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装书]升级定位+极简项目管理:让目标落地、把事办成并使成功可复制的方法论+科学创业(3册)

作者
郭致星 林传科 刘军 丁芹伟
丛书名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
9782011121013
简要
简介
内容简介书籍经济管理学书籍 ---------------------------升级定位--------------------------- 本书作者认为里斯和特劳特创建的定位理论,多以经验为主,缺乏深度和结构性。因此,作者鉴于自己在投资、投后服务、创业者培训中对定位理论进行的广泛运用和检验,并与经济学、管理学(商业模式、创新理论)进行对接与整合,形成了系统化的定位理论,力争使该理论具备可验证性、可重复性,甚至可以工具化、清单化,方便读者拿来就用。其开创性的成果有:顾客价值配方、战略二分法、品类三界论、品牌战略5阶段论、品牌商业模式、品类的物理特性与市场特性、强势品类与弱势品类、配称的分类、信任状的分类以及众多实用工具:品牌三问、品类命名八字诀、品牌起名四要、定位广告二语三性法则、六大心智规律,等等。本书特色:理论基础扎实,经过一线实践检验,本土案例丰富新鲜,严谨又不失创新。 ---------------------------极简项目管理:让目标落地、把事办成并使成功可复制的方法论---------------------------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和创业团队的项目问题是本书的着眼点,书中给出了中小企业和创业团队实施项目的关键步骤和行动策略。 全书共3部分:第1部分介绍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第2部分是实施极简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这也是全书的重点。为方便项目的实施和落地,这些过程被进一步分解为19个步骤,即极简项目管理地图。第3部分着眼于项目管理者的成长问题。项目管理者可以说是项目的灵魂人物,企业和团队一方面要选择合适的人管理项目,另一方面要把合适的人培养好,二者都很重要。 ---------------------------科学创业--------------------------- 本书共有定方向、创模式、搭班子、做产品、树品牌、促增长、带团队七大关,以每一阶段最需要集中精力解决的关键决策为主线贯穿全书。每一关的第一节,专门概述这一关关键任务设置的原由;根据每一关的关键任务,介绍与之对应的相对科学的核心方法论并进行案例解读。学习完每一关后,读者便可大致了解在该阶段要做的事情和要学的知识,然后可以自主进行主题式学习。希望读者通过“创业科学方法论+科学试验验证”的科学创业方法,做对每一个关键决策,让创业少走弯路。 .
目录



---------------------------升级定位---------------------------


科学创业系列丛书说明
赞誉
前言 少走弯路,不踩大坑
第一部分
品牌战略新视野
第1章 大火烧不掉的经营成果 / 002
第2章 品牌怎样创造顾客 / 011
第3章 顾客价值配方 / 020
第4章 定位理论三大贡献之一:
竞争的终极战场是顾客心智 / 030
第5章 定位理论三大贡献之二:
竞争的基本单位是品牌 / 039
第6章 定位理论三大贡献之三:
品牌是品类及其特性的代表 / 047
第二部分
定位的基本操作
第7章 品牌三问之一:你是什么 / 058
第8章 品牌三问之二:有何不同 / 068
第9章 品牌三问之三:何以见得 / 078
第10章 配称的三种分类 / 087
第11章 配称与商业模式 / 096
第12章 品类命名八字诀 / 107
第13章 品牌起名四要 / 115
第14章 二语三性法则 / 126
第三部分
定位的进阶知识
第15章 品类三界之产品品类 / 138
第16章 品类三界之渠道品类 / 151
第17章 品类三界之导购品类 / 162
第18章 品牌战略五阶段(上) / 172
第19章 品牌战略五阶段(中) / 186
第20章 品牌战略五阶段(下) / 200
第21章 战略的聚焦法则 / 213
第四部分
定位的底层逻辑
第22章 定位与外部思维 / 230
第23章 六大心智规律 / 239
第24章 定位理论的边界 / 254
后记 升级定位的经济解释 / 264



---------------------------极简项目管理:让目标落地、把事办成并使成功可复制的方法论---------------------------


前言创业公司也适用的极简项目管理法
第一部分 | 认识项目管理
002 第1章 极简项目管理基础
003 1.1 项目是独特的一次性事业
004 1.1.1 项目开始时总存在说不清的成分
006 1.1.2 项目是一个业务过程,而非技术过程
008 1.1.3 拥抱变更:无关人品,项目使然
009 1.2 项目的特点
010 1.2.1 独特性
011 1.2.2 临时性
012 1.2.3 渐进明细性
014 1.3 项目的价值在于驱动变革
015 1.3.1 组织的工作类型与框架
018 1.3.2 你说的项目管理可能不是项目管理
020 1.3.3 大多数项目缺乏有效管理
022 1.4 极简项目管理:用结构化降低项目难度
022 1.4.1 提高沟通能力靠悟性吗
027 1.4.2 极简项目管理:一个结构化的方法
第二部分 | 极简项目管理过程
032 第2章 启动:师出有名,名正言顺
032 2.1 生命周期模型是项目管理的工具
033 2.1.1 项目生命周期的特征
037 2.1.2 项目需要阶段化管控
042 2.1.3 延伸:疯狂的项目之六拍、四没、三边、只谈
045 2.2 定目标:项目始于业务终于业务
046 2.2.1 自我欣赏的是艺术,他人接受的才是商品
048 2.2.2 定义明确的项目目标
050 2.2.3 跳一跳、够得着:基于愿望的目标必将破产
053 2.2.4 能否相信客户的话
058 2.3 识鬼神:项目是面向人的复杂过程
058 2.3.1 关键是要管理与平衡相关方的期望和利益
061 2.3.2 用权力–利益方格分析和管理相关方
062 2.4 组团队:干部是把事做成的关键
062 2.4.1 项目经理的压力是全方位的
065 2.4.2 小心旁观者效应,做好三落实
066 2.4.3 使用RAM明确每个人的责任
068 2.5 发章程:建立项目团队与组织的契约
068 2.5.1 项目章程是项目团队与组织的契约
069 2.5.2 编制项目任务书的重点在于达成共识
074 2.6 开好头:名正言顺地启动项目
074 2.6.1 项目不是在结束时失败,而是在开始时失败
078 2.6.2 表明正式开始的项目启动会
082 第3章 规划: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083 3.1 计划是花费最少、影响最大的工作
084 3.1.1 事前想清楚,事后不折腾
085 3.1.2 魔鬼藏在细节中
087 3.1.3 “如来十掌”为制订计划提供了抓手
090 3.2 拆任务:没有WBS就没有项目管理
091 3.2.1 隐性工作显性化,显性工作结构化,结构工作标准化
098 3.2.2 心法:创建有价值的WBS
106 3.2.3 WBS是有效项目管理的基础
109 3.3 排计划:绘制项目作战线路图
109 3.3.1 让进度估算走向科学
114 3.3.2 关键路径法:进度计划与网络技术
121 3.3.3 案例:路易十四的地牢
124 3.4 算投入:项目管理是一项平衡的艺术
125 3.4.1 核心在于花多少钱对应完成多少工作量
129 3.4.2 抓住项目预算的关键
131 3.5 估风险:不信邪就会中邪
132 3.5.1 优秀的管理者不是善于冒险,而是善于控制风险
133 3.5.2 风险管理在国内的困境
135 3.5.3 分析风险的概率和影响
139 第4章 执行:依计而行,行必结果
140 4.1 无关人品,系统使然
140 4.1.1 系统的意志
142 4.1.2 结构决定行为
145 4.1.3 花瓶之碎,谁之过
148 4.2 建组织:结构决定行为
148 4.2.1 职能型组织
152 4.2.2 矩阵型组织
154 4.2.3 项目型组织
155 4.2.4 组织结构应与组织发展阶段相适应
158 4.3 带队伍:建设和维护高绩效团队
158 4.3.1 选择合适的团队成员
159 4.3.2 项目团队的组织方式
164 4.3.3 顺利走过团队的生命期
168 4.4 善协调:项目管理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169 4.4.1 项目与部门间的冲突
174 4.4.2 项目间的冲突:“牛人”争夺战
178 4.4.3 影响项目的治理与人际因素
184 第5章 监控:审时度势,沉着应变
184 5.1 采数据:用数据而不是用感觉管理项目
186 5.1.1 用直方图展示和理解数据
190 5.1.2 用散点图寻找数据之间的关系
192 5.1.3 用帕累托图定位需要关注的重点
195 5.1.4 用控制图实现过程管控
208 5.2 控质量:质量是要命的事
210 5.2.1 项目质量管理的尴尬
212 5.2.2 项目需要什么样的质量管理部
215 5.2.3 决心比技巧更重要
218 5.3 勤监控:让项目走在正轨上
219 5.3.1 过程控制方法论
221 5.3.2 项目监督控制最佳实践
224 5.3.3 要想避免混乱,必须在沟通上下功夫
225 5.4 管变更:让变更可管理、可控制
225 5.4.1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228 5.4.2 让变更受控
233 5.4.3 对变更的管控是项目管理水平的体现
243 第6章 收尾:慎终如始,好戏杀青
244 6.1 做好项目收尾,不留后遗症
244 6.1.1 收尾好才是真的好
248 6.1.2 提高成功的概率
249 6.1.3 编写项目收尾报告
250 6.2 过验收:项目不能做成烂尾楼
250 6.2.1 理解客户“真实的”问题是顺利验收的关键
251 6.2.2 验收后的工作
252 6.3 得总结:最大的浪费是经验教训的浪费
254 6.3.1 从无知之错到无能之错
255 6.3.2 经验教训的悲剧
263 6.3.3 避免吃二遍苦、受二茬罪
265 6.4 去归档:让经验教训真发挥作用
266 6.4.1 让经验教训发挥作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68 6.4.2 扎紧无能之错的篱笆
第三部分 | 成为卓有成效的项目管理者
272 第7章 好的项目管理者为何如此稀缺
273 7.1 智商–情商矩阵
275 7.1.1 成长路径
279 7.1.2 十年磨一剑
280 7.2 选错人注定是一个悲剧
280 7.2.1 技术专家型管理者未必有更多优势
282 7.2.2 项目管理者应该了解多少技术
283 7.2.3 非技术背景管理者如何管理技术团队
288 7.3 项目管理者的能力素质
289 7.3.1 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力
291 7.3.2 系统思考的能力
291 7.3.3 换位思考的沟通能力
291 7.3.4 管理自己、影响他人的领导力
293 第8章 打造面向业务的系统化思维
293 8.1 系统复杂性与思维的局限
294 8.1.1 机械性思维的局限
296 8.1.2 最高明的医生善治“未病之病”
299 8.1.3 系统的关键在于相互作用
301 8.2 提高问题的认知层次
302 8.2.1 博士和农民工的PK
303 8.2.2 系统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
305 8.2.3 牧场效应与囚徒困境
306 8.3 提升效率的关键在于综合优化
306 8.3.1 寻找复杂系统的平衡
309 8.3.2 提升效率的关键在于综合优化
310 8.3.3 N维系统中的问题在N+1维系统中解决
311 8.4 艰难的选择
312 8.4.1 短期高效与体系效率孰重孰轻
313 8.4.2 见长效还是短平快
314 第9章 极简项目管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314 9.1 站着说话不腰疼
315 9.1.1 似曾相识的场景
317 9.1.2 专家与初学者的思维方式的不同
317 9.2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做起来容易说起来也难
318 9.2.1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319 9.2.2 知识传递的困境
321 9.3 仅阅读本书不能保证做好项目
321 9.3.1 成长与知识金字塔
323 9.3.2 学习陈述性知识的必要性
325 附录A 赋予逻辑意义的数字
326 附录B 一个大型学术会议的WBS
327 附录C 一个办公室装修的WBS



---------------------------科学创业---------------------------


致谢
推荐序
引言
从经验创业到科学创业
0.1 90%的创业死亡率,是因为运气不济? ∥002
0.2 做对关键决策,绝地重生 ∥004
0.3 精益创业的兴起 ∥008
0.4 从精益创业到科学创业 ∥012
0.4.1 什么是科学创业 ∥012
0.4.2 品牌战略五阶段 ∥013
0.4.3 科学创业路线图 ∥015
0.4.4 科学创业将成为通往新世界的门票 ∥018
0.4.5 重要提示 ∥019
第一关
科学创业之定方向
1.1 第一关为什么是定方向?选择远比努力重要 ∥022
1.2 识别机会价值最大化的创业赛道 ∥024
1.2.1 品类是天生不平等的 ∥024
1.2.2 开创新品类 ∥028
1.2.3 寻找差异化 ∥031
1.2.4 创业方向盘 ∥033
1.3 准确定义自己的品类名和品牌名 ∥035
1.3.1 品类命名八字诀 ∥036
1.3.2 品牌起名四要 ∥040
1.3.3 千万别忘了精益验证 ∥046
1.4 品类类别 ∥049
1.4.1 产品品类、渠道品类和导购品类的划分 ∥049
1.4.2 产品品类、渠道品类和导购品类的实践打法 ∥051
1.5 高维学友通关案例 ∥053
1.5.1 科学创业实践之“汪仔饭”软狗粮 ∥053
1.5.2 科学创业实践之“熊猫不走”蛋糕 ∥054
第二关
创模式:创新和验证效率最高的商业模式
2.1 第二关为什么是商业模式 ∥058
2.2 从交易结构入手,构建企业核心能力 ∥059
2.2.1 跟谁交易 ∥060
2.2.2 交易什么,怎么交易 ∥061
2.2.3 如何定价 ∥064
2.2.4 总结与两份工具 ∥065
2.3 打造赋能型组织 ∥068
2.3.1 什么是赋能 ∥068
2.3.2 赋能的三个核心问题 ∥069
2.4 判断商业模式好坏的两大指标:效率和成本 ∥072
2.4.1 设计商业模式时必须回答的四大问题 ∥072
2.4.2 精准案例:年收入90亿日元,只做一个单品,将规模经济做到极致 ∥075
2.5 风险提示 ∥080
2.6 科学创业实践之高维学堂 ∥083
第三关
搭班子:选对创始合伙人,分对股权
3.1 第三关为什么是搭班子 ∥088
3.1.1 志公教育李勇:几乎踩遍所有股权的“坑” ∥089
3.1.2 创业兄弟反目成仇 ∥094
3.2 关键任务:选对合伙人 ∥095
3.2.1 搭建创始团队的四大核心因素 ∥096
3.2.2 建立合伙关系的两种方式 ∥099
3.3 关键任务:分对股权 ∥103
3.3.1 企业价值创造的三种类型 ∥103
3.3.2 如何设计进入机制 ∥104
3.3.3 如何设计退出机制 ∥106
3.3.4 如何设计股权调整机制:真功夫vs海底捞 ∥109
3.3.5 如何设计控制机制 ∥113
3.3.6 离婚、去世……怎么办 ∥116
3.4 支线任务:建设公司的合伙文化和合伙机制 ∥119
3.4.1 四大维度看股权激励 ∥120
3.4.2 股权激励要有用户思维 ∥123
3.4.3 五种股权激励机制辨析 ∥124
3.4.4 从股权激励到内部创业 ∥126
3.5 科学创业实践之高维学堂股权设计 ∥133
第四关
做产品:验证产品的用户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4.1 第四关为什么是做产品 ∥136
4.2 为什么要精益产品创新 ∥137
4.2.1 以前做产品vs现在做产品 ∥137
4.2.2 重构用户认知 ∥143
4.2.3 用户驱动共创 ∥147
4.3 精益产品创新怎么做 ∥152
4.3.1 精益产品创新三原则 ∥152
4.3.2 支付意愿测试 ∥156
4.3.3 持续动态运营 ∥158
4.4 产品价值观 ∥160
4.5 科学创业实践之高维学堂产品观 ∥163
4.5.1 高维学堂的精益产品验证 ∥163
4.5.2 高维产品试验输出和沉淀 ∥168
第五关
树品牌:找准品牌定位并植入用户心智
5.1 第五关为什么是树品牌 ∥171
5.2 校准品牌之品牌三问 ∥172
5.2.1 什么是品牌 ∥172
5.2.2 品牌三问之第一问:你是什么 ∥174
5.2.3 品牌三问之第二问:有何不同 ∥176
5.2.4 品牌三问之第三问:何以见得 ∥180
5.3 如何打造品牌:配称与相关设计 ∥182
5.3.1 配称 ∥183
5.3.2 定位公关 ∥185
5.3.3 被大量浪费的广告语 ∥190
5.3.4 视觉锤 ∥195
5.3.5 最频繁的关键时刻 ∥207
5.4 高维学友通关案例 ∥212
5.4.1 科学创业实践之广西志公教育 ∥212
5.4.2 科学创业实践之汪仔饭 ∥215
5.4.3 科学创业实践之高维学堂定位三级跳:开创“科学创业”新品类 ∥217
第六关
促增长:验证增长路径和增长引擎
6.1 第六关为什么是促增长 ∥222
6.2 探寻适合自己的最优增长路径 ∥223
6.2.1 AARRR模型 ∥224
6.2.2 三种增长引擎 ∥225
6.3 增长黑客方法论 ∥228
6.3.1 何时启动增长黑客 ∥228
6.3.2 增长黑客七步走 ∥231
6.4 一点思考 ∥238
第七关
带团队:验证组织模式和有效工作方法
7.1 第七关为什么是带团队 ∥243
7.2 人效为什么越来越低 ∥244
7.3 创业公司要找什么样的人 ∥248
7.3.1 组织上做减法 ∥248
7.3.2 用什么吸引你想要的人才 ∥251
7.4 打造赋能型组织 ∥254
7.5 成为有效的管理者 ∥258
7.5.1 贡献四问 ∥258
7.5.2 如何有效提问 ∥262
7.6 用OKR管理绩效 ∥267
7.6.1 OKR vs KPI ∥267
7.6.2 OKR的操作要点 ∥269
7.6.3 OKR实践和模板 ∥272
7.7 科学创业实践之高维团队建设 ∥275
尾声
科学创业,少走弯路∥281
参考文献∥283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