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酒中联想孕“兴会”酒不仅有感知致敏作用,而且有能激活联想,使由灵敏的感知所形成的大脑皮层上旧有的神经联系重新组合而形成“联类不穷”的新的神经联系的奇妙作用。酒的妙处,就存于它对饮者神经的渐刺激特性,而且,这种缓慢的作用过程,又恰是伴随着饮酒者对酒体、酒质的色、香、味的美感而逐渐演进的,常常是在酒色宜人、醇香扑鼻、口感柔韧细腻幽雅、爽而不渴、通体柔和舒适的美感享受中进入感知致敏和联想激活阶段的。唐代大诗人元稹,曾写过一首长达200多行的《有酒十章》,详尽地捕述了从“鸡初鸣”到“日将落”长长一昼日一边饮酒一边联想驰骋的过程,由宇宙的生成、天地始分、陆海成形、日月运行、文字初创、尧舜汤武之出、战国秦汉之理乱,到自然怪异之突变、四时花树荣落、大自然之神秘莫测,直到衷心祝愿天泰地宁、人康年熟、天从人欲。可以算得上一篇联想的极至、连缀的“天问”。陆游对于自己的草书是颇为得意的,但他写草书常得神于酒后联想的飞动:倾家酿酒三千石,闲愁万斛酒不敌。今朝醉眼烂岩电,提笔四顾天地窄。忽然挥扫不自知,风云入怀天借力。神龙战野昏雾腥,奇鬼摧山太阴黑。此时驱尽胸中愁,捶床大叫狂堕帻。吴笺蜀素不快人,付与高堂三丈壁。(《草书歌》)酒的这种激活联想的奇功、不惟在古代如是,即使是在现代,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还是在同难当头的抗战时期,有一批来自浙东的作家存沦陷区的上海租界上办起了《鲁迅风》。那时柯灵、屈轶(王任叔)和风子(唐瞍)等人就常在老正兴聚餐:说到酒酣耳热的时候,总是兴会淋漓,几欲击破唾壶。在这亡国之痛重压心头的年头,要不是酒,何来如此的兴致?一身是正直和才华却常遭人误解的郁达夫极爱绍兴酒。被鲁迅戏称为“诗孩”的著名作家孙席珍曾忆起学生时代与陌生的郁达夫途中邂逅,被邀至正阳楼吃蟹谈诗的往事。正宗绍酒,佐以螃蟹,两位忘年之交,纵谈中外诗人,从道生到黄仲则、苏曼殊,陶醉在共鸣之巾(孙席珍《怀念郁达夫》)。郁达夫饮酒常自解忧始而以浮想联翩吟成佳句终。他的那些在现代作家中出类拔萃的旧体诗词大都就出于酒后。酒不仅与郁达夫的身世、创作相关,且与他的牺牲紧相牵连。1942年,郁达夫避难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岛时,为救济从新加坡逃出来的文化难友,曾在华侨中集资500盾开了爿酒厂,用糯米酿酒,每月居然有数百盾的盈利。这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