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说起“盘花纽扣”的历史并不长,它是从古老的“结”发展起来的。古代人“结绳记事”要比中国的汉字历史还早,文字出现后,“绳结”就基本脱离了记事功能,服务于人们穿衣佩饰及日常生活的需求。人类早期的服装,要使衣服合体保暖而不散落,借助于带子、绳子,而使用时,就要系扣、打结。我国古人衣装上“结”的式样很丰富,有起功能作用的束衣之“结”,也有起美化作用的装饰之“结”。“绳结”在人民心目中还有着深刻的涵义,每一个结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代表着各种美好吉祥的意义,包含着爱心、幸福龟平安的祝愿。“绳结”发展的高峰为清代,无论从它的名称、款式、色彩、技巧、用途都可以说是一种供人玩赏、高雅品位的艺术品了。随着清初的服装以袍、褂、衫、裤为主,改宽衣大袖为窄袖筒身,衣襟以纽扣系之,代替了明朝汉族惯用的绸带,这时,中式盘花扣随着服装的发展而兴起。辛亥革命以后,汉族妇女也穿上旗袍,配上盘花扣。 20世纪20年代末,受欧美西式服装的影响,旗袍和中式上衣有较大的变化,当时盘花纽扣也有很大的发展,30年代进入全盛时期,40年代以后中式服装和盘花扣发展比较缓慢o 80年代,改革开放,又迎来了中华民族服装和服饰品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