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不良情绪”与脏腑有什么关系呢?
不良情绪与脏腑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中医认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是致病的原因之一,也是人体的六种情志,中医称之为“五志”,即“怒、喜、思、忧、恐”的五种情绪。它们分别与人体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心对应“喜”,过喜伤心,导致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因获得意外喜讯或因高兴过头,控制不住自己,连说带笑,忘乎所以。中医称之为“喜笑不休”,这是因为心气耗伤。一旦失控而使心气涣散或虚衰就易出现心脏的病变。中医认为,“怒伤肝”。过怒会导致肝气升发太过,气逆而上甚至血随气逆,出现昏厥,并可能发生呕血现象。通常是因为情绪激动时大发雷霆,生气不已而引发。同时,“悲伤肺”,过度悲伤会导致肺气不畅,表现为肺的呼吸功能异常。特别对于身体较虚弱或情绪极端的老人,如果儿女对他们的关爱稍不到位就易悲伤。 肺气的宣降失常和输布不畅最易引起呼吸功能失调和阻碍,继而导致慢性肺部及呼吸道感染性的疾病的发生。“恐伤肾”,恐惧会伤肾导致肾虚等疾患发生。而当遇到使自己害怕的事情时会全身紧张害怕大出虚汗,这在中医称为大恐伤肾。“思伤脾”,思虑过度会耗伤心脾等脏器。思虑过度的人通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头晕目眩等脾虚症状。情绪的不稳定或波动过大会导致身体内脏功能的紊乱以及病情的变化等,建议平时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另外对于慢性病患者或病情变化的患者来说,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不建议经常更换药物或更换医生,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总的来说,“不良情绪”与脏腑的关系密切,情绪的波动过大会对脏腑的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身体健康。因此,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对于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