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丁少华 等 |
丛书名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2110261815 |
简要 |
简介 |
内容简介书籍经济管理学书籍 ---------------------------8071057 - 重塑:数字化转型范式---------------------------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框架模型。根据该模型,本书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外动因,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发展趋势,技术驱动的企业核心能力(连接、创新和整合)提升,包括产品和服务、运营体系、组织形态、商业模式等在内的全方位重塑,以及因此带来的业务增长等角度,阐述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范式。为了有效管理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本书还阐述了转型过程中的数字化领导力和方法论。 ---------------------------8070498 - 产业数字化转型:战略与实践--------------------------- 聚焦产业数字化转型,从理论篇和实践篇两个部分展开研究。理论篇对中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和政策进行了整体梳理,涵盖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外延、理论机理、战略理念、贡献测算、指数评价;实践篇分别选取汽车、物流和医疗三大产业领域进行了产业路径和模式研究,涵盖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全球经验、国内现状、发展思路、主要任务、政策建议,是对中国产业数字化转型2.0的深入全面研究 ---------------------------8057805 - 数字化转型之路--------------------------- 本书将从对数字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入手,逐步论述数字化的技术驱动力、数字经济中需求侧与供给侧的转变,进而阐述融合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工业互联网体系及其如何促进实体经济的转型。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本书也将阐述数字化转型的能力构建,综合论述敏捷、DevOps等IT管理方法论在组织中的落地。本书的定位是结合理论思考与企业实践分析,汇集业界思考与创新实践来助力企业管理者思考和规划数字化转型战略。 |
目录 |
[套装书具体书目] 8057805 - 数字化转型之路 - 9787111621751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79 8070498 - 产业数字化转型:战略与实践 - 9787111656678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89 8071057 - 重塑:数字化转型范式 - 9787111655749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89 ---------------------------8071057 - 重塑:数字化转型范式--------------------------- 前言 第一章 数字化转型框架 1 第一节 从历史看现在 3 第二节 “格物致知”与数字化 7 第三节 改良与革命 11 第四节 数字化转型框架 14 第二章 转型动因 22 第一节 环境分析的一般方法 24 第二节 数字化时代的环境特点 30 第三节 路径依赖和组织僵化 35 第三章 竞争形势与核心能力 40 第一节 竞争形势 42 第二节 核心能力 45 第四章 技术进步 48 第一节 信息技术的功能特点 50 第二节 信息化与数字化 55 第三节 典型的数字化技术 62 第四节 数字化技术解决方案 73 第五章 核心能力提升 97 第一节 连接能力 100 第二节 整合能力 105 第三节 创新能力 112 第四节 能力“哑铃” 121 第六章 数字化重塑 127 第一节 产品或服务的重塑 130 第二节 运营模式的重塑 139 第三节 组织结构与领导力的重塑 156 第四节 公司决策与治理的重塑 160 第五节 商业模式的重塑 164 第六节 信息技术架构的重塑 168 第七章 数字化增长 179 第一节 效率提升 180 第二节 营收增长 186 第三节 组织进化 193 第四节 增长黑客 196 第八章 领导力与方法论 199 第一节 数字化之道 201 第二节 数字化之法 205 第三节 数字化之术 221 第四节 数字化之势 229 第九章 战略与执行 235 第一节 数字化战略 237 第二节 数字化执行 244 第三节 数字化绩效 262 第十章 小结 269 后记 281 参考文献 283 ---------------------------8070498 - 产业数字化转型:战略与实践--------------------------- 序一 序二 前言 PREFACE 第一篇 总报告之理论篇 第一章 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概论与战略 2 一、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概论 2 (一)内涵与外延 2 (二)核心特征 4 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 6 (一)技术赋能 7 (二)创新经济模式 14 (三)创新治理模式 19 (四)“新基建”和数字经济新管理制度支撑 26 第二章 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贡献测算和评价体系 28 一、产业数字化转型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测算 28 (一)对我国经济增长率的贡献 28 (二)对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 29 二、产业数字化转型投入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测算 30 三、产业数字化转型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测算 31 四、产业数字化转型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32 (一)评价体系阐述 33 (二)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35 (三)基于评价体系的数字化转型的阶段判断 40 第二篇 总报告之实践篇 第三章 国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 44 一、不同国家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战略 44 (一)德国 44 (二)美国 49 (三)日本 53 二、国际产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启示 55 第四章 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 57 一、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现状 57 (一)国家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发展处于政策红利期 57 (二)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58 (三)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细分领域形成中国特色 58 二、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问题 59 (一)国内多数产业数字化转型还依赖单一的技术路径 59 (二)核心技术能力不足,整体技术架构迭代落后于国外 59 (三)新模式、新业态创新不足,数字化转型的创新能量待释放 60 (四)国内新型数字复合型人才缺乏,且人才需求持续扩大 60 (五) “数据孤岛”、数据开放、标准和安全问题依然亟待解决 61 (六)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均有待进一步推进 62 第五章 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63 一、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思路 63 (一) 从技术赋能、经济模式变革、社会约束、“新基建”和新管理制度多方面构建产业数字化转型新体系 63 (二) 产业数字化转型要实现数字世界、物理世界和人“三位一体”的统一 64 (三)走中国特色的“新型PPP”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 64 (四)构建大中小企业开放、协同、融合发展的数字化生态格局 65 二、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任务 65 (一)秉承开放合作理念,构建开放、开源的技术体系 65 (二)布局云原生IT架构,多样化技术发展路线,重构管理组织方式 66 (三)鼓励平台经济,并推动组织、管理、运营、商业模式等变革 66 (四)构建人才数字素养和数字能力体系,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68 (五)进一步提升数字治理水平,加强数据标准和安全体系建设 69 (六)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保障 69 (七) 提供产权、制度经济学等基本制度保障,推动物理世界、数字世界和人的可持续发展 70 第六章 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政策和典型实践 71 一、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政策 71 (一)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组织保障 71 (二)完善政策法规,培育良好环境 72 (三)注重案例总结,加快示范推广 72 (四)建设公共平台,推动协同合作 73 (五)开放合作创新,深化全球合作 73 二、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实践 74 (一)智慧农业实践 74 (二)制造业数字化实践 75 (三)医疗行业数字化实践 77 第三篇 专题报告 第七章 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模式和路径 80 一、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界定和主要特征 80 (一)内涵界定 80 (二)主要特征 81 二、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先进经验借鉴 82 (一)先进经验借鉴 82 (二)重要启示 85 三、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现状、需求和存在的问题 86 (一)发展现状 86 (二)需求 89 (三)存在的问题 92 四、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方向和条件分析 94 (一)主要方向 94 (二)条件分析 96 五、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路径和典型案例 99 (一)主要路径 99 (二)典型案例 101 六、我国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影响和阶段评估 104 (一)主要影响 104 (二)阶段评估 105 七、我国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政策 111 (一)完善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 111 (二)推进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的建设 112 (三)统筹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行业标准的建设 112 (四)调整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人才的培育机制 112 (五)鼓励构建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创新体系 113 第八章 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模式和路径 114 一、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界定和主要特征 114 (一)内涵界定 114 (二)主要特征 116 二、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先进经验借鉴 119 (一)借鉴先进经验 119 (二)重要启示 123 三、我国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现状、需求和存在的问题 124 (一)发展现状 124 (二)需求 126 (三)存在的问题 127 四、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方向 130 (一)基础层 130 (二)平台层 132 (三)产品层 133 (四)赋能层 137 五、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路径和典型案例 138 (一)主要路径 138 (二)典型案例 140 六、我国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影响和阶段评估 142 (一)主要影响 142 (二)阶段评估 146 七、我国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建议 148 (一) 统筹布局物流行业数字化发展规划,加强和统一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 148 (二) 发挥大企业作用,开发关键技术设备,建立高效智慧物流管理平台创新合作共享模式 151 (三) 完善物流发展基础设施在区域间的布局,推动物流数字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151 (四) 加快物流信息化标准化体系建设,不断增强物流国际化标准的运作能力 151 (五) 建立、健全物流信息安全防控机制,维护数字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安全 152 (六) 理顺数字化物流发展管理体制,促进物流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的建设和提升 152 第九章 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模式和路径 153 一、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意义和主要特点 153 (一)内涵 153 (二)意义 154 (三)主要特点 154 二、国际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经验和重要启示 155 (一)主要经验 155 (二)重要启示 157 三、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现状、需求和存在的问题 159 (一)发展现状 159 (二)需求 160 (三)存在的问题 162 四、我国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方向和条件分析 163 (一)主要方向 163 (二)条件分析 169 五、我国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路径和典型案例 173 (一)主要路径 173 (二)典型案例 176 六、我国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影响和阶段评估 178 (一)主要影响 178 (二)阶段评估 179 七、推进我国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政策 181 (一) 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推进医疗数字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81 (二) 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医疗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保障体系 182 (三)加快行业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医疗数字化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82 (四) 培养专业型与复合型人才,破解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人才短缺局面 183 附录A 数字化转型对经济增长贡献测算模型 184 附录B 主要名词注解 187 ---------------------------8057805 - 数字化转型之路--------------------------- 本书编委会 序言 前言 第1章 新时代,数字经济与数字化转型 1 1.1 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 2 1.1.1 数字经济及其特点 2 1.1.2 电子商务继续高歌猛进 5 1.1.3 新零售向线下延伸 8 1.1.4 做强实体经济 10 1.1.5 需求端的转变 12 1.2 数字化转型是通向未来的必由之路 15 1.2.1 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 16 1.2.2 数字化意味着什么 17 1.2.3 行业数字化 18 1.2.4 数字化转型的内容 19 第2章 数字化转型的技术驱动力 23 2.1 云计算:业务敏捷的基石 26 2.1.1 云计算模式与服务 26 2.1.2 云计算的发展空间巨大 27 2.1.3 主流技术平台 29 2.1.4 云计算所带来的转变 35 2.1.5 云计算的其他挑战 37 2.1.6 云计算应用案例 38 2.2 大数据:挖掘数据价值的发动机 46 2.2.1 大数据的历程与特征 47 2.2.2 大数据技术生态系统 49 2.2.3 数据驱动的业务应用 52 2.2.4 大数据应用案例 56 2.3 人工智能:催生工业革命新范式 64 2.3.1 智能时代的战略转型 65 2.3.2 人工智能的四个发展层次 68 2.3.3 人工智能是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的综合 70 2.3.4 人工智能的四大发展要素 71 2.3.5 人工智能催生新的工业革命 76 2.3.6 在技术驱动下,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产生了空前的影响力 79 2.3.7 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 85 2.3.8 人工智能在多领域的典型案例 87 2.4 物联网:万物互联的新世界 92 2.4.1 物联网发展综述 94 2.4.2 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 97 2.4.3 物联网与转型3.0 100 2.4.4 物联网技术点详述 102 2.4.5 物联网技术面临的挑战 110 2.4.6 物联网应用案例 113 2.5 区块链:构建可信的应用环境 119 2.5.1 供应链面临的挑战:从信任说起 121 2.5.2 区块链的天然优势:打造透明的信任机器 125 2.5.3 区块链+供应链:让大规模协同成为现实 134 2.5.4 区块链应用案例 138 2.6 工业互联网:实体经济振兴助推器 145 2.6.1 两化融合与工业互联网 145 2.6.2 工业互联网体系 152 2.6.3 工业互联网建设路径 156 第3章 建设数字化能力,推动数字化转型 158 3.1 衡量数字化能力的四大领域 159 3.1.1 客户 159 3.1.2 产品与服务 162 3.1.3 运营 164 3.1.4 人力 165 3.2 支持数字化转型需要构建数字能力 167 3.2.1 新兴技术应用能力 167 3.2.2 企业架构能力 169 3.2.3 数据分析能力 173 3.2.4 数据安全能力 175 3.3 数字化转型需要符合时代的管理实践 178 3.3.1 打造敏捷组织 178 3.3.2 业务与IT深度融合 182 3.3.3 建立统一的流程 184 3.3.4 建设组织文化 187 3.4 小结 188 第4章 数字化转型的挑战、路径及建议 190 4.1 数字化转型遇到的挑战 190 4.2 数字化转型的路径 196 4.2.1 数字化转型的参考路径 197 4.2.2 数字化战略规划 199 4.2.3 数字化实施 208 4.2.4 数字化推进与反思 209 4.3 数字化转型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建议 211 4.3.1 开始数字化转型的时机 211 4.3.2 数字化转型应该采用颠覆式还是渐进式的模式 212 4.3.3 如何化解组织内部数字化转型的阻力 212 4.3.4 数字化转型的资金来源 214 4.3.5 如何解决数字化人才留不住的问题 215 4.3.6 到底是使用自建平台还是使用公共平台 216 4.4 小结 217 第5章 汇聚大家的智慧,照亮转型之路 218 5.1 聚焦主业、坚定推进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219 5.1.1 专注主业,修炼内功 220 5.1.2 业务重塑三步走 222 5.1.3 内外并举的能力构建 223 5.2 数字化是服装行业回归线下的创新生命线 225 5.2.1 新零售回归线下,首要解决人性痛点 225 5.2.2 “人货场”的解构与重建,数字化基础设施是关键 227 5.2.3 大数据助力开源节流,数字化成创新生命线 228 5.3 数字化转型永远在路上 230 5.3.1 做世界级的物联网生态品牌 231 5.3.2 海尔的数字化连接 234 5.3.3 海尔数字化转型理念 237 5.4 融媒体时代,数字化技术创新之路 239 5.4.1 媒体融合为用户提供最优内容和极致体验 239 5.4.2 底层技术构建是媒体融合的“地基” 241 5.4.3 信息化推动媒体融合,再造流量红利 242 5.5 智慧融入城市血液,打造创新发展新名片 244 5.5.1 江阴智慧城市三部曲 245 5.5.2 集约化管理 ,打破“信息孤岛” 246 5.5.3 以人为本,“智慧”融入多元生活场景 247 5.5.4 机制和技术相融合,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249 5.6 IT战略紧密贴合企业战略 251 5.6.1 过往的成功原因及手段 251 5.6.2 当前IT所起的作用 252 5.6.3 应对挑战的转型战略 253 5.6.4 积极面对转型的挑战 259 5.7 解决百姓就医痛点,数字化提供更多助力 261 5.7.1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优化百姓就医体验 262 5.7.2 医疗行业要求零误差是信息化建设的最大挑战 263 5.7.3 宣武医院信息化建设大事记 264 5.7.4 应用先进解决方案,大幅提升医院业务能力 265 5.8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三步走 267 5.8.1 产品智能化 268 5.8.2 服务智能化 269 5.8.3 产线数字化 272 5.8.4 从信息化走向工业互联网 273 5.9 敢为天下先:以科技创新引领行业潮流 275 5.9.1 主动求变的信息部门 275 5.9.2 以客户为中心,打造极致产品 279 5.9.3 人才储备保障数字化转型 279 5.9.4 持续地布局未来 281 5.10 新华三数字化转型,“融绘数字未来” 283 5.10.1 数字化转型:CIO的新使命 284 5.10.2 分步推进,成效卓著 284 5.10.3 流程变革,提高运作效率 286 5.10.4 突破数字化转型僵局 287 结束语 在路上 289 参考文献 2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