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世界十大文豪

作者童一秋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8-01

特色:

一、渴望飞翔的童年1861年5月7日,泰戈尔诞生在印度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市一个地主兼商人的家庭里,属于婆罗门种姓。他的父亲代温德拉纳特是哲学家和宗教改革家,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倾向,人称“大仙”。“大仙”夫妇当时已有13个子女,但仍不肯偃旗息鼓,又接连生下两个孩子。第15个孩子不幸夭折,泰戈尔便成了14兄妹中*小的一个。泰戈尔的父亲酷爱旅行,常年出门在外,很少呆在家中。母亲因生育过多损害了健康,还要操持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实在无力顾及这个*小的儿子,只好交给大女儿苏达米尼照看。姐姐十分疼爱这个小弟弟,常常对人讲,我的罗宾(泰戈尔的爱称)长得黑,不如大家那样白净,不过有朝一日,他要比大家格外光彩夺目。泰戈尔家中有众多的仆人,简直可以组织一支小小的军队。他稍大些后,就完全交给仆人们去看管。仆人常常把家里的孩子们禁闭在屋里,叫他们老老实实呆着,甚至禁止他们游戏。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没有得到过多少父母之爱,主要是在“仆人统治”下度过的。家仆中有的会唱民歌,有的会朗诵诗歌,还有的会讲故事。他们给泰戈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个仆人叫夏玛,一头鬈头,黝黑圆胖。此人*善于偷懒。为了让秉性好动的泰戈尔安静下来,他想出一个绝招,将泰戈尔关在房子里,让他坐在窗前,在他周围用粉笔画个圆圈,然后吓唬他说,如果走出魔圈一步,将会大难临头。泰戈尔听过史诗《罗摩衍那》的故事,知道女主人公悉多因走出魔圈所招致的灾难,所以他在仆人走后,也始终不敢越出雷池一步,整天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他凝望着窗外水池边的一棵大榕树,来寻找自己的乐趣,这是他度过寂寞时光的惟一伙伴。后来,泰戈尔在一首诗中写道:数不尽的细树根低垂着,噢,古老的榕树!你如同沉思的大仙一般,日日夜夜屹立着,你可曾记得那个孩子,他的想象与你的阴影戏闹。还有一个叫艾思瓦的仆人,此人比较贪吃。他负责给孩子们开饭。添饭时总是用威胁的口气问:“还要吗?’’孩子们从他的声调和眼神里,就猜到了他的用意。所以,泰戈尔总是说:“不要了。”这样,剩下的东西就归他享用了。久而久之,使泰戈尔成了一个“食欲不旺的人”。随着泰戈尔一天天长大,就连这种“仆人统治”的笼中鸟生活,也宣告结束了。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双重负担,开始压在他稚嫩的肩上。起初,他跟家庭教师学习。不久,当他看到六哥和外甥坐着车子去上学时,他虽然不到入学的年龄,但也哭着要去上学。家庭教师打了他一记耳光,警告他说:“你现在哭着要进学校,将来恐怕你要哭着想离开学校呢!”家庭教师的预言,后来果然应验了。 泰戈尔*早进的是“东方学校”。在那里学了的没有留下一点印象。但是教师惩罚学生的方法,倒是五花八门,令人难忘。凡是不能背诵功课的学生,就罚你站板凳,还要两臂伸开,手心向上,托着一块块石板。从此,他对学校产生了厌恶情绪。泰戈尔7岁时,转入一所典型的英国式师范学校。。有一位老师满口脏话,引起泰戈尔的极大反感。此后,凡是他的提问,泰戈尔一律拒绝回答。他坐在教室的*后一排,终年沉默不语。在同学们的朗朗读书声中,他却思考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何才能不用武器而战胜敌人。”他想:如果训练出一些狗、老虎和其他凶猛的动物,将它们排列在战场上,就可以激励战士的斗志,克敌制胜。然而,在年终考试中,泰戈尔的成绩却高居全班之首。那位爱骂人的教师不服,向学校举报说,主考教师有徇私舞弊行为。于是,校长亲自对泰戈尔进行复试,结果仍然考了**名。其实,泰戈尔在家庭教师那里学习的功课,比在学校学习的课程要多得多,考试的内容,他早就掌握了。泰戈尔在上学的同时,还要承受家庭教育的压力。沉重的学习负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正如他所写的那样:“我们像博物馆里无生命的模型一样,呆若木鸡地坐着,功课像打在花朵上的冰雹一样落在我们身上。”功课排得满满的。每天黎明即起,跟一位独眼拳师学习摔跤和拳术。接着,生物老师把一具人体骷髅挂在墙上,要求泰戈尔记住它各个部位的拉丁文名称。若是记不住,晚上就挂在他卧室的墙上,风一吹骷髅就东摇西摆,咯咯作响,令他恐慌不安。7点钟,干瘦的数学教师准时赶到,手里拿着石板,教他算术、几何和代数。然后是文学课、自然科学课和梵文文法课。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他被送到学校学习。放学回来,体育教师已在等候,又得在双杠上翻滚1小时。体育课刚下,美术教师又到了。晚饭后,在昏暗的油灯下,英文课又开始了。对精疲力竭的泰戈尔来说,好像每页书上都洒满了催眠剂,他念着念着就睡着了,睡着睡着又突然惊醒。“不念的时候比念的时候多。”……P1-3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