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朱燕空 孙辕 |
丛书名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2102081727 |
简要 |
简介 |
内容简介书籍经济管理学书籍 ---------------------------创业思考与行动--------------------------- 本书是子谦国际创业教育学院院长朱燕空博士,结合自己多年的创业经验,对自己的创业经历进行深度思考、归纳后得到的阶段性成果。作者在书中首先对创业者的特征、行为、世界观以及面临的机会和挑战进行了描述,对当今世界的不确定性和相应的创业新思维做了分析。其次,探讨了创业者面对不确定性的个人创造原则(欲望激发、立即行动、意外转换)和团队创造原则(共情他人、共赢、共创)。最后,本书还讲述了不同的学习模式及创业式学习的意义,帮助读者把创业思维融入人生设计,从而创造自己喜欢的人生。 本书提供了一套重要的创业思维框架和行动指南,非常适合有志于改变思考、行动逻辑的个人和团队。 ---------------------------下一个世界工厂:中国企业在非洲的创业故事--------------------------- 中国是非洲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最大的基础设施融资方,也是外国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来源。中国的企业家正在涌入欧洲大陆,投资于工厂和重型设备等长期资产。作者孙辕在书中讲述了一个关于中国企业家在非洲建设的故事。事实上,中国认为非洲并不贫穷,有着巨大的潜在财富,这与西方的态度截然不同。尽管西方国家有针对非洲的五十年的援助计划,非洲仍然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的贫困人口都多。那些认真考虑提高整个大陆生活水平的人都知道,需要采取另一种策略。作者关注的是许多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尼日利亚管理中小企业的中国企业家。她认为,由于愿意承担西方企业不会承担的风险,独立的中国投资者正引领着这些国家实现快速经济增长。中国的投资带来了一种诱人的可能性,即非洲可以在未来的一代人中实现工业化。 |
目录 |
---------------------------创业思考与行动--------------------------- 前言 第一章 认知创业者 P1 第二章 不确定性时代与创业新思维 P17 第三章 个人创造习惯1:欲望激发 P37 第四章 个人创造习惯2:立即行动 P53 第五章 个人创造习惯3:意外转换 P71 第六章 团队创造习惯1:共情他人 P85 第七章 团队创造习惯2:共赢 P103 第八章 团队创造习惯3:共创 P119 第九章 学会学习 P135 第十章 创造你自己喜爱的人生 P151 后记 P167 ---------------------------下一个世界工厂:中国企业在非洲的创业故事--------------------------- 赞誉 推荐序 译者序 引言 从当前的世界工厂到下一个世界工厂 1 工厂是连接中国(现在的世界工厂)和非洲(下一个世界工厂)的桥梁。2000年,中国的公司只在非洲进行了两项投资;而如今,它们每年要在非洲进行数百项的投资。 第一部分 现实 第1章 人的连锁反应 16 工业的发展不是自生的现象,而是从一个国家蔓延到另一个国家的连锁反应。这一变革必要的核心载体不是最重要的资本或者抽象的技术,而是人。 第2章 工厂的生、死与重生 31 那些在最坏的情况下幸存下来的人们对非洲制造业的未来更有信心,从他们的工厂里发出的嗡嗡声是证明非洲能够实现工业化最好的证据。他们相信这一点不是因为他们认为条件总是有利的,而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在那些条件下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的能力充满信心。 第3章 布料与服装,钢筋与钢板 49 今天,非洲工厂不再是利用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厂,而在努力适应非洲当地的环境,不断地对诸多因素(从宏观经济到个人层面)做出反应。 第4章 冒险 67 在这种冒险甚至危险的环境中,没有人可以像中国的企业家们一样不断向前发展。他们理解这种逆境并接受命运的跌宕起伏。 第二部分 可能性 第5章 流水线 88 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做起来真的很难。在一个美国人痛惜底特律的衰落和政治家们反对可能将制造业的工作岗位转移到国外的贸易协议的时代,人们很容易将工厂的工作浪漫化。虽然传统的工厂工作(在装配线上一次又一次地执行相同的动作)不需要很高的受教育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很容易。 第6章 前进两步,后退一步 108 像自然和扎芙夫人的商业伙伴一样的中国人,不仅用他们的钱投资,而且也对非洲付出了真心,那么就需要有放手一搏和信任的勇气。 第7章 “足够好”的治理 129 在我放弃让肯尼亚的机构支持我们的项目很久之后,被我们说服参与该项目的中国公司中航国际一直在坚持不懈地推动新的培训工人的方式。在遇到TSC这一阻碍后出现的各种方案中,肯尼亚技术培训师学院的想法被证明是可行的。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中航国际决定与肯尼亚主要的职业教师培训机构合作,全面改进其设备和课程。 第8章 “如果我们可以做到,这里就可以做到” 152 中国企业习惯于在中国做生意,相比于在英国做生意,在中国做生意的方式与在埃塞俄比亚做生意的方式更类似。中国企业也倾向于为非洲消费者提供更互补的产品组合,以及开展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业务,这对非洲来说是更合适的。 结语 摸着石头过河 172 本书中几乎没有一位杰出的人将自己定义为对“发展”有利的人。总的来说,他们不是世界的领导人、经济学家、慈善家、援助工作者,也不属于任何一个主要职业是帮助那些处境不是那么好的人的群体。相反,他们是企业家、经理、流水线上的工人、攀登者和梦想家。他们追求利润,有时慷慨,但不免利己,有时有先见之明,但考虑的往往不够长远。他们和我们其他所有人一样是不完美的,现在他们正处于工业化湍流的中央,摸着石头过河。 致谢 180 注释 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