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 第3版

作者
高媛媛 魏以民 郭明喜
丛书名
高等院校通信与信息专业系列教材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11660439
简要
简介
内容简介书籍通信书籍 高等院校通信与信息专业系列教材通信原理(第3版)/高媛媛 魏以民 郭明喜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9章。章,绪论,介绍通信原理的研究对象,给出了通信系统的组成框图。第二章,随机信号分析与估计理论,介绍了分析设计通信系统所用的数学工具。第三章,信道,介绍了常用信道,信号通过信道后产生各种失真及信道中噪声的特点,并建立信道的数学模型,为后续各章分析通信系统某一模块性能打下基础。第四章,模拟调制系统,介绍了模拟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模块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并在通信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各种调制解调制度的性能。第五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数字传输系统,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读者了解如何利用模型的方法来分析和设计数字通信系统。第六章,数字调制系统(调制、解调、很好接收)。第七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为了实现用数字通信系统来传输模拟信号,首先要将模拟信号用数字信号来表示,这本质上是属于信源编码,本章介绍的抽样定理、PCM(脉冲编码调制)、?M(增量调制)等模拟信号数字化的方法。第八章,编码技术(差错控制编码、正交编码、伪随机序列等),是一种通过降低通信的有效性来换取通信的可靠性的具体方法。第九章,同步原理,介绍了数字通信系统正常工作时,必须建立的位同步、载波同步和帧同步的工作原理与性能。第十章,现代数字通信系统介绍,主要介绍当前比较优选的一些数字通信系统,包括VSAT卫星通信系统、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寻呼系统、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和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很后还附有MATLAB软件包的有关使用说明和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目录
高等院校通信与信息专业系列教材通信原理(第3版)/高媛媛 魏以民 郭明喜
前言

第1章绪论1

11通信的基本概念1

111通信的发展1

112消息、信息与信号3

12通信系统模型4

121通信系统一般模型4

122模拟通信系统模型5

123数字通信系统模型6

124数字通信的特点7

13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7

131通信系统的分类7

132通信方式9

14信息及其度量10

141信息量的含义10

142信息熵的概念12

15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13

151模拟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13

152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13

16小结16

17思考题16

18习题16

第2章确知信号与随机信号18

21信号和系统的分类18

211信号的分类18

212系统的分类19

22确知信号的频域性质20

221功率信号的频谱21

222能量信号的频谱密度23

223能量信号的能量谱密度28

224功率信号的功率谱密度29

225信号带宽的定义30

23确知信号的时域性质32

231能量信号的自相关函数32

232功率信号的自相关函数33

233能量信号的互相关函数34

234功率信号的互相关函数35

235归一化相关函数和相关系数36

24随机变量及其数字特征36

241随机变量的概念36

242概率分布与概率密度函数38

243几种常见的概率密度函数40

244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42

25随机过程及其统计特性44

251随机过程的概念44

252随机过程的分布函数45

253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46

26平稳随机过程47

261平稳随机过程的概念47

262各态历经性49

263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50

264平稳随机过程的功率谱密度51

265周期平稳随机过程52

27高斯随机过程53

271高斯随机过程的概念53

272高斯随机过程的性质54

273一维高斯分布与常用特殊函数54

28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56

29窄带随机过程58

210通信系统中的噪声61

2101高斯白噪声62

2102带限白噪声63

2103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噪声65

211小结67

212思考题67

213习题68

第3章信道72

31恒参信道72

311有线电信道72

312微波中继信道73

313卫星中继信道74

32随参信道75

321陆地移动信道75

322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77

33信道特性及其数学模型78

331恒参信道特性及其数学模型78

332随参信道特性及其数学模型81

333广义信道85

34信道容量的概念85

35小结87

36思考题87

37习题88

第4章模拟通信系统90

41概述90

411调制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90

412调制的基本特征和分类91

413调制系统中讨论的主要问题和

主要参数92

42幅度调制的原理92

421调幅93

422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95

423单边带调制95

424残留边带调制98

43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100

431分析模型100

432线性调制相干解调的抗噪声

性能101

433调幅信号包络检波的抗噪声

性能104

44非线性调制(角调制)的原理106

441角调制的基本概念106

442窄带调频与宽带调频108

443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112

45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115

46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119

47频分复用技术120

48小结122

49思考题122

410习题123

第5章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系统126

51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系统组成126

52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和波形128

521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128

522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131

53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分析131

54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与码间串扰136

541带限信道产生码间串扰136

542码间串扰和噪声的定量分析137

543无码间串扰的数字基带传输

特性138

55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147

551问题的描述及*佳接收机结构147

552*佳接收滤波器148

553*佳检测(判决)154

554二进制*佳接收机性能分析157

555*佳基带传输系统161

56眼图163

57部分响应系统165

571第Ⅰ类部分响应波形165

572部分响应的一般形式168

58时域均衡技术170

581时域均衡原理171

582均衡效果的衡量174

583均衡器的实现与调整176

59小结179

510思考题180

511习题181

第6章正弦载波数字调制186

61概述186

62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187

621二进制幅移键控187

622二进制频移键控189

623二进制相移键控191

63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193

631相干(相关)解调系统的抗噪声

性能194

632非相干解调系统的抗噪声性能197

633其他解调方法202

64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203

641误码率204

642频带宽度205

643对信道特性变化的敏感性206

644设备的复杂程度206

65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207

651多进制振幅键控207

652多进制频移键控211

653多进制相移键控212

654多进制差分相移键控216

655振幅相位联合键控系统221

66小结224

67思考题225

68习题225

第7章现代数字调制228

71偏移(或交错)四相相移键控228

71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