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装书]中台架构与实现:基于DDD和微服务+企业IT架构转型之道 阿里巴巴中台战略思想与架构实战(2册)

作者
欧创新 邓頔 钟华
丛书名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
9782011121443
简要
简介
这是一部系统讲解如何基于DDD思想实现中台和微服务协同设计和落地的著作。 它将DDD、中台和微服务三者结合,一方面,它为中台的划分和领域建模提供指导,帮助企业更好地完成中台建设,实现中台的能力复用;一方面,它为微服务的拆分和设计提供指导,帮助团队提升分布式微服务的架构设计能力。给出了一套体系化的基于DDD思想的企业级前、中、后台协同设计方法。 本书注重实战,汇聚了大量分布式架构的最新设计方法、思想和理念,同时包含大量的案例和代码,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经验分享。交互式的行文风格,文字有活力,内容不刻板,简洁易懂。 本书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 认识中台(第1~4章) 主要从业务中台、数据中台、技术中台以及与之匹配的组织架构等多个方面分析传统企业中台转型应该具备的能力,带你初步了解DDD是如何指导中台和微服务设计,并厘清它们的协作关系。 第二部分 DDD基本原理(第5~11章) 通过浅显易懂的案例讲解DDD的核心基础知识、设计思想、原则和方法等内容,了解它们之间的协作和依赖关系,做好中台实践前的准备工作。 第三部分 中台领域建模和微服务设计(第12~19章) 首先,通过案例手把手带你用DDD方法完成中台和微服务的全流程设计,深刻理解DDD在中台领域建模和微服务设计中的步骤、方法、设计思想和价值;然后,通过一个完整案例带你了解用DDD设计方法完成领域建模与微服务设计的全流程。 第四部分 前端设计(第20~21章) 引入微前端和单元化的设计思想,通过前端微服务化和单元化设计思想,解决业务中台建设完成后前端应用仍然为单体和前后端服务集成复杂的难点。此外,还探讨了基于领域模型的单元化设计方法。 第五部分 中台设计案例(第22章) . 采用自顶向下的领域建模策略,通过案例讲解中台设计的完整流程。涵盖业务领域分解、中台领域建模、微服务和微前端设计、单元化设计以及业务和数据如何融合等内容。 第六部分 总结(第23~24章) 结合作者多年的设计经验和思考,阐述单体应用向微服务架构的演进策略、如何避免陷入DDD设计的常见误区、微服务设计原则以及分布式架构下的关键设计等内容。 ---------------------------企业IT架构转型之道 阿里巴巴中台战略思想与架构实战--------------------------- 本书从阿里巴巴启动中台战略说起,详细阐述共享服务体系如何给企业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支持。介绍阿里巴巴在建设共享服务体系时如何进行技术框架选择,构建了哪些重要的技术平台等,此外,还介绍了组织架构和体制如何更好地支持共享服务体系的持续发展。 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阿里巴巴集团中台战略引起的思考,以及构建业务中台的基础——共享服务体系。第二部分详细介绍共享服务体系搭建的过程、技术选择、组织架构等,如分布式服务框架的选择、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原则、数据拆分实现数据库能力线性扩展、异步化与缓存原则、打造数字化运营能力的方案、平台稳定性能力的开发、共享服务中心对内和对外的开放共享等。第三部分结合两个典型案例,介绍共享服务体系项目落地的过程,以及企业进行互联网转型过程中的实践经验。
目录



---------------------------中台架构与实现:基于DDD和微服务---------------------------


序1
序2 为不确定而架构
前言
绪论 1
第一部分 认识中台
第1章 数字化中台初步认识与建设策略 13
1.1 平台是中台吗 13
1.2 中台到底是什么 14
1.3 传统企业中台的建设策略 15
1.4 如何实现前中后台的协同 17
1.4.1 前台 17
1.4.2 中台 18
1.4.3 后台 19
1.5 本章小结 20
第2章 企业中台能力框架 21
2.1 中台能力总体框架 21
2.2 业务中台 22
2.3 数据中台 23
2.4 技术中台 25
2.5 研发运营 28
2.6 云平台 29
2.7 能力聚合 29
2.8 组织架构及中台建设方法 30
2.9 本章小结 31
第3章 微服务设计为什么要选择DDD 32
3.1 软件架构的演进史 32
3.2 微服务拆分和设计的困境 34
3.3 为什么DDD适合微服务 35
3.4 本章小结 37
第4章 DDD、中台和微服务的关系 39
4.1 DDD和中台的本质 40
4.2 DDD、中台和微服务的协作 41
4.3 如何完成中台业务建模 43
4.4 本章小结 46
第二部分 DDD基本原理
第5章 领域和子域:有效分解问题域 49
5.1 领域的基本概念 49
5.2 领域的分解过程 50
5.3 子域的分类和属性 52
5.4 本章小结 53
第6章 限界上下文:定义领域边界的利器 54
6.1 什么是通用语言 54
6.2 什么是限界上下文 57
6.3 进一步理解限界上下文 58
6.4 限界上下文和微服务的关系 59
6.5 限界上下文与子域的关系 60
6.6 本章小结 61
第7章 实体和值对象:领域模型的基础单元 62
7.1 实体 62
7.2 值对象 64
7.3 实体和值对象的关系 68
7.4 本章小结 69
第8章 聚合和聚合根:怎样设计聚合 70
8.1 聚合 70
8.2 聚合根 71
8.3 聚合的设计步骤 73
8.4 聚合的设计原则 74
8.5 聚合的设计模式 75
8.5.1 仓储模式 76
8.5.2 工厂模式 80
8.6 本章小结 81
第9章 领域事件:解耦微服务的关键 83
9.1 领域事件 83
9.1.1 微服务内的领域事件 84
9.1.2 微服务之间的领域事件 85
9.2 领域事件案例 85
9.3 领域事件驱动实现机制 86
9.4 领域事件运行机制 89
9.5 本章小结 90
第10章 DDD分层架构 91
10.1 什么是DDD分层架构 91
10.1.1 用户接口层 92
10.1.2 应用层 93
10.1.3 领域层 94
10.1.4 基础层 94
10.1.5 DDD分层架构的重要原则 95
10.2 DDD分层架构如何推动架构演进 95
10.2.1 微服务架构的演进 95
10.2.2 微服务内服务的演进 96
10.3 三层架构如何演进到DDD分层架构 97
10.4 本章小结 98
第11章 几种微服务架构模型对比分析 99
11.1 洋葱架构 99
11.2 六边形架构 100
11.3 三种微服务架构模型的对比和分析 101
11.4 从三种架构模型看中台和微服务设计 103
11.4.1 中台建设要聚焦领域模型 103
11.4.2 微服务要有合理的架构分层 104
11.4.3 应用逻辑与基础资源的解耦 105
11.5 本章小结 106
第三部分 中台领域建模与微服务设计
第12章 如何用事件风暴构建领域模型 109
12.1 事件风暴概述 110
12.2 基于事件风暴的领域建模 111
12.2.1 产品愿景分析 111
12.2.2 场景分析 112
12.2.3 领域建模 113
12.2.4 微服务拆分与设计 115
12.3 本章小结 116
第13章 如何用DDD重构中台业务模型 117
13.1 传统企业应用建设分析 117
13.2 如何避免重复造轮子 119
13.3 如何构建中台业务模型 119
13.3.1 自顶向下的策略 119
13.3.2 自底向上的策略 120
13.4 业务模型重构过程中的领域对象 126
13.5 本章小结 128
第14章 如何用DDD设计微服务代码模型 129
14.1 DDD分层架构与微服务代码模型 129
14.2 微服务代码模型 130
14.2.1 一级代码 130
14.2.2 各层代码 131
14.2.3 微服务总结构 134
14.3 本章小结 135
第15章 如何保证领域模型与代码模型一致 136
15.1 领域对象的整理 136
15.2 从领域模型到微服务落地 137
15.2.1 领域层的领域对象 138
15.2.2 应用层的领域对象 140
15.2.3 领域对象与代码对象的映射 142
15.3 本章小结 144
第16章 如何实现微服务的架构演进 145
16.1 演进式架构 145
16.2 我们设计的是微服务还是小单体 146
16.3 微服务边界的作用 147
16.4 正确理解微服务的边界 149
16.5 本章小结 149
第17章 服务和数据在微服务各层的协作 150
17.1 服务视图 150
17.1.1 服务的类型 150
17.1.2 服务的调用 151
17.1.3 服务的封装与组合 153
17.1.4 两种分层架构的服务依赖关系 155
17.2 数据视图 158
17.3 本章小结 160
第18章 基于DDD的微服务设计实例 161
18.1 项目基本信息 161
18.2 战略设计 161
18.2.1 产品愿景 162
18.2.2 场景分析 163
18.2.3 领域建模 165
18.2.4 微服务拆分 166
18.3 战术设计 167
18.3.1 分析微服务领域对象 167
18.3.2 设计微服务代码结构 171
18.4 后续的工作 173
18.5 本章小结 173
第19章 基于DDD的微服务代码详解 174
19.1 项目背景 174
19.2 聚合中的对象 175
19.2.1 聚合根 175
19.2.2 实体 176
19.2.3 值对象 177
19.2.4 领域服务 177
19.3 领域事件 180
19.3.1 领域事件基类 181
19.3.2 领域事件实体 181
19.3.3 领域事件的执行逻辑 181
19.3.4 领域事件数据持久化 182
19.4 仓储模式 182
19.4.1 DO与PO对象的转换 183
19.4.2 仓储实现逻辑 184
19.5 工厂模式 186
19.6 服务的组合与编排 188
19.7 微服务拆分时的代码调整 190
19.7.1 微服务拆分前的代码 190
19.7.2 微服务拆分后的代码 191
19.8 服务接口的提供 192
19.8.1  facade接口 192
19.8.2 DTO数据组装 193
19.9 微服务解耦策略小结 195
19.10 本章小结 196
第四部分 前端设计
第20章 微前端架构理念与技术实践 198
20.1 前端项目的困局 198
20.2 如何理解微前端 200
20.3 微前端会带来哪些好处 201
20.4 微前端适合你的项目吗 202
20.5 微前端的实施方案与实践 203
20.5.1 Tailor实践 204
20.5.2 Single-SPA实践 216
20.6 本章小结 224
第21章 微前端:微服务的最佳搭档 225
21.1 前端应用新趋势 225
21.2 业务单元设计 226
21.3 微前端的集成 228
21.4 团队职责边界 230
21.5 本章小结 232
第五部分 中台设计案例
第22章 中台战略下的保险订单化设计 234
22.1 保险为什么要订单化销售 234
22.2 保险业务的复杂性 235
22.2.1 保险与普通商品差异分析 235
22.2.2 业务复杂性分析 237
22.2.3 技术复杂性分析 237
22.3 设计目标、思路和原则 239
22.4 业务中台领域建模 240
22.4.1 分解业务领域 240
22.4.2 核心能力中台 241
22.4.3 通用能力中台 244
22.5 业务单元化设计 251
22.5.1 单元化设计的前提 252
22.5.2 如何进行单元化设计 253
22.6 业务的融合 257
22.6.1 企业级前台应用 258
22.6.2 业务和流程的融合 259
22.6.3 单元化的价值 262
22.7 中台与后台的解耦 263
22.8 数据的融合 265
22.8.1 在线数据服务 265
22.8.2 视图数据服务 265
22.9 本章小结 266
第六部分 总结
第23章 微服务拆分和设计原则 270
23.1 微服务的演进策略 270
23.2 不同场景下的微服务建设策略 271
23.2.1 新建系统 271
23.2.2 单体遗留系统 272
23.3 DDD使用误区 273
23.4 微服务设计原则 275
23.5 微服务拆分要考虑哪些因素 276
23.6 本章小结 277
第24章 分布式架构的关键设计 278
24.1 选择什么样的分布式数据库 278
24.2 如何设计数据库分库主键 279
24.3 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和复制 279
24.4 跨库关联查询如何处理 280
24.5 如何处理高频热点数据 280
24.6 前后序业务数据的处理 281
24.7 数据中台与企业级数据集成 281
24.8 BFF与企业级业务编排和协同 282
24.9 分布式事务还是事件驱动机制 282
24.10 多中心多活设计 283
24.11 本章小结 283
结束语 284



---------------------------企业IT架构转型之道 阿里巴巴中台战略思想与架构实战---------------------------



序言一
序言二
前言
第一部分 引  子
第1章 阿里巴巴集团中台战略引发的思考 2
1.1 阿里巴巴共享业务事业部的发展史 4
1.2 企业信息中心发展的症结 8
第2章 构建业务中台的基础——共享服务体系 15
2.1 回归SOA的本质——服务重用 15
2.2 服务需要不断的业务滋养 17
2.3 共享服务体系是培育业务创新的土壤 19
2.4 赋予业务快速创新和试错能力 21
2.5 为真正发挥大数据威力做好储备 25
2.6 改变组织阵型会带来组织效能的提升 28
第二部分 共享服务体系搭建
第3章 分布式服务框架的选择 35
3.1 淘宝平台“服务化”历程 35
3.2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服务框架的对比 39
3.3 阿里巴巴分布式服务框架HSF 45
3.4 关于微服务 53
第4章 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原则 57
4.1 淘宝的共享服务中心概貌 58
4.2 什么是服务中心 61
4.3 服务中心的划分原则 63
第5章 数据拆分实现数据库能力线性扩展 67
5.1 数据库瓶颈阻碍业务的持续发展 67
5.2 数据库分库分表的实践 69
第6章 异步化与缓存原则 89
6.1 业务流程异步化 90
6.2 数据库事务异步化 91
6.3 事务与柔性事务 94
6.4 大促秒杀活动催生缓存技术的高度使用 124
第7章 打造数字化运营能力 132
7.1 业务服务化带来的问题 132
7.2 鹰眼平台的架构 137
7.3 埋点和输出日志 138
7.4 海量日志分布式处理平台 141
7.5 日志收集控制 143
7.6 典型业务场景 144
第8章 打造平台稳定性能力 157
8.1 限流和降级 158
8.2 流量调度 165
8.3 业务开关 171
8.4 容量压测及评估规划 173
8.5 全链路压测平台 176
8.6 业务一致性平台 179
第9章 共享服务中心对内和对外的协作共享 184
9.1 服务化建设野蛮发展带来的问题 184
9.2 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思路 188
9.3 共享服务平台与业务方协作 194
9.4 业务中台与前端应用协作 196
9.5 业务中台绩效考核 198
9.6 能力开放是构建生态的基础 200
第三部分 阿里巴巴能力输出与案例
第10章 大型央企互联网转型 207
10.1 项目背景 207
10.2 项目实施 208
10.3 客户收益 210
10.4 笔者感想 211
10.5 项目后记 212
第11章 时尚行业品牌公司互联网转型 216
11.1 项目背景 216
11.2 供应链的改造 219
11.3 基于SCRM的全渠道整合营销 225
11.4 小结 229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