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一、童年的丑小鸭1805年4月2日,安徒生生于丹麦富恩岛上一座古老的小城,这座城镇名叫欧登塞。他的父亲是个贫穷的鞋匠,母亲是曾讨过饭的洗衣妇。当初他们结婚时,穷得连一张床都买不起,新婚的床铺是用拾来的木板钉成的。年轻的鞋匠因家中穷,没上过学。自从做了爸爸,他便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到孩子身上,希望安徒生将来能成为有学问的人。一天,一个中学生来找鞋匠补鞋。补鞋过程中,孩子拿出自己的课本,夸口说自己能将里面的文章倒背如流。中学生走后,鞋匠就一直心神不宁,有几次拿起活计,但又马上生气地扔回工作台。“安徒生,你听着,”他走到儿子面前说:“长大后要有志气,爸爸没念上书,而你,一定要把书念好!”小安徒生似懂非懂地点着头,他不知念书是什么样儿,但非常喜欢听爸爸读的《一千零一夜》故事。大概念书跟听故事差不多吧!安徒生家里一直很穷,一间小破屋子,既是他们住的地方,又是爸爸的工作室。可安徒生的妈妈总是把它打扮得漂漂亮亮,收拾得整整齐齐。地板擦得照得出安徒生的影子,墙壁上挂了许多美丽的图画,窗台上的几盆花让整个小房弥漫着香气。鞋匠的工作台的上方挂着一个书架,上面摆着剧本、小说和故事书。安徒生喜欢极了那些图画和花朵,觉得他的小屋子是世界上*美丽*舒服的屋子。住在里面,简直幸福极了。小安徒生也喜欢外面的大自然。有时,他会溜出家门,跑到房后的场地上,用趁妈妈不注意拿来的围裙拉一个“帐篷”出来。在篷子底下,他一呆就是半天。他聆听鸟儿的悦耳歌唱,跟太阳照射下的树叶和天上慢悠悠飘着的云彩说话。远处水磨坊的轮子哗啦哗啦响的声音,使安徒生想的更远了。如今,去安徒生故乡参观的游客,都免不了要去看看这曾给安徒生以美的启迪的地方。听话、聪明的小安徒生还爱听大人讲故事。祖母在一所医院看管小花园。花园附近有一间纺织室,一些老妇人在那儿纺纱。她们喜欢这个有着亮晶晶眼睛的乖巧的男孩儿,她们给他唱丹麦民间古老的歌曲,讲各种各样的民间故事。这些美妙的故事,感伤的歌谣深深打动了安徒生。他会不自觉地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同时又照自己的想法来丰富其中的人物和情节。这样,等到他再将这些故事表演出来给婆婆们看的时候,故事变得更生动、有趣了。而婆婆们看过后的称赞是小安徒生*大的奖赏。安徒生5岁那年,妈妈把他送到一所非正规的初级小学去,学习字母和拼音。一次课上,别的学生都在埋头读书,而安徒生竞在盯着老师想:“这老太婆真像一条戴着方帽的胖头鱼!”眼尖的女老师一下子发现了走神的安徒生,便一棒子打将过去,还一边说着:“像你这样学习的孩子,长大了是没有出息的!”小安徒生的自尊心一下被刺伤了。他站起身,涨红着脸,眼里噙着泪,冲出了教室。见到妈妈,他委屈的泪珠儿大颗大颗往下掉:“老师打我,我再也不去她那儿了!” 果然,第二天他就没再去那所学校。后来,他又到了另外一所学校学习。那儿年轻的卡尔斯登老师很喜欢安徒生,因为这孩子是学校里年纪*小的学生,而功课却学得很好。在朗诵和唱歌方面,没有人比得过他。他聪。明而有礼貌,比别的孩子更可爱。卡尔斯登常常和他一同散步,有时还将饼干和花朵送给他。这所学校里有个女生名叫萨拉·海曼,她学习努力,算术尤其好。安徒生很喜欢她,将她想像成童话中尊贵的公主,而这位“公主”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挤奶工。一天,安徒生对海曼说:“我长大了会有一座很大很大的城堡,到时候你就去我的城堡工作好吗?”“像你这样的穷小子,还想有一座城堡?做梦去吧!”她嘲笑安徒生说。安徒生为了说服女孩儿,就用纸画了一个城堡,并声称自己的祖先是贵族,是后来变穷的。他还想将画的城堡送给海曼,而她却说他像他爷爷一样是个疯子。他一气之下,不理她了。不久,海曼离开了学校,安徒生却又时常想起她。于是他便幻想自己在一次大火中救了海曼,她因此很内疚。后来,海曼成了公爵小姐,安徒生也变成了英俊骑士,他们一起去了遥远的地方。这些想像使安徒生感到心满意足。然而,这段学校生活并没有持续长久。卡尔斯登老师在邮局找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便停办了学校。安徒生只得再次辍学。1813年秋天,法国皇帝声讨邻国,丹麦为支援法国而招募新兵。穷苦的鞋匠不忍看着全家有一顿没一顿地挨下去,毅然离开妻儿去当了兵。他原本想努力表现,当上中尉,让全家的日子好过些。可谁知自己身体虚弱,部队还没到前线,鞋匠就病倒了。等到1816年,他回家时,已经病得皮包骨头。不久他就死了,只活到33岁。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