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主编:彭兆德 |
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1999-09-01 |
特色:
《采矿手册》全书41章,分七卷出版:**卷:矿山地质和矿山测量第二卷:凿岩爆破和岩层支护第三卷:露天开采第四卷:地下开采第五卷:矿山运输和设备第六卷:矿山通风与安全第七卷:矿山管理本册为第七卷,包括矿山技术经济研究和评价、采矿系统工程、矿石质量管理与资源综合利用、矿山管理等四章和矿山常用设备与仪表等十二个附录。本书主要供矿山采矿工程师使用,对从事采矿工作的科研、设计、教学、矿山管理人员也不失为一部重要的参考书。片断:38.1矿山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38.1.1可行性研究的含义可行性研究是西方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评价各种建设方案和生产经营决策的科学方法。它通过对建设项目的主要问题,如市场需求,资源条件,原料、燃料、动力供应条件,建设规模,设备选型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比较,并对这个项目建成后可能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怎样进行建设的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在我国,为改进建设项目的管理,避免和减少决策的失误,提高建设投资的综合效益,可行性研究已成为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基本建设程序中的组成部分〔1〕。矿山建设是国家经济建设重要领域之一。矿山建设由于其本身的一系列特点,可行性研究任务比较繁重,它不仅要就矿山建设本身的技术、经济条件进行研究,还要就其社会性,与各行各业的相关性几方面结合起来研究。加强矿山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充分估计矿山建设的难度,正确对项目进行决策,以*优方案建设我国矿山,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大事。38.1.2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内容和作用可行性研究的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长期规划和地区规划、行业规划的要求,对建设项目在技术、工程和经济上是否合理和可行,进行全面分析、论证,作多方案比较,提出评价,为编制和审批设计任务书提供可靠的依据〔1〕。矿山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一般要求具备以下主要内容〔1〕:(1)总论。1)项目提出的背景(改扩建项目要说明企业现有概况),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2)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2)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1)国内外需求情况的预测。2)国内现有企业生产能力的估计。3)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能力,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4)拟建规模、产品方案和发展方向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3)资源、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1)经过储量委员会正式批准的资源储量、品位、成分以及开采、利用条件的评述。2)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数量、来源和供应可能。3)所需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供应条件。(4)建厂条件和厂址选择。1)建厂的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地形条件和社会经济现状。2)交通、运输及水、电、气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厂址比较与选择。(5)设计方案。1)项目的构成范围,技术来源和生产方法、主要技术工艺和设备选型方案的比较,引进技术、设备的来源国别,设备的国内外分交或与外商合作制造的设想。改扩建项目对原有固定资产利用的可能。2)全厂布置方案选择和土建工程量估算。3)公用辅助设施和厂内外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和选择。(6)环境保护。调查环境现状,预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环境保护和三废治理方案。(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8)实施进度的建议。(9)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主体工程和协作配套工程所需的投资。2)生产流动资金估算。3)资金来源、筹措方式及贷款的偿付方式。(10)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概括起来,可行性研究*终是要阐明项目建设的必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三个问题。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过审查批准后,可以起到以下作用〔2〕:(1)作为拟建项目投资决策和编制设计任务书的依据;(2)作为筹措资金和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依据;(3)作为与建设项目有关部门商谈合同和协议的依据;(4)作为项目开展初步设计的基础;(5)作为拟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研制计划的依据;(6)作为项目补充勘探和补充工业性试验的依据;(7)作为安排基本建设计划和开展各项建设前期工作的参考;(8)作为环保当局审查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38.1.3可行性研究的阶段与建设程序〔3,4〕38.1.3.1项目发展周期工程项目从其设想,提出,到建成投产,从资金使用角度可分为投资前时期,投资时期和生产时期;从建设角度讲就是建设前期,建设期和生产期。建设期是资金的大量投入时期,生产期是预期投资效果的兑现时期;而投资前时期则是投资期和生产期的基础,是规划及可行性研究时期,国外把它称为决定投资命运的环节。38.1.3.2可行性研究的三个阶段可行性研究通常根据建设条件的成熟程度将其分为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