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 王树 |
| 丛书名 |
| 出版社 |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ISBN |
| 9787111605607 |
| 简要 |
| 简介 |
| 内容简介 好的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对孩子行为层面的训练和矫正,更重要的是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同样,好的家庭教育,不仅仅是让父母学会养育技法,而是逐渐掌握教育的心法,让孩子的心理与精神的成长可以真实可见。 本书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基本理论,梳理了孩子从心理需求(安全感和归属感)到精神需求(审美和自由选择)的发展脉络,旨在唤醒父母关注孩子的心理和精神需求,给足孩子内在的营养,从而帮助孩子建构更加完整的自我。 |
| 目录 |
| 自序 醒来吧,看见孩子的内在需求 绪论 心灵教育的意义 第1章 开始遇见一个人 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需求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婴儿的生存不仅仅依赖基本的生理需求的满足,还依赖于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建构。父母可以通过重视、尊重、接纳、欣赏、规则和界限来帮助孩子建构安全感、归属感和自尊,推动孩子自我实现的探索。 第1节 请马斯洛先生做家教 第2节 让你的孩子拥有健康的内循环系统 第2章 儿童自我建构之基础:归属感与安全感 婴儿需要被父母、家庭全然接受,如同一个事物被一个空间接受一样。当这种全然的接受感在孩子的内在如同一颗种子被种下时,孩子心理上的安全感就容易建构了。 第1节儿童心理需求之归属感 第2节儿童心理需求之安全感 第3章 建构安全感与归属感所需的养分 人的成长基本的需求是安全感和归属感,而要完成其建构,人需要获得重视、尊重、接纳、欣赏、规则和界限。 第1节儿童心理需求之重视 第2节儿童心理需求之尊重 第3节儿童心理需求之接纳 第4节儿童心理需求之规则与界限 第4章 从心理需求走向精神需求 满足基本的心理需求之后,人自然而然走向精神追求:审美和自我选择,以此来完成自我建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人生三部曲。 第1节儿童精神需求之自我选择 第2节儿童精神需求之美学需求 第5章 用爱的慧眼看需求 孩子的诞生也好,养育孩子的过程也罢,归根到底,就是不断提醒父母:从心的位置来爱我们的孩子,因为这是成长的唯一法则。 第1节爱的五种表达方式 第2节觉知的爱 第6章 心灵需求与自我价值 当一个人获得爱,就会获得存在的价值感,就会服务和奉献社会,其人生也会走向一个良性循环,对周围环境形成正向积极的影响力。 第1节认识自己的第一工具冰山理论 第2节心灵教育来自一致性的生命状态 后记 保护好孩子的第二层皮肤” 附录 父母成长体验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