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 唐鹏展 孙含晖 王苏颖 阎歌 |
| 丛书名 |
| 出版社 |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ISBN |
| 9782012111457 |
| 简要 |
| 简介 |
| 内容简介书籍经济管理学书籍 ---------------------------内审兵法--------------------------- 内部审计是企业和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本书记录了作者从刚入行到成为大型上市公司审计监察总监一路走来遇到的各种审计案例、使用的审计方法。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通过内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运用和识别三十六计的案例,形象地介绍了内审工作人员与违规舞弊做斗争的智慧与勇气,同时揭开内部审计工作的神秘面纱。计谋本身不分好坏,主要看什么人用,用来干什么,用途是否正确,方法是否合法合规;例如作战指挥者用指桑骂槐的方法,抓住个别典型从严处理,就可以震慑全军将士来严明军纪,内审工作也是如此。下篇借鉴杏林古典,通过分门别类,系统地讲述内部审计理论,同时开出大量的药方,也就是审计方案,结合实践中的方法论的总结,给广大从业者提供了详细的内审工作手册。 ---------------------------让数字说话:审计,就这么简单--------------------------- 审计真的是那样枯燥无味吗?作者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幽默诙谐的比喻和旁征博引的故事引领我们开启一段奇妙的阅读旅程。从审计的本源到审计结果,从审计的思考方法到工作底稿、风险控制,甚至会计科目,作者都有自己透彻的理解和独到的看法。 如果你有兴趣认真阅读这本书,可以慢慢将它从头读到尾,理解其中的意思。 如果你只打算看看热闹,可以快速把这本书翻完,只要你能将里面讲的那些故事及其表达的想法理解并记住,这本书你也就看了个七七八八。 当然,你也可以把它当做一本工具书,在审计工作的时候,可以随时拿出来查一下每个科目要做哪些审计步骤,基本上也可以把要做的科目的审计工作完成。 |
| 目录 |
---------------------------内审兵法--------------------------- 推荐序 前言 上篇 内审三十六计 第一章 磅房管理无小事,重量变化辨真伪·瞒天过海 /2 第二章 火眼金睛抓细节,围标串标显真身·围魏救赵 /4 第三章 内外勾结定向购,纷繁数据找线索·借刀杀人 /6 第四章 规律检验有漏洞,打破常规查线索·以逸待劳 /9 第五章 招标文件出错误,工程价格被抬高·趁火打劫 /12 第六章 临促人员长领薪,薪酬管理有漏洞·声东击西 /14 第七章 时间轴是好工具,来龙去脉理清楚·无中生有 /16 第八章 仓储管理漏洞大,偷摸库存金额高·暗渡陈仓 /19 第九章 打破各门户之见,信息共享利益大·隔岸观火 /21 第十章 为何引入第三方,伪供应商牟利益·笑里藏刀 /24 第十一章 送货付款不一致,采购舞弊显端倪·李代桃僵 /27 第十二章 店长飞单谋私利,内控管理不到位·顺手牵羊 /29 第十三章 全年加班无休息,骗取薪酬账难查·打草惊蛇 /31 第十四章 作废公章事虽小,潜在风险可真大·借尸还魂 /34 第十五章 审计项目遇阻碍,调虎离山取证据·调虎离山 /36 第十六章 物料试用问题多,合同超购有猫腻·欲擒故纵 /37 第十七章 审计外包需监控,质量参差需考核·抛砖引玉 /41 第十八章 审计需要抓重点,风险导向是关键·擒贼擒王 /44 第十九章 廉政建设重文化,纠偏不能看表面·釜底抽薪 /48 第二十章 要做审计有心人,差旅费用查舞弊·浑水摸鱼 /51 第二十一章 甲供乙供须分清,隐蔽工程需重视·金蝉脱壳 /53 第二十二章 人力资源需管理,考勤管理日常抓·关门捉贼 /55 第二十三章 询价条件不一致,招标比价有问题·远交近攻 /57 第二十四章 制度建设是根本,内控管理是王道·假道伐虢 /59 第二十五章 进料检验不负责,物料内外有乾坤·偷梁换柱 /61 第二十六章 舞弊查核心理战,肢体语言需关注·指桑骂槐 /63 第二十七章 定向采购需保密,原来物料竟是它·假痴不癫 /66 第二十八章 工程审计需注意,偷换材料赚差价·上屋抽梯 /68 第二十九章 借用他人的资质,粉饰过往的业绩·树上开花 /70 第三十章 物流审计显效益,合理建议降成本·反客为主 /74 第三十一章 夸大项目的成果,可研报告有浮夸·美人计 /79 第三十二章 皮包公司供应商,内外勾结付款忙·空城计 /82 第三十三章 工程余料金额大,如何破局取证据·反间计 /84 第三十四章 委外维修走形式,怎么出去怎么回·苦肉计 /86 第三十五章 投资尽调连环计,抽丝剥茧理头绪·连环计 /89 第三十六章 审计安全需保障,三十六计走为上·走为上策 /92 下篇 内审千金方 第三十七章 内审千金方总纲 /96 第三十八章 人力资源管理审计 /110 第三十九章 合同与印章管理审计 /131 第四十章 采购至付款审计 /145 第四十一章 销售至收款(电商销售)审计 /162 第四十二章 仓储至物流审计 /182 第四十三章 信息化系统审计 /201 第四十四章 生产流程(研发、工艺、生产、技改)审计 /224 第四十五章 财务管理审计 /244 ---------------------------让数字说话:审计,就这么简单--------------------------- 赞誉 推荐序 再版序 1 前言/ 001 2 审计的一些概念/ 003 2.1 关于审计的头版头条/ 003 2.2 什么是审计/ 004 2.2.1 审计就是查问题吗/ 004 2.2.2 审计与人性恶/ 006 2.2.3 独立审计是一种信任的背书/ 008 2.2.4 此审计与彼审计/ 009 2.3 审计工作的成果/ 012 2.3.1 审计意见说了什么/ 012 2.3.2 审计意见有几种/ 013 2.3.3 审计报告的个性化变革/ 017 2.3.4 审计报告的使用者/ 019 2.3.5 审计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 019 2.4 会计师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 021 2.4.1 会计师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个人的关系/ 021 2.4.2 会计师事务所不全是合伙制/ 024 2.4.3 审计师是专业人士/ 025 2.4.4 审计费是怎么定的/ 027 2.4.5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流程/ 029 2.5 业务约定书/ 031 2.5.1 要先签业务约定书,后干活 / 031 2.5.2 业务约定书其实是一份标准合同/ 032 2.5.3 业务约定书和项目建议书的区别/ 034 2.5.4 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区别/ 036 2.6 声明书/ 039 2.6.1 什么是声明书/ 039 2.6.2 驳声明书无用论/ 040 2.6.3 驳声明书万能论/ 040 2.6.4 不容易审计的内容才放进声明书里/ 041 2.6.5 审计师要勤勉尽责到什么程度/ 043 2.7 管理建议书/ 045 2.7.1 什么是管理建议书/ 045 2.7.2 管理建议书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 046 2.7.3 管理建议书如何出彩/ 047 3 审计的理论/ 050 3.1 审计的逻辑/ 050 3.1.1 审计工作的开始: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 050 3.1.2 在外部审计师的眼里,内控系统是摄像机/ 052 3.1.3 审计师要检查内控系统是否设计合理和运转正常/ 054 3.1.4 审计师可以怎么问问题/ 055 3.1.5 审计师怎样检查内控系统是否设计合理和运转 正常/ 057 3.1.6 内控测试工作最重要的是逻辑要完备--要做到 两个凡是/ 058 3.1.7 审计师仍要检查每个科目的金额/ 059 3.1.8 做实质性测试时,审计逻辑链条要严密/ 061 3.1.9 做好审计抽样不容易/ 064 3.2 审计的思考方法/ 068 3.2.1 公众对审计的期望/ 068 3.2.2 审计思考的关键--预期/ 071 3.2.3 审计师要独立思考,要比客户想得深远/ 073 3.2.4 审计师要考虑任何事情的合理性/ 074 3.2.5 审计中的实质重于形式/ 075 3.2.6 审计师总是在抓大放小吗/ 076 3.2.7 审计师的七种武器/ 077 3.2.8 对会计分录的筛查/ 079 3.2.9 审计师怎么看附注披露得够不够好/ 082 3.2.10 审计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084 3.3 对企业内控的关注/ 086 3.3.1 什么是COSO/ 086 3.3.2 内控测试的注意事项/ 089 3.3.3 所有企业都要做内控审计吗/ 091 3.3.4 什么是常规交易非常规交易 和会计估计/ 093 3.3.5 风险导向审计比制度基础审计多了什么/ 095 3.3.6 经营控制与财务报表控制/ 098 3.4 工作底稿/ 101 3.4.1 写工作底稿也有理论吗/ 101 3.4.2 写内控测试的工作底稿要注意的问题/ 101 3.4.3 实质性测试的工作底稿分几类/ 102 3.4.4 准备工作底稿的目的是什么/ 105 3.4.5 工作底稿索引是一个树状结构/ 106 3.4.6 写工作底稿时要学会自顶而下的思考方式/ 107 3.4.7 审计符号、注释和工作底稿相互索引/ 108 3.4.8 在工作底稿里写什么样的注释和怎么写/ 110 3.4.9 用表格来说明问题是一种有条理的思考方法的体现/ 111 3.4.10 工作底稿的归档要求/ 115 3.5 审计项目的风险控制/ 117 3.5.1 做审计好像找对象/ 117 3.5.2 审计师做审计时要怀疑一切吗/ 118 3.5.3 舞弊审计与传统审计/ 120 3.5.4 审计师发现了舞弊怎么办/ 122 3.5.5 数字分析中的班福定律/ 123 3.5.6 审计师做审计时有秘密武器吗/ 126 3.5.7 审计师发现前期差错怎么办/ 127 3.5.8 特殊编制基础的报告怎么出/ 129 3.5.9 审计师如何跟前任进行沟通/ 131 3.5.10 集团审计师与组成部分审计师的合作/ 134 3.6 利用其他专家的工作/ 137 3.6.1 IT审计师的作用/ 139 3.6.2 税务师、评估师和反舞弊调查专家/ 142 3.7 反舞弊审计/ 144 3.7.1 反舞弊的警惕性应该贯穿审计全过程/ 144 3.7.2 如何发现舞弊的蛛丝马迹/ 146 3.7.3 如何进一步验证舞弊事实/ 148 4 按会计科目来谈一谈实质性测试/ 150 4.1 货币资金/ 150 4.1.1 主要关注货币资金的存在性和所有权/ 150 4.1.2 审计货币资金科目主要做的审计程序/ 151 4.1.3 发确认书时要警惕,要严密控制全程/ 153 4.1.4 函证工作要注意的问题/ 154 4.1.5 做现金证明的目的/ 156 4.1.6 银行存款抵押/ 157 4.1.7 理财产品算银行存款吗/ 159 4.2 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 161 4.2.1 主要关注应收账款的存在性与估值/ 161 4.2.2 审计应收账款科目主要做的审计程序/ 161 4.2.3 应收账款的明细里能看出不少问题/ 164 4.2.4 审计应收账款一定要发确认书吗/ 165 4.2.5 确认书没回来的替代性措施/ 166 4.2.6 怎样选择函证的样本/ 168 4.2.7 企业如何准确地将收到的款项与客户名称及发票相对应/ 169 4.2.8 检查期后收到的款项/ 170 4.2.9 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可以怎么分析/ 171 4.2.10 应收账款的账龄是什么样子/ 173 4.2.11 应收账款的账龄可以怎么分析/ 174 4.2.12 坏账准备/ 176 4.3 其他应收款/ 178 4.3.1 主要关注其他应收款的存在性与估值/ 178 4.3.2 应收员工预借款/ 180 4.3.3 应收关联方/ 181 4.3.4 其他应收款里还可能有什么/ 183 4.4 与关联方的往来账/ 184 审计与关联方的往来时要做什么工作/ 184 4.5 预付账款/ 186 4.5.1 对预付账款的预期/ 186 4.5.2 审计预付账款科目时主要的审计程序/ 188 4.5.3 审计预付账款科目时要注意的问题/ 189 4.5.4 了解年初数到年末数的变动情况无法替代对年末余额的解释/ 191 4.5.5 能把应收账款或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对冲吗/ 192 4.6 存货/ 193 4.6.1 主要关注存货的完整性、存在性、准确性和估值/ 193 4.6.2 存货科目是了解制造业企业的钥匙/ 195 4.6.3 存货科目的特殊性:金额=数量×单价/ 196 4.6.4 存货不是一个科目,是好几个科目/ 197 4.6.5 成本核算它是个难题,让人目眩神迷/ 199 4.6.6 盘点是一次拍照片的过程/ 200 4.6.7 有没有将存货明细的数字加总,与总账数核对呢/ 202 4.6.8 进口存货的故事/ 203 4.6.9 存货的周转率/ 205 4.6.10 审计存货科目时的主要审计程序/ 206 4.7 固定资产/ 207 4.7.1 固定资产科目的特点/ 207 4.7.2 审计固定资产科目主要做的审计程序/ 209 4.7.3 要将所看到的数字与对客户业务的理解相联系/ 211 4.7.4 固定资产的折旧/ 213 4.7.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考虑要全面/ 214 4.7.6 固定资产的残值率是个历史遗留问题/ 216 4.7.7 固定资产抵押/ 217 4.8 租赁/ 218 4.8.1 租赁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部分/ 218 4.8.2 企业为什么要卖楼/ 219 4.9 在建工程/ 220 4.9.1 什么时候要转为固定资产/ 220 4.9.2 在建工程科目包括哪些核算内容/ 221 4.10 无形资产/ 222 审计无形资产科目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22 4.11 应付账款/ 223 4.11.1 主要关注的是应付账款的完整性/ 223 4.11.2 审计应付账款科目时主要做的审计程序/ 225 4.11.3 由存货暂估入库形成的应付账款/ 227 4.12 预收账款/ 230 4.13 其他应付款/ 230 4.13.1 主要关注的是其他应付款的完整性/ 230 4.13.2 关注没有收到发票的其他应付款/ 232 4.13.3 其他应付款里可能有什么/ 234 4.13.4 这家公司是否有利润/ 234 4.14 其他负债类科目/ 236 4.14.1 审计其他负债类科目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236 4.14.2 带薪年假引起的会计思考/ 237 4.14.3 职工薪酬还应该关注什么/ 239 4.14.4 应付职工薪酬的余额代表什么/ 241 4.14.5 预计负债--如何计算产品质量保证/ 242 4.15 收入/ 246 4.15.1 审计利润表类科目的一般方法/ 246 4.15.2 收入确认/ 249 4.15.3 合约机引起的收入确认问题/ 251 4.15.4 对收入进行分析性复核/ 253 4.16 成本和费用/ 255 4.16.1 销售成本的调节表/ 255 4.16.2 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要能够一一对应/ 256 4.16.3 审计成本和费用科目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257 4.16.4 截止性测试/ 259 4.16.5 检查未入账的负债/ 261 4.17 金融工具/ 262 4.17.1 无处不在的金融工具/ 262 4.17.2 普通购销合同里的外汇衍生工具/ 264 4.17.3 涉外购销合同里的外汇衍生工具/ 267 4.17.4 让人抓狂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 268 4.17.5 是股?是债?/ 269 4.17.6 创新金融工具/ 272 4.17.7 集团报表的特殊处理/ 273 4.17.8 回归金融工具的本质:合同权利和合同义务 / 275 4.17.9 应收账款的保理融资/ 276 4.18 合并/ 278 4.18.1 控制--谁拥有王牌/ 278 4.18.2 真假投资性主体/ 281 4.19 其他/ 283 4.19.1 一些常用的比率分析/ 283 4.19.2 企业上市要回答的两个问题/ 284 4.19.3 一个企业的利润率能有这么高吗/ 285 4.19.4 外国的月亮有多圆/ 287 4.19.5 如何与财务人员进行沟通/ 289 4.19.6 互联网行业审计是否看得见,摸得着/ 292 4.19.7 审计前景展望/ 294 5 结语/ 298 6 后记/ 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