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本书作者近20年来致力于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探索,追溯西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探寻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是为了什么?梳理西方企业战略管理的经典理论,探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是什么?研究西方企业战略管理的运作过程,探索我国企业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以达到有效解决企业面临的竞争问题、生存与发展问题,使之理性地健康成长。 本书适合我国的企业战略管理实践者阅读,也可作为MBA和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材。 战略,古称韬略,为军事用语。“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战略即作战的计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本书区别于国内同类著作的风格在于它着眼于我国企业战略管理实践者们的需要,不作全面的西方战略管理文献回顾,也不作学院式的战略管理理论比较,而是以中华深厚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借鉴西方企业战略理论之精华,汲取《孙子兵法》军事战略思想之智慧营养,以精要、简洁、实用、高效为原则,谱写了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过程与实践”三部曲,构建起了中国特色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体系。
2、企业战略思想 战略思想就是制定战略的指导思想,它是企业战略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战略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战略。在正确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制定出来的企业战略,就可以使企业兴旺发达;反之,则可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居于劣势,以至有被淘汰的危险。因此,企业正确的战略指导思想是: **,社会主义企业的战略思想首先要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搞活和“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方针。这两条是统一的,缺一不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可持续发展是改革、开放、搞活和“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根本保证;而如果不实行改革开放、搞活和可持续发展,也就谈不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要符合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的要求。具体说应包括以下四个观念:①全局观念。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在国家经济发展宏观总规划指导下进行的,当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要自觉地以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这就是全局观念。同时要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注重履行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②市场观念。市场是商品生产**的条件。企业树立市场观念,首先要坚持满足市场需求、以顾客为本、满足消费者价值观需要的原则,进行市场调研和预测,掌握市场需求情况和顾客的需求,为顾客提供优质产品和良好的服务。其次是要努力开拓市场,包括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逐步向国际化经营发展。③竞争观念。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竞争型经济,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因此,竞争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通过竞争可以冲破惰性、振奋精神、开创企业。市场竞争实质上是企业之间在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较量,而*终体现的又是人才的较量。因此,要特别重视人的因素的作用,以人为本;只有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④效益观念。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中心。提高经济效益就是以*少的耗费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为此,企业就要降低物资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费用开支,加速资金周转,做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盈利率。 第三,企业除应遵循上述带有普遍意义的战略思想外,还要从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出发,具有本企业特有的战略思想。例如,善于探索独到之处的出奇制胜的战略思想;处于优势而不盲目自满的居安思危的战略思想;不急功近利,着眼于企业未来长远发展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