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装书](特价书)让时间治愈一切:津巴多时间观疗法+(特价书)我们,你们,他们:群际关系心理学揭秘(原书第2版)+(特价书)你的大脑,你的生产力+(特价书)大脑也有这么多烦恼+(特价书)沟通的八张面孔+(特价书)对话的禁区:21个你必须避开的沟通风暴(6册)

作者
菲利普·津巴多 玛丽莲·布鲁尔 桑德拉·邦德·查普曼博士 雪莉·科克兰德 池谷裕二 中村兔 伯特·凡·迪克 罗布·肯德尔
丛书名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
9782011061436
简要
简介
内容简介 ---------------------------(特价书)让时间治愈一切:津巴多时间观疗法--------------------------- 提起“心理治疗”这个词,很多人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倚在长沙发上,花一小时来挖掘童年悲惨记忆的画面。而一种与之不同的治疗方法暗示,我们可以改变我们思考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式,如果将关注的焦点转向现在和未来,会让人更快乐、更健康,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这种方法被称为“时间观疗法”。 每个人对时间的感觉都不尽相同,6种影响人幸福感的时间观念分别是: 过去积极时间观(你喜爱自己的过去); 过去消极时间观(你有遗憾、过去发生过不幸的事或者被你夸大为不幸的事情); 现在享受时间观(你享受当下,喜欢犒赏自己); 现在宿命时间观(你感觉命运不受自己控制,那何必费心去控制呢?); 目标导向未来时间观(你会事先计划,做任何决定都会权衡利弊); 超越未来时间观(你过得很好,因为你相信奖赏是死后进天堂)。 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经过多年的研究,并结合咨询治疗实践,开创了“时间观疗法”,指出最好的情绪状态是拥有高度“过去积极观”、较高“未来导向观”以及中度选择性“现在享受观”的混合。换句话说就是,你喜欢你的过去,为将来而努力(但也不是过分努力,变成了工作狂),并适时寻求当下的享受。 最糟糕的时间观状态是高度“过去消极观”与高度“现在宿命观”并存。在临床上被诊断为抑郁症以及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PTSD)的人一般是这种情况。 津巴多称,好消息是人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时间观,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通过关注过去的美好事物来提高过去积极得分; 进行冥想或者不断记录当前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来降低过去消极得分; 通过锻炼或在大自然中散步等有助于平衡情绪的活动来增加现在享受; . 学习能让你看到自己变化的新技能来降低现在宿命时间观得分; 通过展望并规划积极的未来来提高未来导向得分。 时间观疗法可以帮助你摆脱消极的过去,让你能够活在当下,筹划将来,让你相信希望! ---------------------------(特价书)我们,你们,他们:群际关系心理学揭秘(原书第2版)--------------------------- 为什么人人都需要“我们”,人人都会依恋自己所属的群体?为什么有些适合“我们”的,对“他们”会变成不公平的?为什么一个群体会歧视另外一个群体,尤其当群体之间在地位和权力上存在明显差距时,处于支配地位的一方歧视会更加强烈?情绪如何引发了愤怒和攻击行为,进而影响到群体或个人的社会互动?如何减少群体内和群体之间的冲突和竞争,提高合作?什么情况下国际冲突有可能爆发战争?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表现并不仅仅只代表个人,而是只有在被理解成所在群体身份的表达时才讲得通。本书讨论了群体中的个人认同究竟源于什么,不同群体之间的区别到底因为什么而产生,怎样才能减少群体间的冲突,同时维护群体内部的忠诚等问题,提供了社会心理学这一关键领域的宝贵资源。很明显,群体认同在人类的社会行为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从代表小群体内部利益的英勇行动,到针对群体外成员的可怕暴行,莫不如是。新修订的第2版以相关的社会心理学视角,反映了诸如“9·11事件”等最近的国际事件,并给出反思及解释。社会心理学领域关于群际关系的研究已经逐渐站到了舞台的中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特价书)大脑也有这么多烦恼--------------------------- 《大脑也有这么多烦恼》通过知名脑科学家和著名作家之间的一问一答,为读者展示了不为人知的大脑功能。全书内容充满趣味性,两位作者的语言诙谐,深入浅出,只要读起来,就会让人欲罢不能。 男女之间的差异 全人类皆变态 美与病之间 女人为什么要化妆 撒谎癖为什么无法改正 大脑与身体的纠结关系 只有动手,才能动脑 大脑能轻而易举地骗过身体 “更坏打算”是好的减压法 全世界的“苦”都一样 数字、音乐中的“色彩” 大脑的进化 惊人的“睡眠重启力量” 女人是矮猩猩,男人是黑猩猩 “大器晚成”符合脑科学规律 脑与人的互相欺骗 自由意志只是“幻觉” 大脑能否摆脱基因的桎梏 酗酒基因和烟瘾基因 初潮和闭经也不例外 血型性格论意外地准确 脂肪与智商的取舍 大脑如何感知幸福 ---------------------------(特价书)沟通的八张面孔--------------------------- ?三个小孩在玩游戏 安东说:我们来扮海盗吧。 布鲁斯说:不行,我们只有三个人,人数不够。 安东回答说:那么我们玩什么游戏好呢? 布鲁斯对此回答说:我想去海边找贝壳。 杰丝敏说道:太好了,这主意太棒了。我也去。 安东脸色变差了,他沉默抗拒。 布鲁斯继续说:等我们有了很多贝壳,我们将可以拿来当作海盗的宝藏。 杰丝敏再次表示:太好了,耶! 现在安东也加入了,他完全被说服了。 简单的一个场景中,蕴含了无数沟通行为,行为之间互相影响,只要稍有变化,结局可能天翻地覆。 如何有效控制自己的沟通行为,在不同场景下选择不同的沟通面孔,对于你想达到的沟通目的尤为重要。 本书可以帮助读者 了解自己在交流沟通中的互动模式,合理选择八张面孔 了解适合自己沟通方式的有效行为和无效行为,提高沟通效率 干预他人的行为,掌握沟通中的主导权,使对方做出有利局势的行为改变 里尔模型于1957年提出, 至今已流传近60年, 期间影响了世界上无数的培训师、心理治疗师、个人教练、职场白领。 里尔沟通模型通过1个坐标、 4 个象限、 8 项行为,深入探询人际沟通中个体行为的运动轨迹和相互作用。 本书将八种迥异的行为表现拟人化, 赋予一张面孔,全书均为场景化对话, 在过程中逐步了解8张面孔, 找到适合自己的沟通行为。 完成书末的人际沟通偏好行为测试问卷, 深度了解自己日常沟通偏好, 据此制订完善的改进计划。
目录



---------------------------(特价书)让时间治愈一切:津巴多时间观疗法---------------------------


赞誉
序1
序2
第1部分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和时间观疗法
第1 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如何在时间中停滞2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要点4
创伤后的大脑9
创伤后应激障碍未被治疗的情况11
创伤后应激障碍怎样影响他人14
为什么创伤后应激障碍难以治疗15
为什么再现创伤只会走得更远20
时间观疗法转换过去、现在和未来21
追求平衡22
小结25
第2 章
一种新的时间心理学:津巴多时间观量表27
时间理论简介30
六种主要的时间观简介32
对过去带有偏见的33
对现在带有偏见的34
对未来充满偏见的37
建立一种平衡的时间观48
小结50
第3 章
时间观疗法
时间观疗法的基本原理54
确立平衡的时间观68
亲社会行为:家人和朋友71
规划美好未来73
Z团队用事实数据支撑事例证据74
小结78
第4 章
退伍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时间观疗法82
为什么这些老兵生活在现在宿命论时间观中83
为什么社交网络对退伍军人来说尤其重要83
鼓励自尊心89
军中性创伤90
小结131
第5 章
日常创伤、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时间观疗法133
小结169
第6 章
女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时间观疗法170
小结229
附录
附录A 时间观疗法与其他方法的对比232
附录B 临床试验:时间观疗法试点研究数据236
附录C 来访者心理测验分数242
后记249
译者后记252
参考文献255


---------------------------(特价书)我们,你们,他们:群际关系心理学揭秘(原书第2版)---------------------------


\t推荐序
\t前言
\t第1章 从基本的心理过程到群际行为 /1
\t什么是群际关系 /2
\t群际情境的定义 /3
\t群际心理研究关注哪些行为 /5
\t群际关系研究的基础 /6
\t社会认知:类别化 /6
\t社会认知:归因 /14
\t社会情绪:情感与认知 /17
\t社会比较:评估自我和他人 /20
\t社会动机:合作或竞争 /23
\t个体及社会群体的观点 /26
\t延伸阅读 /27
\t第2章 民族优越感和内群体身份:我们的需要 /28
\t民族优越感:内群体和自我 /29
\t群体认同的行为后果 /32
\t语言风格 /33
\t信念和态度的对立 /34
\t吸引力的基础 /36
\t剥夺和社会公正 /38
\t合作与竞争 /40
\t总结 /43
\t团体认同理论 /44
\t人类社会生物学 /44
\t心理动力学 /45
\t社会比较理论 /46
\t社会认知和自我分类理论 /48
\t社会认知动机理论 /49
\t内群体需要外群体吗 /55
\t延伸阅读 /57
\t第3章 群际歧视:厚此必定薄彼 /58
\t微型群际情境中的歧视 /61
\t公平准则与歧视 /62
\t平权法案的意义 /64
\t积极-消极的不对称 /65
\t内群体偏向的可能发生机制 /66
\t集群归因错误 /66
\t群际图式 /68
\t积极的独特性与自尊性 /72
\t群际差异所面临的威胁 /75
\t群际权力及地位差异 /76
\t逆向歧视和外群体偏好 /81
\t小结 /86
\t社会认同和集体行为 /86
\t总结 /91
\t延伸阅读 /92
\t第4章 内群体偏见:消极影响和敌对 /93
\t群际影响和偏见 /95
\t唤醒和情绪对外群体在反应上的影响 /96
\t偶发情绪与情绪启动 /98
\t整体性情绪 /100
\t情感和攻击 /107
\t减轻直接和间接攻击性表达的因素 /108
\t替代性攻击行为 /112
\t群际情绪 /113
\t区分消极情绪 /115
\t威胁和社会变革 /116
\t总


---------------------------(特价书)大脑也有这么多烦恼---------------------------


\t
\t\t
\t
\t
\t\t前 言
01 灵感之男,直觉之女
保持100%运转的大脑
美与病之间
女人为什么要化妆
男女性高潮无差别
大脑对性爱的感觉
全人类皆“变态”
金钱和名牌,大脑最最爱
看完AV的男人汗水有异味
灵光乍现的5秒前
灵感之男,直觉之女
02 尔虞我诈的大脑和身体
老年痴呆药导致国民医疗费
开支暴涨
“美”中有法
世界遵循“和谐定律”
中村兔的“超能力体验”
撒谎癖为什么无法改正
只有动手,才能动脑
大脑能轻而易举地骗过身体
“最坏打算”是最好的减压法
全世界的“苦”都一样
数字、音乐中的“色彩”
快感来临时女性为什么表情苦闷
相互作用的身心
03 大脑为何而生
脑与抑郁症的关系
惊人的“睡眠重启力量”
电动按摩棒引发的错觉
食指短,那话儿长
大脑诞生距今只有5亿年
尼安德特人与人类的奇异关系
猴子开口说话的那一天
女人是矮猩猩,男人是黑猩猩
“适者生存”纯属忽悠
“大器晚成”符合脑科学规律
google使大脑退化
人类真正的寿命只有41岁
心想事成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脑与人的互相欺骗
自由意志只是“幻觉”
英语脑与日语脑
至关重要的“模仿能力”
语言带来的得与失
第一印象占“九成”
出轨基因和DNA婚姻咨询所
绝对音感能遗传吗
基因检测只需99美元
04 大脑能否摆脱基因的桎梏
基因检测完成了
秃顶和耳屎由基因决定
解读疾病基因
酗酒基因和烟瘾基因
初潮和闭经也不例外
“不会察言观色”的人和“不会吸取
教训”的人
血型性格论意外准确
将“灵感”纳入脑科学
大脑能否摆脱基因的桎梏
脂肪与智商的取舍
处男处女占四成的日本社会
大脑如何感知幸福
“第六感”是什么
塑造美人的三大法则
宗教与“不安产业”
名为“无限”的恐惧
大脑构造不平等
科学家也求神
误解和错觉缔造文明
“How”的科学,“Why”的宗教
后 记
参考文献
\t
\t
\t\t
\t



---------------------------(特价书)沟通的八张面孔---------------------------



序言
修订版序言
第1章 沟通的八张面孔 / 001
影响他人 / 002
里尔模型 / 004
行为选择 / 019
故事与里尔模型 / 026
第2章 藏在模型里的沟通秘密 / 045
引领行为(主导/我们) / 047
帮助行为(我们/主导) / 052
合作行为(我们/从属) / 057
从属行为(从属/我们) / 060
退出行为(从属/我) / 064
防御行为(我/从属) / 067
竞争行为(主导/我) / 070
进攻行为(我/主导) / 075
第3章 巧妙利用八张面孔,达成沟通目标 / 079
逆向动作 / 080
引领行为(主导/我们,1-1扇区) / 094
帮助行为(我们/主导,1-2扇区) / 100
合作行为(我们/从属,2-1扇区) / 104
从属行为(从属/我们,2-2扇区) / 108
退出行为(从属/我,3-1扇区) / 112
防御行为(我/从属,3-2扇区) / 116
进攻行为(我/主导,4-1扇区) / 122
竞争行为(主导/我,4-2扇区) / 126
行动计划 / 130
第4章 里尔模型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具体实践 / 137
角色相关模式 / 139
场景相关模式 / 150
日常情形 / 157
附录 调查问卷 / 161
注释 / 167
参考文献 / 169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