工作原理及特性 643EDFA应用 644L波段EDFA及C L波段EDFA 65光放大器在系统中的应用 651光放大器级联 652混合使用光纤拉曼放大器和EDFA 第7章光纤通信系统 71调制编码和复用 711光调制改变载波幅度、频率或相位 712脉冲编码将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 713信道复用扩大信道容量,充分利用光纤带宽 72电复用光纤传输系统 721电频分复用光纤传输系统 722微波副载波复用光纤传输系统 723典型的FDM光纤通信系统光纤/电缆混合(HFC)网络 724电时分复用及其典型应用SDH光纤传输系统 73正交频分复用光纤传输系统 731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基本原理 732傅里叶变换实现OFDM调制和解调 733光正交频分复用(O-OFDM)的基本原理 734强度调制/直接检测OFDM光纤传输系统 735偏振复用/相干检测OFDM光纤传输系统 736无傅里叶变换全光OFDM系统 737OFDM信号光纤传输用于4G/5G移动通信 738OFDM信号光纤传输用于高速铁路无线系统 739OFDM光纤传输系统优点及应用 74光复用光纤传输系统 741波分复用(WDM)光纤传输系统 742偏振复用(PM)光纤传输系统 75相干光波通信系统 751相干检测零差检测、外差检测 752相干检测信噪比(SNR) 753相干解调方式外差同步解调、外差异步(延迟)解调 754相干系统光调制 755相位噪声和相位分集接收 756强度噪声和平衡混频接收 757极化分集接收 第8章高速光纤通信 81前向纠错 811前向纠错技术概述 812ITU-T 前向纠错标准和实现方法 82数字信号处理(DSP) 821DSP在高比特率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822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的实现 823100Gbit/s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器 824400Gbit/s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器 83增益均衡 831增益均衡概述 832无源均衡器 833有源斜率均衡器 84奈奎斯特脉冲整形及其系统 841奈奎斯特脉冲整形概念 842奈奎斯特光发送机/光接收机及其系统 85100Gbit/s超长距离DWDM系统 851100Gbit/s超长距离DWDM系统关键技术 852100Gbit/s超长距离DWDM系统传输实验 853100Gbit/s超长距离DWDM系统光收发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