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美] 约翰·布雷萧(John Bradshaw) 等 |
丛书名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2110221755 |
简要 |
简介 |
内容简介 ---------------------------8069614 - 回家吧,受伤的内在小孩--------------------------- 你的身体内一直隐藏着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他是给成年的你带来痛苦的主要根源。如果不去拯救他、守护他,他就会让你的成年生活充满焦虑、抑郁、暴怒、过激反应、不良嗜好、婚姻危机、糟糕的育儿方式以及各种令人痛苦的关系。 约翰·布雷萧于1983年成立内在小孩疗愈工作坊,之后多年致力于内在小孩的治疗工作,帮助人们消除他们在童年时代尚未化解的悲痛——这些悲痛起因于童年被忽视、被伤害、被遗弃、被侵犯以及原生家庭机能不健全。 根据布雷萧的经验,从成长发展阶段入手,能彻底有效地治愈我们的情绪创伤。童年的每个阶段都有正常的依赖需求,如果这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我们就会带着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步入成年,成为一个“成年的孩子”。 布雷萧在本书中向我们展示了如何抚育我们的内在小孩,给予内在小孩所向往的父爱和母爱。通过逐步探寻童年每个发展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学前期等)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我们可以摆脱机能不健全家庭里的规则和角色,认真地活在当下。内在小孩得到治愈后,还会成为活力之源,使我们在生活中发现新的乐趣和能量。 《回家吧,受伤的内在小孩》含有丰富的案例以及与内在小孩的互动技巧,包括自我测验、引导式冥想、给内在小孩写信、说肯定语等。这些经典疗法由约翰·布雷萧首创并应用于大众,如今其有效性已由依恋科学和神经科学的新发现证实。 ---------------------------8078853 -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珍藏版)--------------------------- . 人类的心灵恰如一座冰山,小小的一角显露在外,庞大的部分却隐藏在未知的神秘中。呈现出来的痛苦,无论愤怒、委屈、恐惧抑或悲伤,或许你从来都不曾知道,它背后隐藏的真正原因…… 在成年人的故事背后,一般都潜伏着一个受伤的小孩,童年时在和父母的关系中体验到的情感受挫和理想破灭,会在负性移情中重建,创伤是留在心底的抛弃或背叛,是曾经被拒绝或压抑的冲动的延伸…… 这样的情景常常发生:当伴侣中的一方千方百计地“求关注”,想与对方沟通时,对方却“看不见”,他的目光直接越过了伴侣,人还在,但思想已经抽离。这往往会刺激“求关注”的一方情绪更加激昂,甚至歇斯底里,而“看不见”的一方则更加冷酷无情地回避……在亲密关系中,如果一个人从不反省困扰自己的真实冲突,就总是会被无意识的恐惧、伤害、失望所击中。 拥抱你内心那个脆弱受伤的小孩,聆听他,安抚他,为自己的每一部分给予温柔的关心…… |
目录 |
[套装书具体书目] 8069614 - 回家吧,受伤的内在小孩 - 9787111636052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65 8078853 -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珍藏版) - 9787111641476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59 ---------------------------8069614 - 回家吧,受伤的内在小孩--------------------------- 序言 第一部分 内在小孩受伤了 引言 /2 第1章 受伤的内在小孩如何给你的生活制造污点 /5 第2章 你的内在小孩如何受伤 /37 第二部分 重拾受伤的内在小孩 引言 /70 第3章 原痛治疗 /83 第4章 重拾婴儿期的自我 /103 第5章 重拾幼儿期的自我 /135 第6章 重拾学龄前期的自我 /157 第7章 重拾学龄期的自我 /180 第8章 重塑青春期 /201 第三部分 守护你受伤的内在小孩 引言 /224 第9章 将你的成年自我作为新的能力源泉 /226 第10章 给你的内在小孩新的权限 /247 第11章 保护你受伤的内在小孩 /266 第12章 将矫正练习付诸实践 /281 第四部分 内在小孩重生了 引言 /328 第13章 孩子作为重生和转变的无处不在的象征 /330 第14章 受伤的孩子作为上帝的意象 /346 结语 回家吧,艾略特,回家吧! /376 致谢 /378 参考文献 /380 ---------------------------8078853 -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珍藏版)---------------------------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隐藏的冰山 / 001 陪伴导游 / 006 早年恐惧 / 018 投射恐惧 / 022 第2章 内心的小孩 / 029 受虐待的孩子 / 037 暴力和枪支 / 040 时间问题 / 042 背景知识 / 046 对伴侣们的一个打击 / 049 揭示性材料 / 051 第3章 其中一个“我”:次人格的防御机制 / 057 做好结束的准备 / 059 需要去保护 / 062 消极遗产 / 065 并非井然有序 / 068 打破信任 / 071 仁慈的暴君 / 074 基本构成 / 076 被迫酗酒 / 080 第4章 亲密关系中的恐惧与不安全感 / 085 情感不可获 / 087 互补的对立面 / 090 微妙的蓄意破坏 / 099 远离焦虑 / 102 恐惧无处不在 / 105 第5章 疾病的困扰 / 115 事实的真相 / 119 酒精和抑郁症 / 122 左翼青年 / 124 当悲剧敲响警钟 / 126 其他方式 / 128 达成妥协 / 131 第6章 会遗传的有害信念 / 135 父亲与儿子 / 138 依恋类型 / 140 女人的屈从角色 / 144 第7章 妥协回避、权宜之计的代价 / 155 共谋是不诚实的 / 158 不健康的四人小组 / 160 第8章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177 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 / 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