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装书]底层逻辑+学会提问(原书第12版)+科学学习+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创新者的课堂(5册)

作者
刘润 等
丛书名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
9782111099442
简要
简介
内容简介书籍经济管理学书籍 ---------------------------8084164 -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底层逻辑”来源于不同中的相同,变化背后的不变。只有掌握了底层逻辑,只有探寻到万变中的不变,才能动态地、持续地看清事物的本质。 在本书中,中国著名商业顾问刘润把在《5分钟商学院》中讲述的底层逻辑的内容做了总结,与你分享是非对错、思考问题、个体进化、理解他人和社会协作五个方面的底层逻辑,带你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底层逻辑”并不局限于商业世界。希望你在看到千变万化的世界后,依然能心态平静、不焦虑,能够通过“底层逻辑+环境变量”不断创造新的方法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始终如鱼得水。 ---------------------------8081304 - 学会提问(原书第12版)--------------------------- 如果你所在城市的地铁因为安全因素升级了安检程序,你会积极配合还是消极抵触? 如果你喜欢的一位明星或KOL热情地向你推荐一款产品,你会立即下单还是深思熟虑? 如果你的老板要求和鼓励你996甚至007,你会配合还是拒绝? ...... 我们生活在嘈杂、喧嚣和不确定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被泛滥的信息所包围,大到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小到个人生活的决策,面对别人和媒体兜售的观点,如果你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就只能全盘接受--他们热衷于让你相信这是事实,但所说的话往往真假参半。你明明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可一时又很难找到突破口反驳。 即使专家说得再动听,也不一定靠谱,我们有必要依靠自己的大脑,不草率、不盲从,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学会提问》帮助我们有意识地学习和运用批判性思维,提出批判性问题,对问题深思熟虑,尽力理解那些价值观和我们背道而驰的人的分析推理方式,克服偏见对判断的影响,这样才有可能得出更为正确、理性的结论。 . 当你能够坦然面对立场和你完全相左的意见,理性判断而不会党同伐异时,当你面对提问和质疑,有能力组织更多确凿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而不只把声高当有理,或认为别人是没事找茬,有意和自己过不去时,当你能够在对话和辩论中拨开迷雾,识别出对方的逻辑谬误和情感操纵时,世界在你眼中将变得更加有趣、开阔和坚定。 ---------------------------7891602 - 科学学习:斯坦福黄金学习法则--------------------------- 本书领衔作者施瓦茨教授是斯坦福教育学院院长、学习科学领域权威专家,开设过18门学习相关的课程,本书源于其在斯坦福开设的一门广受欢迎的经典学习课。根据多年科研、教学和实践经验,作者以学习科学领域成千上万的文献资料为基础,提炼出有代表性、较为成熟、实证有效的26种学习法则,以26个字母的顺序呈现出来。既有奖励、观察等经典理论,又有睡眠、兴奋感等新颖内容,几乎涵盖所有学习领域,如理解概念、记忆背诵、学习技能、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等。作者用平实幽默的语言、引人入胜的例子、条理清晰的方式对每种学习法则进行详尽说明,包括原理是什么、如何促进学习、能产生什么效果、容易出现的问题、使用的范例等。每种学习法则的原理、效果、使用方法等,均有丰富科学证据的有力支持,包括来自认知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理论、实验、数据等。将26种学习法则进行融合搭配,可以设计出许多种学习方案,带给你全新的学习体验,提升信心和兴趣,有效应对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任何自我提升问题。 ---------------------------8077794 - 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 在复杂、多变、模糊和不确定的时代,唯有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才是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会思考且训练有素、行动有力的人,将是未来世界的超级物种。 小到日常生活和个人发展,大到生态系统和社会公共事务,系统思考都是应对复杂性挑战的有力武器,是制定睿智决策的旷世奇功。 对于企业家和管理者来说,系统思考更是一种凝聚集体智慧、让团队共同思考的新语言,帮助我们透过事物的表象,洞悉本质,从纷繁复杂的噪音中识别出主导的趋势和发展变化的脉络,把握关键、顺势而为,找到驱动业务持续发展的成长引擎?,并睿智地解决复杂问题,找到根本解和杠杆解。 经过两年多更多的实践检验,《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在总体框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充实、重写了思考的魔法?相关章节,大幅增强了可读性和可操作性;补充了大量教学中发现的常见问题及其行动建议,强化了对系统思考应用的指导;对部分内容进行了精简,更加精炼、实用、高效。 本书特点: 循序渐进,体系完备。本书按照学习、养成系统思考技能的知-行-积架构为指南,探讨系统思考之道、法、术。 深入浅出,易学好用。以独创的思考的魔方?为框架,整合了冰山模型环形思考法?思考的罗盘?等辅助式支架工具,便于读者完成思维的三重转变:深入思考、动态思考和全面思考。 案例丰富,贴近实际。结合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实际状况,本书收集了数十个真实案例,并且结合场景化原则,给出了相应的方法、工具以及有针对性的行动指南。 强化实战,突出实用。本书定位于指导实践,致力于解决学习者常见的问题、困惑或挑战,介绍原创的方法与工具、训练步骤,以及操作指引与使用心得等。 配套练习,及时反馈。在自己动手练习之后,你可以扫描书中的二维码,查看部分练习的参考答案以及相关的视频微课,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学习。 ---------------------------8071785 - 创新者的课堂:颠覆式创新如何改变教育--------------------------- 本书运用颠覆式创新理念为教育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你将会看到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颠覆是一种将昂贵、复杂的市场产品与服务变得简便、易得的过程。本书不仅会让你了解课堂创新的方法和新市场,也将为你介绍颠覆的发展变化模式,让你领略颠覆的正面力量。你将看到,未来的课堂不再只是技术的空壳,而是让学生能在他们喜欢的地方、以他们喜欢的步调、符合他们智能类型的方法去学习。什么样的创新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读懂本书,你完全可以开发自己的“必杀级应用”,以更加简单且实惠的方式满足学生对成就与归属的需要,赢得他们的关注。
目录
[套装书具体书目]
7891602 - 科学学习:斯坦福黄金学习法则 - 9787111597995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79
8071785 - 创新者的课堂:颠覆式创新如何改变教育 - 9787111661245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89
8077794 - 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 - 9787111656401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79
8081304 - 学会提问(原书第12版) - 9787111680925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69
8084164 -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 9787111691020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69



---------------------------8084164 -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序言
第1章 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001
一个人心中,应该有三种“对错观”002
人性、道德和法律007
人生的三层智慧:博弈、定力、选择011
公理体系VS逻辑推演019
第2章 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031
事实、观点、立场和信仰032
如何防止“注射式洗脑”036
如何赢得一场辩论043
普通和优秀的差距,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048
如何快速洞察本质054
流程、制度与系统068
逻辑思维与逻辑闭环075
复利思维090
概率思维099
数学思维109
系统思维127
第3章 个体进化的底层逻辑133
人生商业模式=能力×效率×杠杆134
把工作当成玩148
如何做好时间管理155
指数级增长、正态分布和幂律分布165
把事做对,创造10倍价值173
人脉的本质是给予价值、平等交换179
知识、技能与态度187
心态高过云端,姿态埋入地底192
人人都应该是自己的CEO195
艺术家为人类带来自由202
第4章 理解他人的底层逻辑205
理解What、Why、How,才能知行合一206
幽默,是溢出的智慧215
所谓洞察本质,就是会打比方221
边界感的本质,是对所有权的认知229
每个创业者背后,都有大量多巴胺的支撑236
第5章 社会协作的底层逻辑245
世界三大法则:自然法则、族群法则、普遍法则246
找到并利用自己的战略势能252
产品价格到底应该由什么决定259
利润,来自没有竞争266
没有KPI,也能管好公司273
让优秀员工成为事业合伙人282
勤劳能创富,但勤劳者能分到财富吗292
一切的分钱方式,无外乎优先和劣后303
信用,是一个人最大的资产313
公平、公正与公开321
效率与公平326
劝酒的本质,是服从性测试334



---------------------------8081304 - 学会提问(原书第12版)---------------------------


赞 誉
前 言
第1章 正确提问的益处和方法
批判性思维鼓励你倾听他人,向别人学习,同时又会掂量别人所说的话,看看它们的分量如何,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
我们生活在嘈杂、混乱的世界·001
专家说得再动听,也不一定靠得住·004
靠大脑理性思考·005
激发你的批判性思维·006
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008
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势批判性思维·011
价值观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013
让对话有效进行下去·017
像批判性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021
第2章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如果找不准作者的论题和结论,那你就会曲解其意图,这样做出的回应往往也会显得驴唇不对马嘴。
描述型论题和规定性论题·026
寻找论题·028
寻找结论·029
找到结论的5条线索·031
第3章 理由是什么
只有在你找到支撑一个结论的各种理由和证据以后,你才能评判这个结论的价值。而找到理由和证据的第一步,就是采取质疑的态度,不断地问为什么。
为什么相信这个结论·042
通过提示词寻找理由·045
让理由和结论一目了然·045
像批判性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048
第4章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如果每个词都只有一种大家都认同的含义,那么迅捷有效的交流就更有可能实现。可惜的是,我们使用的语言极其复杂,大多数词语都有不止一种含义。
让人捉摸不透的多义词·058
找准关键词·059
检查有没有歧义·061
判定歧义·062
根据上下文找出真正含义·065
字典里的定义不一定适合文章里的情境·066
谁想说服你,谁就要负责解释清楚·069
像批判性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070
第5章 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是什么
在所有的论证中,都有一些写作者认为理所当然的特定信念。通常情况下写作者不会将这些信念明说出来,你必须通过阅读字里行间的内容来找到假设。
到哪儿去找假设·082
价值观冲突和价值观假设·083
两种价值观冲突时选择哪一个·085
典型的价值观冲突·086
把立论者的背景作为寻找价值观假设的线索·087
把可能发生的后果作为寻找价值观假设的线索·088
寻找价值观假设的其他方法·089
了解其他人的价值倾向的价值·090
价值观与相对性·091
找出描述性假设·092
描述性假设举例说明·093
常见的描述性假设·095
找到假设的线索·096
像批判性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098
第6章 论证中有没有谬误
判断交流者的论证是否依赖于错误的或高度存疑的假设,或交流者是否在通过逻辑上的谬误或其他带有欺骗性的论证形式来糊弄你。
用提问的方法找出论证中的谬误·109
从假设中寻找谬误·111
其他常见的论证谬误·115
警惕分散注意力的干扰·122
愚弄人的循环论证·125
论证谬误小结·126
扩展关于谬误的知识·127
第7章 证据的效力: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和专家陈述
我们希望我们的结论基于关于世界的确凿陈述,而非某种见解,或对于什么真实、什么可靠的异想天开的猜测。
事实还是见解·132
我们需要可靠的证据·134
证据的来源·136
以个人经历作为证据可靠吗·138
以典型案例作为证据可靠吗·139
以当事人证言作为证据可靠吗·140
以专家意见作为证据可靠吗·142
第8章 证据的效力:个人观察和调查研究
证据越充分,主张就越有说服力。为了使自己免受偏见的影响,我们必须寻找与自己观点相悖的证据。
以个人观察作为证据可靠吗·150
有偏差的调查和问卷·151
以研究报告作为证据可靠吗·154
样本能够代表总体吗·162
测量方法可靠吗·165
专家观点什么时候最可信·167
像批判性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170
第9章 有没有替代原因
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想找出一件事的简单、唯一的原因,而事实上这个原因是许多共同起作用的原因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可能存在替代原因 ·181
替代原因的说服力·182
寻找替代原因·184
唯一的原因,还是原因之一·184
警惕确认偏误·186
混淆相关性和因果关系·186
混淆在此之后与 因此·189
解释单个事件或行为·190
评价替代原因·192
替代原因与你的表达和交流·192
第10章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当你遇到听起来让人动心的数字或者百分比时,一定要当心!你可能需要其他信息来判定这些数字到底多值得人动心。数据经常撒谎。
识别不知来历和有偏差的数据·202
令人困惑的平均值·203
测量误差·206
错把一件事的结论用来证明另一件事·207
通过省略信息进行欺骗·209
在自己的写作中使用统计数字·211
第11章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自主思考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寻找写作者到底遗漏了什么信息,不论写作者是无心省略还是有意隐瞒。
找到省略信息的益处·216
不完整的论证在所难免·217
帮你识别省略信息的问题·219
我们需要知道确切的数字·220
负面视角的重要性·223
面对信息缺失的现实·225
像批判性思维者那样写作和发言·225
第12章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几乎我们能想象到的任何重要问题都不只有两个可能的答案。非黑即白这种简化的形式隐匿了一个问题可能的答案的多样性。
二分式思维:妨碍我们考虑多种可能性·234
灰度思维:两面还是多面·236
条件的重要性·238
解放思维·239
更多可能的结论,更多可能的自由选择·240
第13章 干扰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一系列思维习惯会限制和背叛我们。这些认知偏见经常会左右我们,除非我们约束住它们,逼迫它们乖乖就范。
正确提问带给人的不快·245
思考过快·245
刻板印象·246
背叛我们的思维习惯·247
自我中心·252
一厢情愿:批判性思维最大的障碍·254
成为一个批判性思维者·257
译后记


---------------------------7891602 - 科学学习:斯坦福黄金学习法则---------------------------


推荐序
译者序
A
归纳类比
Analogy——
发现蕴含的共通原理 / 001
B
归属感
Belonging——
消除焦虑,融入集体 / 016
C
对比组合
Contrasting Cases——
辨别关键信息 / 031
D
精修勤练
Deliberate Practice——
专家的养成之路 / 046
E
详细阐释
Elaboration——
让记忆更有意义 / 062
F
反馈
Feedback——
自我提升的明镜 / 078
G
自我生成
Generation——
创建持久的记忆 / 095
H
实践体验
Hands On——
“动”用身体的智慧 / 109
I
想象玩耍
Imaginative Play——
锻炼认知控制 / 125
J
适时讲解
Just-in-Time Telling——
通过铺垫体验,让讲解更具意义 / 140
K
知识与创新
Knowledge——
论述知识学习中的高效与
创新 / 155
L
倾听与共享
Listening and Sharing——
协作学习效果好 / 168
M
动手创造
Making——
在创造中培养兴趣,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 185
N
规范
Norms——
培养学习“游戏规则” / 200
O
观察
Observation——
外摹于形,内感于心 / 217
P
参与
Participation——
加入游戏,算我一个 / 233
Q
问题驱动
Question Driven——
为求知创造一个理由 / 250
R
奖励
Reward——
塑造学习行为 / 266
S
自我解读
Self-Explanation——
拨云见日,参透字间
含义 / 283
T
以教促学
Teaching——
为他人的学习负责 / 301
U
纠正误解
Undoing——
消除错误认知,修复正确
逻辑 / 313
V
可视化
Visualization——
梳理复杂信息的空间
结构 / 333
W
参考样例
Worked Examples——
师傅示范领进门 / 354
X
激动兴奋
eXcitement——
调动情绪,聚精会神 / 369
Y
我能行!
Yes I Can——
提高自我胜任感 / 383
Z
睡上一觉
Zzz——
巩固一天的记忆 / 400
附录一 学习问题章节索引 / 414
附录二 动物索引 / 417
致谢 / 419
参考文献1


---------------------------8077794 - 如何系统思考(第2版)---------------------------


赞誉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推荐序四
前言
第一篇
认  知
第1章 无所不在的系统 2
什么是系统 3
系统的三个构成要素 5
通用系统模型 9
系统的三种类别 11
社会系统复杂性的三个来源 13
动态复杂系统的八项特性 19
第2章 思维的转变 30
系统思考缺乏症,你有吗 31
何谓系统思考 36
思维范式的转变 39
系统思考的四项特征 41
思考的魔方:思维范式转变的行动框架 43
第二篇
方法与工具
第3章 深入思考 50
冰山模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深入思考框架 51
找到你身边的冰山故事 59
认识系统行为变化的动态 65
透过动态看本质 71
第4章 动态思考 78
在非线性的世界里不要用线性思考模式 80
从线性因果链到因果互动环 90
让你的思维更加精准 101
第5章 全面思考 109
从局限于本位到关照全局 110
思考的罗盘:全面思考的工具 117
定义系统的边界 128
第6章 系统思考的新语言:因果回路图 140
认识因果回路图 142
辨认回路的特性 150
增强回路 153
调节回路 163
无所不在的时间延迟 170
因果回路图的价值与用途 179
如何绘制合格的因果回路图 188
第7章 复杂背后的简单之美:系统基模 201
什么是系统基模 202
以推动成长为基础的系统基模 207
以解决问题为基础的系统基模 231
使用系统基模的注意事项 253
第三篇
应  用
第8章 设计并维持成长引擎 260
化繁为简,企业家只有两项工作 261
任何成长都可以而且需要被设计 266
什么是成长引擎 273
企业持续成长的动力来自何处 275
九种常见的企业成长引擎 280
如何设计企业的成长引擎 298
第9章 睿智解决复杂问题 311
用系统思考解决复杂问题 312
系统思考适合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318
解决问题的三重境界 327
利用系统思考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329
如何找到根本解和杠杆解 342
第10章 系统思考应用指南 358
系统思考应用的四个层次 359
系统思考的原则:六要六不要 363
如何养成系统思考的技能 368
系统思考实践者的五个阶段 375
结束语 378
附录A 系统思考学习资源 382
附录B 精品培训 388
参考文献 396


---------------------------8071785 - 创新者的课堂:颠覆式创新如何改变教育---------------------------


赞誉
总序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译者序
致谢
引言
兰德尔高中
第1章
千人一面的“教”和千人千面的“学”
006 重新理解智能和我们的学习方式
011 相互依存性和模块化
015 学校的困境:标准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
017 在今天的工厂流水线式学校里实现教学的定制化是否可能
021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系统中实现因材施教
022 注释
第2章
学校职能:应社会要求而变化
031 颠覆式创新理论
036 用颠覆式创新理论解读公立学校系统:如何衡量“性能”
050 这件事儿就别责怪老师和学校管理者了
052 注释
第3章
削足适履的教学电脑
060 在非消费者中引入颠覆式创新
061 科技落地和立法程序
068 如何把电脑塞进学校
071 如何实施基于电脑的教学:拉赫玛尼诺夫的启示
074 注释
第4章
颠覆性使用电脑的正确姿势
081 新市场中的颠覆式创新的萌芽
084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086 沿着颠覆式创新的脚印
094 未来的教室
097 测评的未来
102 注释
第5章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体系
114 颠覆价值网络
123 通过颠覆式创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131 受管制的颠覆性市场:从其他行业汲取的教训
134 注释
第6章
早教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
141 舞蹈性语言
144 恶性跨代循环
145 我们应该如何做
147 注释
第7章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153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来借鉴从其他商业场景中学习到的激励顾客购买商品的方法
153 正确进行市场细分的重要性
161 学生们的任务
163 整合任务
171 注释
第8章
亟待改进的教育学术研究
181 理解体的建立和描述
184 改善描述性理解体
190 教育研究中的进步
192 什么样的研究结论是有效的
194 注释
第9章
组织创新
206 组织的灵魂
208 组织设计的一个模型
214 公立学校系统的创新及组织架构
224 促进体系结构变革的政治力量
230 有希望改变学校现状的治理工具
233 教育者的困境
234 注释
结语
244 致教育系统的领导者:行政人员和民选官员
246 致慈善机构与基金会
247 致企业家和创业者
247 致教师培训学院
248 致研究生教育学院
248 致教师、家长和学生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