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装书]成为更好的自己:许燕人格心理学30讲+妈妈的意义:孩子如何改变你的一生+真相之舞:如何在亲密关系中做真实的自己+生命中的不速之客:超越恐惧、焦虑和羞耻感,活出自在人生(4册)[POD]

作者
许燕 哈丽特·勒纳
丛书名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
9782011061627
简要
简介
内容简介 ---------------------------成为更好的自己:许燕人格心理学30讲--------------------------- 在本书中,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许燕老师,将结合自己30多年的教学和研究经验,带你走进这个浩瀚而神秘的系统——人格。 人格心理学被视为人生哲学,因为它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指引价值,这也是我们学习人格心理学的原因。 本书分为8个部分、30讲,为读者讲授人格心理学的概念,破译魅力人格的密码,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我,理解他人,塑造健康的人格,展示人格的力量,从而获得最佳成就,创造美好未来。 ---------------------------妈妈的意义:孩子如何改变你的一生--------------------------- 母性如何改变你?当你成为母亲时,你将成为什么?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师哈丽特·勒纳博士说:“我们不会知道成为母亲到底意味着什么,直到孩子塑造了我们成为母亲。”勒纳原本写的是一本关于育儿的书,最后以一本深思熟虑的书籍着重介绍了作为一个母亲的经历,一个女人的经历、需要和变化,她经历了怀孕、分娩、权力斗争、内疚、焦虑、关系挑战、兄弟姐妹的斗争和分离。 这本书充满了故事和案例研究,为母亲提供了前进道路的指南。已经是母亲的女性将认识到自己的困境和情况,并了解她们的经历。在整个育儿的过程中,勒纳对于自己的每一种体验的认识都是明智、个人化和真实的。 ---------------------------真相之舞:如何在亲密关系中做真实的自己--------------------------- . 美国备受尊敬的女性心理学家之一的哈丽特·勒纳博士在这本书中向我们详细揭示了在生活中面对人际关系、婚姻和家庭生活的难题时,女性为了保护自己和所依赖的关系,都在使用“欺骗”,表现出沉默、虚伪和隐藏真实,这让女性陷入不健康、危险和极度缺乏满足感的生活中。她在书中结合30多年的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经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女性培养寻找快乐、自我尊重和与他人建立真正亲密关系的能力。她倡导女性尊重生命的多样、复杂、包容和联系,并鼓励女性说出、活出最真实的人生。 ---------------------------生命中的不速之客:超越恐惧、焦虑和羞耻感,活出自在人生--------------------------- 焦虑、恐惧和羞耻感这三个关键情绪,促成了我们的不快乐。它们是我们生活中的不速之客。在悲伤或艰苦的命运之中,它们可能成为我们的同伴。这些不速之客可以像潮汐一样冲洗我们,或者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表面下沉默的荆棘。本书中,作者有时讲述有趣的故事,有时讲述令人心碎的故事,透彻地分析了这份人类大礼: “恐惧精神”。
目录



---------------------------成为更好的自己:许燕人格心理学30讲---------------------------


导语 一次内心世界的探险 | 揭秘你的人格魅力1
第一部分·人生英雄,命运殊途
第1讲 弗洛伊德的冰山一角 | 人格心理学鼻祖的故事6
第2讲 内在我与外在我的角力 | 人生舞台上的演员16
第3讲 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英雄 | 人格决定命运24
第4讲 阳光下必有阴影 | 人格暗影与暗黑人格30
第二部分·因为不同,所以可爱
第5讲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 人格差异性40
第6讲 世上独一无二的你 | 人格典型性47
第7讲 转动你的人格魔方 | 人格的调控55
第8讲 探索你的内在人格特质 | 心理元素周期表63
第三部分·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第9讲 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 | 气质类型72
第10讲 一朝被蛇咬,代代怕井绳 | 集体无意识79
第11讲 超越自卑的一生 | 自卑发展的双路径87
第12讲 童年是成人之父 | 童年经历之殇95
第四部分·几个世界,几种人心
第13讲 三面夏娃 | 异常人格与健康人格106
第14讲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人格的多元性113
第15讲 透明边界线 | 心理疆界120
第16讲 不要停留在过去的世界 | 人格停滞与人格倒退128
第五部分·一眼看世界,一眼看自己
第17讲 自知与他知 | 乔哈里窗138
第18讲 生命如同洋葱,剥开伤痛时你会流泪 | 自我探索145
第19讲 你不可被教 | 自我觉知力154
第20讲 如何从焦虑中撤回到内心世界 | 静入心灵162
第六部分·接纳自己,塑造自我
第21讲 镜中画像 | 人格的主体我与客体我172
第22讲 只有对痛苦不敏感,才能对快乐更敏感 | 心理雷区180
第23讲 设计人生的策略 | 短板效应与长板效应188
第24讲 棉花糖实验的预测效应 | 延迟满足能力196
第七部分·三种人生,共筑未来
第25讲 乐观决定幸福人生 | 人格金三角之一206
第26讲 坚韧决定成功人生 | 人格金三角之二214
第27讲 希望决定有效人生 | 人格金三角之三221
第八部分·人生迷思,答疑解惑
第28讲 人格是稳定的还是可变的 | 人格稳定性230
第29讲 中年危机,我们为何总是焦虑 | 人生转折236
第30讲 爱的艺术 | 爱情心理学241
结束语 | 积极心态提升人生格局251



---------------------------妈妈的意义:孩子如何改变你的一生---------------------------


致谢
前言
一位母亲眼中的“为母之道”
第一部分 人生初体验
怀孩子这种事,即便在一切指标正常的情况下,你也一生都难以忘记那种失控的体验。如果你是那种极度想把控事物的人,我劝你千万不要生小孩。
第1章 怀孕和生产:敏感气质速成 / 002
第2章 你真的准备好当妈了吗 / 013
第3章 将新生命带回家及为人父母的种种危险 / 030
第4章 人生的岔路口:孩子的新生抑或你的新生 / 055
第二部分 穿越火线
千万别忘了,做父母做到差不多好就行了,这是我们很多时候追求的最佳境界。
第5章 感谢你让我有了满满的愧疚 / 082
第6章 你的孩子会成为“连环杀手”吗 / 097
第7章 耳洞风波及其他权力之争 / 116
第8章 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 147
第三部分 成长的路上,挑战升级
最重要的是,不要期望孩子会接受你的价值观,重蹈你的覆辙。
第9章 食与性:挥之不去的烦恼 / 174
第10章 女儿在观察你 / 200
第11章 要培养一个妈宝?大胆去爱吧 / 218
第12章 手足之情:苦恼与荣耀并存 / 231
第13章 愿兄弟之情,二十年如一日 / 244
第四部分 母亲不会说的秘密
无论我们的个人环境如何,几乎每个母亲都会对母亲应有的感受产生幻想。因为“好母亲”的神话否定了现实中爱恨的矛盾心理,母亲们羞于承认她们“无法接受的感觉”和自己的局限性。
第14章 虎毒不食子 / 264
第15章 继母继续了什么 / 278
第16章 家庭的意义 / 294
第17章 为空巢欢呼? / 309
后记 孩子是人生最值的冒险 / 330
参考文献 / 335



---------------------------真相之舞:如何在亲密关系中做真实的自己---------------------------


致谢
第1章 托尼和火星人 001
事件的背景让我们能够正确地看待撒谎和其他的行为,背景的存在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是对我们的挑战:我们需要考虑更加复杂的事实,去问一问自己谎言出现的原因(而不是执着于自己的答案)。
第2章 谎言与真相 011
假装可能是向真相间接迈出的一步,而不是在远离真相。
第3章 做正确的事 020
我认为某些人和某些信息的来源就是比别人都可信,只要是我认为真诚、开诚布公、不隐瞒的朋友,我就会保持和他之间的交往。
第4章 以隐私的名义 039
但在我看来,它们两者之间有这样一个关系:当一个故意的隐瞒行为对一段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这个行为就从隐私转换成了秘密。
第5章 关于性的一件趣事 054
长久以来,无论是在卧室还是在会议室里,女性的工作都是夸赞男人,让他们的形象比实际上更伟大。
第6章 你的故事就是你 076
讲一个你人生经历中的“真实故事”,这不仅是一个做自己、寻找自己的过程,还是我们接下来要看到的:选择自己的过程。
第7章 家庭的馈赠 094
家庭是我们认知的第一个世界,它由不得我们选择,却对我们影响最深。在有些好的家庭中,孩子可以自由地说真话、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悲伤,并且知道他们的话会被其他家庭成员所包容和理解。
第8章 诚实VS真相 115
我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目标,有的时候它们比“我行我素”或者“诚实”更重要。
第9章 不过在演戏 131
假装能够让说出真相(或得知真相)变得更容易,因为它改变了人们效率低下的、习惯性的交往方式。
第10章 家族秘密:摆在眼前的烦恼 152
每个家庭都有秘密,这些秘密将家庭成员分成“知道”和“不知道”两个阵营。
第11章 情事:惊天秘密 172
说清楚彼此对性经历的期待,并且不违背对方的期待,则会对情侣之间的关系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12章 身体在寻找真相 191
身体往往能反映出我们真实的内心,因为身体是听从潜意识的指引的。
第13章 真实的我会站出来吗 217
实话实说不是简单的个人选择,更与勇气无关,而是首先与社会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
后 记  当狮子学会写作 237
做一个诚实的女人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出于自己的意愿接受或拒绝别人强加在我们身上的真相,我们可以热情地专注于自己和其他女性的经历,而选择“忽略”那些男人的声音。
注 释 241



---------------------------生命中的不速之客:超越恐惧、焦虑和羞耻感,活出自在人生---------------------------


赞誉
译者序
第1章 人为什么不能活得更像一只猫 001
人类的情感性格是一个一揽子协议,你回避或拒绝一些带来痛苦的要素,就必须放弃一些人性美好的部分。如果你从不感到恐惧,就可能也感觉不到同情、好奇和欢乐。恐惧也许不是什么好事,但它表明我们正全方位地活着。
第2章 害怕拒绝
一日疗法 017
没有人能够完全抵御拒绝之痛,但是随着我们在自我价值认同上日渐成熟理智,面对恐惧就越有可能轻拿轻放,处之泰然。
第3章 惧怕登场?那你要反复亮相! 032
我永远无法超越恐惧,但不会让它阻止我前进。我学会了以好奇探索、自尊自爱的方式看待自己最糟糕的错误,我学会了抓住自己的幽默感这只救生筏;我学会了无论多大的恐惧都必须登场亮相。
第4章 焦虑的好处
恐惧颤抖是自我保护 045
纵观生物进化史,恐惧和焦虑促使每个物种对危险产生警觉,使其趋利避害,进而能生存繁衍。恐惧可示意我们采取行动,也可示意我们克制盲动的冲动。它能帮我们做出明智的选择以保护自我,决定是进入还是走出某一关系。
第5章 焦虑的害处
祸害大脑,损伤自尊 062
焦虑使你自我强迫性地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播放过去的画面或重复对未来的担心。它诱使你看不到自己享受爱、享受快乐、积极创造的潜力和能量,使你认为自己渺小无能、微不足道。焦虑损害了我们的自尊自信,而这是我们一切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
第6章 为什么我们害怕改变 085
变化带来的挑战要求我们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抵抗有所预期、有所准备,适当地管控自身的焦虑,这样在对方由于焦虑表现得有点傻的时候,我们能做到最好,聚集足够的勇气,朝更真实、更坚定的自我迈进。
第7章 职场焦虑
在狂躁的环境中保持冷静清醒 107
焦虑体系中你唯一能改变的部分是自己对焦虑的反应。你可以学着让他人的焦虑从你身边飘然而过,而不把自己所承受的焦虑传递给他人。如果在所处体系中较少地传递紧张气氛,那我们就是向平息事态的方向迈进了一步。而且我们所做的也是这个世界迫切需要的:创造一个更平和、更开放的人类居所。
第8章 羞耻的隐秘力量 139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好自己,为他人展示真实的自我创造安全条件。我们可以从日常的小事做起,以尊重、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与我们有差异的人。齐聚一心,有很多种方式——可能像雪花的花瓣形状一样多。不管是有组织的还是临时安排的,集体公开的还是个人私下的,各种形式的信任支持都有助于消解羞耻。
第9章 照镜恐惧症
外表带来的焦虑和羞耻 168
有时候我们对自己外表的感受,与我们实际外表如何没有多大关系,而是其他一些东西让我们感到焦虑、不安、苦恼。羞耻与自我憎恨往往聚集于身体,但焦虑的真正源头被掩盖了。这个源头可能是过去的,也可能是现在的,也许就是我们耻于揭开的秘密。
第10章 人生崩溃
面对灾病与苦难 204
危机引发焦虑,焦虑带来担忧和强迫性的思索,让你的大脑疲劳运转。如果我们在冷静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认同人生不可预知性和不公平性的过程,那么就能更好地应对悲剧的降临。我们所有人都可以朝这个方向努力,过上更平和、更有心、更有爱的生活。
第11章 直面恐惧的勇气 235
细心体会,你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恐惧阻碍了你勇敢地去做真心想做的事,回避心理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你想感觉自在些,不想心里那么难受,所以你尽力回避做那些会引发恐惧或其他不良情绪的事。回避会在短期内让你感觉不那么脆弱,但是不能让你更胆大或不害怕。
后 记 每个人都可能惊恐失措 266
如何在长期的焦虑和沉重的羞耻中处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爱情?这是人类无奈的现状。我们不能让焦虑和羞耻压制自己真实的声音,阻止我们倾听他人不同的声音,不能让它妨碍我们坚持清晰的立场,我们要带着同情与怜悯勇敢地行动。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挑战比这个挑战更重要。
致 谢 271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