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装书]华为HMS生态与应用开发实战+华为研发(第3版)(2册)

作者
王希海 望岳 吴海亮 张利华
丛书名
移动开发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
9782012119442
简要
简介
内容简介书籍计算机书籍 ---------------------------华为HMS生态与应用开发实战--------------------------- 本书共分12章内容。第1~2章,介绍HMS生态发展历程及HMS Core生态整体架构及接入机制,目的是帮助开发者了解移动应用生态发展历程、HMS发展概况和HMS Core技术架构。第3~11章,介绍Kit快速集成入手,搭建实战环境,深入讲解每个Kit的功能原理,并通过一个支撑所有Kit集成业务的场景,详解每个Kit的实战环节,以帮助开发者了解如何快速接入HMS开放的各项能力。第12章,介绍华为提供的App测试服务及华为应用市场上架过程,目的是帮助开发者快速进行应用多机型测试和上架到华为应用市场。 ---------------------------华为研发(第3版)--------------------------- 《华为研发》是一本讲创业的书,其中有华为早期创业时的艰难、苦涩、屈身民宅的那段时光。这也是一本提供成功创业实践经验的书,从产品创新到人才激励、项目选择及融资方案。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一员,华为从学习标杆到走向自主创新再到世界上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它的创业历程值得广大创业企业学习。这还是一本讲研发管理实践的书,读完此书,企业会对研发管理和科研创新拥有全面视角。比自己大1000倍的国际巨头不可战胜吗?书中介绍了早期的华为如何凭借执着的创新精神在较短的时间内战胜不少知名的国际竞争对手。任正非从一无所有到造就中国的世界级创新企业,他是怎么做到的?所有这些在本书中都会为你一一道来。华为精彩的创业、研发管理经验不容错过!
目录



---------------------------华为HMS生态与应用开发实战---------------------------


本书赞誉
序  一
序  二
序  三
前  言
第1章 HMS生态概述 1
1.1 移动应用生态分析 1
1.1.1 移动互联网发展简介 1
1.1.2 移动应用生态发展历程 2
1.1.3 移动应用生态的价值分配 5
1.2 华为HMS生态发展历程 9
1.2.1 华为终端与云服务 9
1.2.2 HMS生态发展历程 10
1.2.3 HMS生态发展现状 13
1.3 HMS生态架构 15
1.3.1 HMS能力开放架构 15
1.3.2 HMS隐私合规架构 17
1.4 小结 19
第2章 HMS Core整体介绍 20
2.1 HMS Core能力开放视图 20
2.1.1 开发:低成本快速构建优质应用 21
2.1.2 增长:持续提升用户量和活跃度 23
2.1.3 盈利:利用多渠道实现开发者变现 24
2.2 能力开放机制 26
2.2.1 HMS Core SDK开放模式 26
2.2.2 RESTful接口开放模式 26
2.3 能力接入授权机制 27
2.3.1 API Key使用 27
2.3.2 OAuth Client使用 29
2.3.3 Service Account使用 30
2.4 小结 33
第3章 集成快速入手 34
3.1 注册与实名认证 34
3.1.1 注册账号 34
3.1.2 实名认证 36
3.2 开发环境搭建 40
3.3 创建宠物商城App项目 41
3.3.1 功能需求分析 42
3.3.2 创建Android项目 42
3.3.3 创建签名文件 43
3.3.4 配置签名 45
3.4 宠物商城App开发 46
3.4.1 首页开发 47
3.4.2 宠物视频功能模块开发 48
3.4.3 登录功能模块开发 49
3.4.4 账号注册功能模块开发 49
3.4.5 个人中心功能模块开发 51
3.4.6 设置功能模块开发 52
3.5 小结 53
第4章 Account Kit开发详解 54
4.1 原理和功能分析 54
4.2 开发准备 55
4.2.1 账号注册、实名认证 56
4.2.2 创建应用 56
4.2.3 生成签名证书指纹 58
4.2.4 配置签名证书指纹 58
4.2.5 开通账号服务 60
4.2.6 集成Account SDK 60
4.3 华为账号登录 63
4.3.1 华为账号登录图标设计 63
4.3.2 ID Token模式登录 65
4.3.3 Authorization Code模式登录 73
4.3.4 静默登录 78
4.4 华为账号登出 80
4.4.1 登出业务流程 80
4.4.2 实战编码 81
4.5 华为账号取消授权 82
4.5.1 取消授权业务流程 83
4.5.2 实战编码 83
4.6 自动读取短信验证码 84
4.6.1 自动读取短信验证码业务流程 84
4.6.2 实战编码 84
4.7 小结 87
第5章 IAP Kit开发详解 88
5.1 功能原理分析 88
5.2 开发准备 89
5.2.1 开通支付服务 90
5.2.2 集成IAP SDK 91
5.3 使用PMS创建商品 92
5.3.1 PMS功能原理 92
5.3.2 配置商品 93
5.4 购买商品 98
5.4.1 确认是否支持IAP 99
5.4.2 获取商品信息 100
5.4.3 发起支付 102
5.4.4 确认交易 104
5.4.5 帮助开发者实现补单机制 107
5.4.6 查询已购商品和订单 109
5.5 使用商品 113
5.5.1 理解订阅型商品 113
5.5.2 提供商品服务 116
5.5.3 订阅管理 120
5.6 沙盒测试 122
5.6.1 功能原理 122
5.6.2 实战操作 123
5.7 IAP Server侧功能开放 125
5.7.1 功能原理 126
5.7.2 功能实现 127
5.8 小结 143
第6章 Push Kit开发详解 144
6.1 功能原理分析 145
6.2 开发准备 146
6.2.1 开通推送服务 146
6.2.2 集成Push SDK 147
6.3 获取Push Token 148
6.3.1 请求Push Token流程 149
6.3.2 接收Push Token流程 149
6.3.3 实战编码 150
6.3.4 快速测试 152
6.4 订阅主题 154
6.4.1 订阅主题流程 154
6.4.2 实战编码 155
6.5 AppGallery Connect推送 158
6.5.1 推送到通知栏 158
6.5.2 推送到应用 161
6.6 App Server推送 166
6.6.1 功能原理 166
6.6.2 实战编码 167
6.7 消息回执 174
6.7.1 功能原理 174
6.7.2 实战编码 175
6.8 小结 177
第7章 Location Kit开发详解 178
7.1 功能与架构 178
7.1.1 融合定位 179
7.1.2 活动识别 180
7.1.3 地理围栏 180
7.1.4 地理编码 181
7.2 开发准备 181
7.2.1 开通定位服务 181
7.2.2 集成Location SDK 182
7.3 融合定位功能开发 182
7.3.1 配置定位权限 182
7.3.2 实战编码 183
7.4 位置模拟功能开发 186
7.4.1 选择位置模拟应用 186
7.4.2 实战编码 187
7.5 活动识别功能开发 188
7.5.1 配置活动识别权限 188
7.5.2 实战编码 189
7.6 地理围栏功能开发 192
7.6.1 创建地理围栏 192
7.6.2 实战编码 193
7.7 小结 196
第8章 Site Kit 开发详解 197
8.1 功能原理分析 197
8.2 开发准备 198
8.3 位置搜索 201
8.3.1 关键字搜索 202
8.3.2 地点搜索建议 204
8.3.3 地点详情 206
8.3.4 周边搜索 207
8.4 地理编码 209
8.4.1 正地理编码 210
8.4.2 逆地理编码 211
8.5 获取时区 212
8.6 小结 213
第9章 Map Kit开发详解 214
9.1 功能原理分析 214
9.2 开发准备 215
9.3 创建地图 217
9.3.1 创建地图实例 217
9.3.2 设置地图类型 221
9.3.3 设置内边距 222
9.3.4 实战编码 223
9.4 地图交互 224
9.4.1 地图相机 224
9.4.2 UI控件与手势 226
9.4.3 地图事件 229
9.5 地图绘制 232
9.5.1 标记 232
9.5.2 覆盖物 239
9.5.3 形状 240
9.5.4 瓦片图层 246
9.6 自定义地图样式 249
9.6.1 使用样例 249
9.6.2 样式参考 250
9.6.3 实战编码 251
9.7 路径规划 252
9.7.1 功能介绍 252
9.7.2 实战编码 253
9.8 小结 259
第10章 Safety Detect开发详解 260
10.1 功能原理 260
10.2 开发准备 261
10.3 系统完整性检测 263
10.3.1 功能原理 263
10.3.2 实战编码 264
10.4 应用安全检测 270
10.4.1 功能原理 270
10.4.2 实战编码 271
10.5 恶意网址检测 272
10.5.1 功能原理 272
10.5.2 实战编码 273
10.6 虚假用户检测 275
10.6.1 功能原理 275
10.6.2 实战编码 276
10.7 小结 281
第11章 FIDO Kit开发详解 282
11.1 功能原理分析 282
11.1.1 线上快速身份验证原理 283
11.1.2 本地生物特征认证原理 285
11.2 开发准备 285
11.3 线上快速身份认证 287
11.3.1 初始化FIDO2客户端 288
11.3.2 发起注册流程 288
11.3.3 接收注册处理结果 291
11.3.4 发起认证流程 291
11.3.5 接收认证处理结果 294
11.4 本地生物特征认证 295
11.4.1 指纹认证示例 295
11.4.2 3D面容认证示例 296
11.5 小结 297
第12章 测试及上架 299
12.1 华为云测试服务 299
12.1.1 云测试 301
12.1.2 云调试 308
12.2 提交应用上架 315
12.2.1 登录并发布应用 315
12.2.2 应用基础信息设置 315
12.2.3 分发信息设置 317
12.2.4 提交上架确认 320
12.3 小结 320
附录 HMS生态相关概念 321



---------------------------华为研发(第3版)---------------------------


前言
| 第一篇 |
创业篇
第1章 第一桶金2
44岁被骗200万元2
“吃亏是福、上当是福、挫折是福”3
资金不是创业者面临的最大问题5
市场为先、客户为大7
真诚打动客户加盟9
从低端产品组装开始自主研发11
没有技术怎么办15
创造点燃激情的文化氛围18
“做先驱不要做先烈”21
小结23
第2章 初尝败绩24
企业活下来之后做什么24
产品刚推出就没有市场26
要“满足客户需求”而不是“引导客户需求”29
山路上的装机队带来市场影响30
做好市场的深度是做好服务31
理想再好,应止步于竞争对手32
研发就像赌博34
“因为我经历的挫折比你多”35
孙悟空的“救命毫毛”35
方兴未艾的电信市场37
“资深”竞争对手是如何起步的38
小结39
第3章 首个里程碑40
每天都有新面孔40
竞争让通信产品如海鲜上市41
研发部的“红宝书”42
义乌大捷:客户的支持是公司存在的理由43
七天就当上了高级工程师47
屋漏偏逢连夜雨49
小结50
第4章 毕业歌51
C&C08:华为技术的基石51
培养自主研发是正道54
C&C08万门机:在弯道处开始超越56
“为谁干”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56
竞争对手死在哪里58
“游击队式”研发不可长久60
“资深”竞争对手也开始腾飞61
小结62
| 第二篇 |
人才和资金篇
第5章 白条变股份64
企业家也是政治家64
高薪:一半是现金,一半是股份68
不离开就一直在欠华为的钱70
风险投资家加“知本家”73
不拘一格降人才76
荣誉给员工而不给老板78
让人才敬业、乐业:集体奋斗的平台79
华为“虚拟股”之实81
小结82
第6章 谁给华为做风险投资83
如果失败只好跳楼83
资金解困方式之一:技术换市场84
中外合资:国外厂商经验85
资金解困方式之二:广泛吸引“风险投资”87
融资平台的作用:联合发展实现双赢88
融资平台的运作方式:共同出资委托经营90
融资平台的意义:技术拥有方与市场拥有者相结合90
融资平台的结果:五年占据40%的国内市场92
资金解困方式之三:卖掉一块业务给竞争对手93
资金解困方式之四:在各地建区域的合资公司95
资金解困方式之五:首创高科技企业“买方信贷”96
资金解困方式之六:拍卖代理权98
“利益共同体”是获胜的法宝98
小结100
| 第三篇 |
研发管理篇
第7章 中央研究部102
分层式研发显优势102
从“游击队”到“正规军”105
权力下放的同时分层控制106
只有领跑世界的产品才能在世界级竞争中站稳脚跟109
从初战告负到产生“黄金牛”113
没有先进的管理就没有先进的研发115
中研部成为全球研发的“中央”118
霸主出世,思科的1995119
小结120
第8章 新手也能做研发121
不会做“满汉全席”怎么办121
如何较快地突破新产品研发124
跨部门项目组产生合力优势129
如何确保跨部门的研发协作132
从小处做起,从零突破134
代码用刚毕业的年轻人名字命名138
中兴通讯与矩阵管理139
小结140
第9章 失败的教训141
从最失败到最成功的产品141
教训惨痛:“闭着眼睛”研发145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149
对竞争对手估计不足152
小结158
第10章 奖励去美国159
在美国的技术“情报部”:兰博公司159
花小钱,大收获160
国际同步,管理先行162
微软和思科成功在哪里164
小结167
第11章 研发不是赌博168
“如何做科研”本身就是一门学问168
研发体系的“三驾马车”169
预研体系:研发的“千里眼”172
诺亚方舟实验室175
中试部:成熟产品的摇篮177
“搭积木”快速组装新产品180
对外合作:技术拿来主义182
“新开发量高于30%不叫创新,叫浪费”187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的能量190
小结193
第12章 赢在管理194
“软”实力成就差异化竞争优势194
软件开发如何又快又好197
就像“党”管理“军队”200
技术管理的难度不亚于产品开发203
不因暂时的产品成败“论英雄”205
对人的评价不能靠主观估计207
小结210
第13章 花了波音的钱买的不是飞机211
规模迅速扩张导致研发面临崩溃211
IBM如何从规模化后的无效率走出来213
产品做成什么样,不再研发说了算217
产品研发成为各部门都参与的一项投资221
让“明争暗斗”的改革“暗礁”下岗224
让管理如何成为“刷牙”一样的习惯226
新员工求助不用再问师傅228
从技术驱动跨越到市场驱动229
企业富了之后买什么231
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233
充分发挥各路英雄作用造就最强中国企业家237
小结242
第14章 核心技术制胜243
如何既有成本优势又有利润243
在针尖领域发展凸起优势251
不断将核心技术转化成产品平台255
产品平台需要与时俱进258
将软硬件平台IC化、货架化263
自主研发操作系统实现高性能与低成本间的平衡265
贡献开源是最快的进步方式270
有研发资源投入才有市场销售的持续成功275
管理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278
小结281
| 第四篇 |
竞争篇
第15章 剑挑霸王龙284
第一剑:攻其不备284
第二剑:改变游戏规则288
后来者如何追上291
第三剑:“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293
第四剑:做大蛋糕华为只拿1%296
小结299
| 第五篇 |
华为怎么度过冬天
第16章 警示:巨人倒下时身上还有温度302
任正非失误成就神一样的对手302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想象力306
盲目骄傲自大导致华为的冬天315
老板勇于认错公司才能有救319
让明白事的人快速决策324
“帝国”崩塌前收到的处处是好消息326
小结333
第17章 最好的防守是进攻334
为什么叫业务与软件部而不是软件部334
否决了六年的手机十分钟决策上341
技术领域无法长期存在投机者348
从单一产品到面向客户的解决方案349
为技术商用主动购买样板局355
华为为什么每年还要请咨询顾问361
置之死地而后生371
小结377
| 第六篇 |
创新是革自己的命
第18章 靠缝隙市场养活自己380
手机终端多年靠小小的数据卡养活380
白牌定制手机之困局386
曾差点作为富士康卖掉389
小结392
第19章 从运营商到消费者,从B2B到B2C393
如何打破没有优势还要竞争的格局393
华为手机转型的遵义会议399
选对人做统帅是所有事业的前提401
是否应赔本赚吆喝地做大规模404
以消费者为本而不再以运营商为本405
分家是为资源到位能及时跟上408
从主动PK小米走红到领跑中国互联网手机411
没有人能够记住世界第二,只能记住第一414
华为手机帝国起飞的引擎是巨大的投入417
核心竞争力制胜420
快速引入顶尖人才让短板成为长板425
小结427
鸣谢428
参考文献430
后记432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