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法]米歇尔拉贡译者:刘和平等 |
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05-09-01 |
特色:
就在人们证明灵魂永久消失的时候,它又重现了。我们可以将灵魂的出现看作是幽灵重现,这些电子在夜间游荡着,在身体或物质间穿行,*终奔向行星。这就是物理学与玄学的不期而遇。只有在过渡的空间中,在如此动人的象征中,旅行空间持续存在着:在时空中旅行,在宇宙与非物质空间中旅行。无家可归的漂浮着的灵魂不就是电子在寻找新的肉体,即新的家园吗?来世建筑形象并不是幼稚的天堂和地狱中的炼狱,而是城市空间规划。从这个观点看,死者的空间,就是完整的空间,因为它与生命的空间融为一体。
社会学方面的书面世,但至今尚没有讨论陵园建筑、装演和都市化的书籍。米歇尔·拉贡就这一主题投入了十多年的时间,收集了大量资料。在《地下幽深处—幽冥国度的追问》一书中作者指出,陵墓是死者的第二个家,陵园是城市的理想翻版。从古代坐落在大路旁的陵园,到中世纪环绕教堂的陵园,米歇尔·拉贡又把我们带到+八世纪自然回归主义的陵园,十九世纪博物馆一陵园,*终进入越来越以“建筑群”为特点的现代陵园。*令人惊奇的还应该是那些带有功能主义和死亡特点的章节:法国大革命时期祭奠礼仪的混乱、流放奥斯曼区巴黎死亡者的计划、为节约土地推行的火化、举行葬礼的火车站、带有空调设施的现代医院停尸房。《地下幽深处一一幽冥国度的追问》还理所当然地成为一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墓葬风俗的历史书,涉及社会学、政治和形而上学。丹特、斯维坦博格等人眼中的陵墓装演来世建筑风格,死刑场上的酷刑场面,十八世纪墓碑上的诗歌;对骨骼和圣品五体投地的崇拜;尸体的防腐处理和木乃伊化;幽灵(无家可归的漂泊之魂);葬礼物品,悼念逝人的建筑物……米歇尔·拉贡的书让读者毛骨惊然,惊叹不已,但该书的严谨性使其成为“死者的空间”了主题名副其实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