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丙洋 刘正配 罗丹 邹天涌 王健 明立松 郝志萍 |
丛书名 |
金融科技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2103111773 |
简要 |
简介 |
内容简介书籍计算机书籍 ---------------------------8078730 - 中小银行运维架构:解密与实战--------------------------- 本书为商业银行构建运维体系和掌握核心运维技术提供了指导。以一家中小型的商业银行为蓝本,讲述商业银行运维涉及的技术以及运维体系的搭建。 全书一共9章: 第1-3章抓哟讲解了商业银行运维在当下面临的挑战,以及传统银行的IT基础架构的前世和今生; 第4章详细介绍了商业银行运维的各项主要工作和技术; 第5-7章介绍了自动化运维和智能化运维,以及全链路监控; 第8-9章介绍了同城双活数据中心以及下一代数据中心的架构。 ---------------------------8053583 - 中小银行自主可控外包管理模式--------------------------- 作为银行业信息化丛书,本书以中小银行自主可控推进工作研究为主线,从信息科技管理角度思考推进实施方法。以传统信息科技外包管理体系为基础,结合自主可控工作需求,以及中小银行科技发展特点,设计自主可控外包管理模式。通过北京银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管理经验,为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相关管理建议。全书共7章,包括银行业信息科技外包管理概述、中小银行自主可控外包管理模式探索、自主可控外包成熟度模型、自主可控外包管理体系、自动化管控平台、自主可控外包管理模式的应用、自主可控外包管理模式的思考与展望。 本书观点具备创新性、实用性,内容从理论研究到管理体系构建逐步深入,可供中小银行信息化建设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作为参考。作为中小银行的成员之一,北京银行愿意向同行分享在信息科技管理方面的思考与实践经验,共同推进行业信息化水平的整体进步。 |
目录 |
[套装书具体书目] 8053583 - 中小银行自主可控外包管理模式 - 9787111597346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60 8078730 - 中小银行运维架构:解密与实战 - 9787111676171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109 ---------------------------8078730 - 中小银行运维架构:解密与实战--------------------------- 前 言 致 谢 第1章 商业银行运维路漫漫 1 1.1 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背景 1 1.1.1 背景的背景 2 1.1.2 道路有些崎岖 3 1.1.3 驶入平坦的快车道 5 1.2 IT服务理论演进路径 6 1.2.1 ITIL 7 1.2.2 ITSM 10 1.2.3 DevOps 11 1.2.4 ITIL与DevOps对比 14 1.3 IT运维支撑团队面临的挑战 16 1.3.1 业务模式变革的挑战 16 1.3.2 拆IT系统“烟囱”的挑战 17 1.3.3 新形势下网络安全的挑战 18 1.3.4 IT架构快速演进的挑战 19 1.3.5 IT服务可靠性及服务流程的挑战 20 1.4 IT运维变革助力数字化转型 22 1.5 本章小结 25 第2章 商业银行IT基础架构的前世 26 2.1 传统架构从无到有的演进 26 2.1.1 分散式架构 27 2.1.2 集中式架构 28 2.2 商业银行的传统IT基础架构 30 2.2.1 商业银行的传统IT基础设施 30 2.2.2 商业银行的传统网络架构 31 2.2.3 商业银行的传统灾备架构 36 2.3 本章小结 44 第3章 商业银行IT基础架构的今生 45 3.1 商业银行IT架构的变革 45 3.1.1 总线+微服务架构 45 3.1.2 容器化架构 47 3.2 分区分层:网络架构 47 3.2.1 网络架构设计思路 47 3.2.2 数据中心网络架构 49 3.3 “矛”与“盾”:网络安全架构 52 3.3.1 金融网络安全要求 53 3.3.2 金融网络安全体系 53 3.3.3 金融网络安全技术 56 3.3.4 小结 59 3.4 “云”:计算架构 59 3.4.1 信息系统分级 59 3.4.2 整体架构 60 3.4.3 分布式计算 62 3.4.4 “云”资源管理 62 3.4.5 容器环境的计算架构 65 3.5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存储架构 66 3.5.1 分:直连存储 66 3.5.2 合:集中存储 68 3.5.3 合:存储虚拟化 72 3.5.4 分:分布式存储 73 3.6 有备无患:备份架构 75 3.6.1 备份对象与技术 75 3.6.2 数据备份系统介绍 76 3.6.3 数据备份方案 78 3.6.4 数据备份优化 79 3.6.5 备份管理 80 3.7 本章小结 81 第4章 平凡的运维日常 82 4.1 运维组织管理 82 4.2 自动化巡检 83 4.2.1 自动化巡检分类 84 4.2.2 自动化巡检实现 84 4.3 系统变更 89 4.3.1 发布方式 90 4.3.2 发布策略 93 4.3.3 发布实践 95 4.4 组件化 96 4.4.1 配置管理 96 4.4.2 日志收集 102 4.5 系统监控 106 4.5.1 基础设施层监控 107 4.5.2 系统层监控 107 4.5.3 应用层监控 108 4.5.4 业务层监控 109 4.5.5 用户体验层监控 110 4.6 事件管理 110 4.6.1 什么是事件管理 110 4.6.2 事件管理流程 111 4.6.3 事件应急处理 112 4.6.4 事件管理制度及分级 113 4.6.5 事件管理优化 114 4.7 运维标准化 115 4.7.1 域名化 116 4.7.2 做好基线配置 117 4.7.3 基础运行环境标准化 117 4.7.4 网络标准化 120 4.7.5 数据库标准化 122 4.8 本章小结 126 第5章 构建立体化监控体系 127 5.1 为什么我们“没有”发现问题 128 5.2 构建立体化监控体系 129 5.2.1 流行监控系统面面观 130 5.2.2 规划监控体系 139 5.2.3 监控实践 147 5.2.4 事件响应与监控告警 158 5.3 全链路监控 160 5.3.1 原理扫盲 160 5.3.2 全链路监控实现方案 162 5.4 云/容器时代的监控系统 169 5.4.1 试用新一代监控系统Prometheus 171 5.4.2 服务监控 179 5.4.3 监控告警 184 5.4.4 容器监控 189 5.5 再谈监控 200 5.6 本章小结 202 第6章 构建自动化运维体系 203 6.1 自动化运维概述 203 6.1.1 传统IT运维的现状 203 6.1.2 自动化运维的发展因素 204 6.1.3 自动化运维的发展阶段 204 6.1.4 自动化运维体系的规划 205 6.2 自动化运维建设的经验分享 207 6.2.1 CMDB 207 6.2.2 离不开的自动部署 215 6.2.3 容器云平台的建设 223 6.2.4 为DBA减负 240 6.3 自动化运维体系中关于安全的思考 244 6.3.1 平台设计方面的安全保障 244 6.3.2 功能测试验证的安全保障 245 6.4 本章小结 245 第7章 智能化运维探索 247 7.1 运维方式的演进 247 7.1.1 从手工到智能化 248 7.1.2 运维的现状和未来形势 249 7.2 智能化运维的基础 251 7.2.1 运维基础工具及平台 251 7.2.2 运维开放平台 253 7.2.3 运维大数据平台 255 7.3 新型运维协作方式 260 7.3.1 ChatOps介绍 261 7.3.2 ChatOps的应用与实践 265 7.3.3 人工智能与ChatOps 277 7.4 智能运维机器人 284 7.4.1 运维工程研发体系 285 7.4.2 智能运维大脑 286 7.5 本章小结 304 第8章 银行双活数据中心架构 305 8.1 双活建设评估 306 8.1.1 容灾建设目标评估 306 8.1.2 双活建设方案评估 307 8.1.3 成本投入评估 308 8.1.4 科技能力评估 309 8.2 双活建设要点 311 8.3 双活建设方案 313 8.3.1 存储级双活 314 8.3.2 应用级双活 318 8.3.3 业务级双活 321 8.3.4 双活建设方案总结 325 8.4 双活基础架构改造 325 8.4.1 应用层改造 326 8.4.2 中间件层改造 329 8.4.3 网络层改造 349 8.4.4 存储层改造 354 8.5 双活应急场景 355 8.5.1 业务系统故障 358 8.5.2 数据库宕机故障 359 8.5.3 网络中断故障 362 8.5.4 自然灾害场景 364 8.6 本章小结 365 第9章 下一代数据中心技术 366 9.1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 367 9.1.1 软件定义服务器 367 9.1.2 软件定义网络 368 9.1.3 软件定义存储 373 9.1.4 超融合 376 9.2 下一代云计算技术 379 9.2.1 Kata Containers 379 9.2.2 Service Mesh 381 9.2.3 Serverless 383 9.3 混合云 385 9.4 边缘计算 386 9.4.1 基于Kubernetes的边缘计算技术 387 9.4.2 边缘计算安全 388 9.5 本章小结 389 ---------------------------8053583 - 中小银行自主可控外包管理模式--------------------------- 前言 第1章 银行业信息科技外包管理概述 / 1 1.1 银行业信息科技外包管理理论研究 / 2 1.1.1 信息科技外包的定义 / 2 1.1.2 信息科技外包的特点 / 3 1.1.3 银行业信息科技外包的分类 / 4 1.1.4 信息化建设采用外包模式的动因 / 8 1.2 银行业推动信息科技自主可控的举措 / 13 1.2.1 相关法律法规解读 / 13 1.2.2 银行业践行自主可控的措施 / 17 1.3 中小银行构建自主可控外包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 20 参考文献 / 22 第2章 中小银行自主可控外包管理模式探索 / 24 2.1 传统信息科技外包的管理 / 24 2.1.1 信息科技主要外包领域 / 24 2.1.2 信息科技外包项目生命周期 / 28 2.1.3 管控目标 / 34 2.2 自主可控的外包管理模式思考 / 37 2.2.1 建设过程 / 37 2.2.2 管理模式 / 39 参考文献 / 40 第3章 自主可控外包成熟度模型 / 41 3.1 “三位立体”的评估模型构成 / 41 3.1.1 模型总揽 / 41 3.1.2 评估维度 / 47 3.1.3 评估领域 / 50 3.1.4 评估等级 / 54 3.2 成熟度评估指标设计 / 59 3.2.1 基础级指标 / 59 3.2.2 管理级指标 / 66 3.2.3 优化级指标 / 68 参考文献 / 71 第4章 自主可控外包管理体系 / 72 4.1 管理体系总体设计 / 72 4.2 重要管理领域详细设计 / 75 4.2.1 外包战略领域 / 75 4.2.2 决策领域 / 79 4.2.3 准入与市场调研领域 / 84 4.2.4 外包安全领域 / 85 4.2.5 应急管理领域 / 102 4.2.6 考核评价领域 / 112 4.2.7 外包风险管理领域 / 126 参考文献 / 144 第5章 自动化管控平台 / 145 5.1 总体设计 / 145 5.1.1 建立标准工作流 / 145 5.1.2 形成数据分析能力 / 147 5.1.3 功能架构设计 / 148 5.2 展现层设计 / 148 5.2.1 统一门户 / 148 5.2.2 数据展示平台 / 150 5.2.3 移动办公渠道 / 150 5.3 业务逻辑设计 / 152 5.3.1 项目管理模块 / 152 5.3.2 服务供应商管理模块 / 158 5.3.3 商务采购管理模块 / 166 5.3.4 风险管理模块 / 167 5.3.5 服务连续性管理模块 / 167 5.3.6 外包安全管理模块 / 168 5.4 数据层设计 / 168 5.4.1 数据采集 / 168 5.4.2 数据存储 / 173 5.4.3 数据分析 / 175 5.5 基础层设计 / 176 参考文献 / 177 第6章 自主可控外包管理模式的应用 / 178 6.1 外包决策领域管理案例分析 / 178 6.2 服务供应商准入领域管理案例分析 / 183 6.3 外包风险监控领域案例分析 / 187 第7章 自主可控外包管理模式的思考与展望 / 191 7.1 创新性 / 192 7.2 实用性 / 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