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法治建设探索

上海自贸区法治建设探索

作者:高全喜等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CIP号:2017256193

书号:978-7-5201-1607-7

出版地:北京

出版时间:2017.11

定价:¥79


简介

纵观当今国内外经济大势,可以说整个世界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之中,任何一个国家的有关经济方面的重大举措,都与世界格局的动变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国际方面来看,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力图通过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协议)和PSA(多边服务业协议),形成新一代高规格的全球贸易和服务规则来取代WTO。就国内方面而言,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换挡减速过弯的状态,在国际需求疲弱及劳动力成本优势日趋丧失局面下,中国已不可能长期依赖出口支持经济增长;但是国内市场经济效率仍然较低,产能过剩和能耗较高问题严重。面对“内忧外患”,为探索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实验区上海自贸区于2013年9月29日设立。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及发展,作为国家一项深化经济改革、探索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其实质上是我国法治经济的一次制度创新,它创设了“上海制度”和“上海模式”,担负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历史使命,经过四年的探索,业已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4月,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步挂牌。2017年3—4月,陕西、辽宁、浙江、河南、湖北、四川、重庆等第三批自贸区挂牌。至此,我国已形成11个自贸试验区梯度发展的新格局。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上海自贸区的发展也存在自身不足,包括改革举措推进的协同性不够、对外开放的力度有待加强以及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仍需探索等。因此,对于上海自贸区的制度探索与法治经济的关系问题,即上海自贸区的制度探索是否符合法治经济建设的要求,如何体现市场经济的法治化要求,如何达到国际化的高标准?四年来上海自贸区的法治化探索究竟有哪些经验可以总结?从国内与国际市场经济的法治化要求和标准看,上海自贸区在制度探索中还存在哪些不足和缺陷,需要以后进一步加以完善?如何贯彻市场经济法治化、国际化要求,进一步推进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如何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大背景,进一步推动上海自贸区的制度探索与创新?便成为我们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重要理论课题。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