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 罗伯特·凯根丽莎·拉斯考·莱希 戴夫·格雷 |
| 丛书名 |
| 出版社 |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ISBN |
| 9782012111510 |
| 简要 |
| 简介 |
| 内容简介 ---------------------------深度转变:让改变真正发生的7种语言--------------------------- 为什么在我们的愿望、目标与我们最终实现的结果之间差距如此之大?即使我们能够做出重要的改变,为什么我们很快就会恢复如常?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改变这种令人不安的现实? 哈佛大学成人发展和变革学习领域著名专家罗伯特·凯根和丽莎·拉斯考·莱希提出,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身体一样,有一套自己的“免疫系统”。多数情况下,它会保护我们,免受外界的伤害。然而,这一“免疫系统”也会排斥生发于内部或者从外界移植来的新思想,让我们无法做出真正的改变,甚至置我们于危险处境。 在这本实用性极强的书中,作者将带领我们踏上一段深入的自我探索的旅程,帮助我们找到隐藏在固有思维中的那股阻碍改变发生的力量,并最终战胜这股力量,实现个人和组织的深度、持久的转变。 通过书中丰富的案例和练习,你将学会7种语言方式,前4种会帮你打破习惯性的内部心理模式,后3种则能让陈旧的人际关系和组织形式焕发新生。 ---------------------------阈限思维:改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普通人在认知现实的时候,虽然没有生理缺陷,但因为经验和思维的局限,得出的结论也往往与现实相去甚远。 本书提出的“阈限思维”,可以帮助我们突破经验、注意力、理论、判断的限制,拆掉思维的边界,得出更接近现实的答案,适用于关注思维认知的各阶层读者。 全书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接触你的无知;第二部分,寻求理解并做出改变。书中提出了9种打破思维边界的方法,深入浅出,实用性强。 |
| 目录 |
---------------------------深度转变:让改变真正发生的7种语言--------------------------- 引言 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第一部分 内部语言:重塑思维模式的4种语言 第1章 从抱怨到承诺:发现你要为之奋斗的信念/ 2 第2章 从指责到担当:直面自身问题/ 22 第3章 从新年宏愿到对抗性承诺:探查阻碍改变的“免疫系统”/ 35 第4章 从制约你的大假设到你能驾驭的小假设:假设而非真理/ 55 第二部分 社会语言:促进关系和组织转变的3种语言 第5章 从奖励和赞美到持续关注:传递积极行为的重要性/ 82 第6章 从规则政策到公共协议:用集体的力量维护规则/ 96 第7章 从建构性批评到解构性批评:将冲突转化为学习机会/ 116 第三部分 将我们学到的实践一下吧 第8章 运行内部语言:在新语言环境中学习/ 142 第9章 实践社会语言:在工作团体中学习/ 187 结语 通往改变的高速路:超越信息时代的局限/ 233 致谢/ 240 译者后记/ 241 ---------------------------阈限思维:改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赞誉 推荐序(理查德·索尔·沃尔曼) 序 引言 阈限思维是一门通过理解、塑造、重塑信念而创造改变的艺术。 第一部分 信念塑造生活 / 1 这6个原理构成了信念的定义:它们是怎么产生的,它们为什么是必需的,它们如何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增强;为什么人们可以坚持他们的信念,即使这个信念是无法完成的,可能被淘汰,或者最终被证明是无效的。它们是关于信念的信念。 原理1 信念是模型化的 / 2 信念看起来完美地代表了这个世界,但事实上,它们是穿行于复杂、多维且未知的现实世界的不完美模型。 原理2 信念是可以创造的 / 13 信念是通过运用被挑选出来的事实理论和基于个人主观经验的判断进而分层建造的。 原理3 信念创造共享世界 / 29 信念是我们用来创造一个共享世界的心理材料,所以我们可以一起生活,一起工作。改变一个共享世界需要改变其内在的信念。 原理4 信念创造盲点 / 45 信念是思考的工具,为行动提供规则。但它们也可以创造人为的约束,使你看不到有效的可能性。 原理5 信念会保护它们自己 / 51 信念是无意识地为自我封闭的逻辑辩护的,即使在它们是无效的时候,也会维护它们自己,以保护个人的身份和自我价值。 原理6 信念与身份有关 / 62 管理信念,是其他信念的基础,是最难改变的,因为它与个人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联系在了一起。你无法在不改变自己的情况下,改变你的管理信念。 第二部分 怎么做 / 73 这9个练习将帮助你减少对现实的曲解,设想可能性,并创造积极的改变。 练习1 假设你不是客观的 / 74 如果“你”是你想改变的系统的一部分,那“你”就是问题的一部分。 练习2 清空你的杯子 / 81 不放弃旧的东西,你就不可能学习新的东西。停下来,看一看,听一听。推迟判断。发生了什么? 练习3 创建安全空间 / 92 如果你不了解潜在的需求,那么其他事情就无关紧要了。只有在自己觉得安全、被尊重和被接受的情况下,人们才会分享他们内心最深处的需求。 练习4 满足和验证 / 112 尽可能多角度看待问题。思考出不同的可能性和不同的信念可能产生的不同结果。如果你无法从一件事中获得它的意义,那么你一定错过了什么。 练习5 提问,建立联系 / 127 试着去理解人们的希望、梦想和挫折。探索社会制度,建立联系,创造新的机会。 练习6 打破常规 / 134 许多信念都嵌在惯性思维中。打破常规,去创造新的可能性。 练习7 表现得像在现在的这一刻里 / 146 即使你不相信它们是真的,你也可以尝试相信。你所要做的就是表现得好像它们是真的,看看会发生什么。如果你发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就多做一些。 练习8 通过故事讲道理 / 156 如果你只是直接告诉别人一个新理念,而不是通过讲故事告诉他们,他们就会用自己已经存在的惯性思维去理解这件事。所以说,宣传一个新的或者不一样的理念的最好方式,是不告诉他们结论,而是讲述一个故事。 练习9 发展自己 / 165 如果你可以突破自我,实现改变,那你将会有更多机会达到你的目标。在改变世界前,你必须有改变自我的意愿。 又怎么了? / 181 附录 / 185 关于作者 / 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