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装书]蜂窝物联网:从大规模商业部署到5G关键应用(原书第2版)+物联网中间件技术与应用(2册)

作者
奥洛夫·利贝格 莫滕·桑德伯格 王怡彬 约翰·伯格曼 约阿希姆·萨克斯 古斯塔夫·维克 邓庆绪 张金 参 顾琳 刘晨 王波
丛书名
现代通信网络技术丛书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
9782104011350
简要
简介
内容简介书籍通信书籍 ---------------------------8079727 - 蜂窝物联网:从大规模商业部署到5G关键应用(原书第2版)--------------------------- 本书为读者展示了3GPP标准组织和MFA联盟为开发蜂窝物联网系统而进行的近期工作内容。同时揭示了作者超越技术标准的洞察力,成为无线领域中工程师和决策者的必备选择。 本书特色: 介绍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用例来连接数十亿超低复杂度设备。 介绍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系统服务的关键机器类通信(cMTC)用例来满足严格的时延和可靠性需求。 面向基于2G,4G和5G的授权和非授权频谱技术以及描述如何设计这些技术来定义蜂窝物联网。 EC-GSM-IoT,LTE-M,NB-IoT,LTE URLLC和NR URLLC,以及这些蜂窝物联网技术如何支持mMTC和cMTC用例。 介绍为物联网提供连接性的总体竞争环境,其中包括在非授权频段上颇具前景的技术。 5G性能需求和如何通过蜂窝物联网技术来满足这些需求,以及不同技术性能的比较。 ---------------------------8078305 - 物联网中间件技术与应用--------------------------- 本书面向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系统介绍了物联网中间件的基础概念和技术,并以主流物联网中间件平台为例,介绍物联网中间件平台的组成,以及基于物联网中间件平台开发物联网系统和应用的方法。本书内容循序渐进,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适合作为高校物联网工程相关专业的教材。 .
目录
[套装书具体书目]
8078305 - 物联网中间件技术与应用 - 9787111673996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59
8079727 - 蜂窝物联网:从大规模商业部署到5G关键应用(原书第2版) - 9787111677239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149



---------------------------8079727 - 蜂窝物联网:从大规模商业部署到5G关键应用(原书第2版)---------------------------


推荐序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作者简介
第1章 物联网 1
1.1 简介 1
1.2 物联网通信技术 2
1.2.1 蜂窝物联网 3
1.2.2 非授权频谱技术 5
1.3 本书概述 6
第2章 全球蜂窝物联网标准 8
2.1 3GPP 8
2.2 蜂窝系统架构 10
2.2.1 网络架构 10
2.2.2 无线协议架构 12
2.3 从机器类通信到蜂窝物联网 14
2.3.1 接入级别和过载控制 14
2.3.2 小数据传输 16
2.3.3 设备节能 17
2.3.4 基于LTE的低成本MTC设备研究 21
2.3.5 超低复杂度和低吞吐量物联网的蜂窝系统支持研究 23
2.3.6 LTE时延降低技术研究 24
2.4 5G演进 24
2.4.1 IMT-2020 24
2.4.2 3GPP 5G 25
2.5 MFA标准组织 31
第3章 LTE-M 34
3.1 背景 34
3.1.1 3GPP标准 34
3.1.2 无线接入设计原则 36
3.2 物理层 39
3.2.1 物理资源 39
3.2.2 传输方案 40
3.2.3 设备类型和能力 44
3.2.4 下行物理层信道和信号 47
3.2.5 上行物理层信道和信号 65
3.3 空闲模式和连接模式过程 76
3.3.1 空闲模式过程 76
3.3.2 连接模式过程 91
3.3.3 空闲模式与连接模式的共同过程 105
3.4 NR与LTE-M共存 112
第4章 LTE-M性能 118
4.1 性能目标 118
4.2 覆盖 119
4.3 数据速率 121
4.3.1 下行数据速率 121
4.3.2 上行数据速率 123
4.4 时延 124
4.5 电池寿命 127
4.6 容量 128
4.7 设备复杂度 131
第5章 NB-IoT 134
5.1 背景 134
5.1.1 3GPP标准 134
5.1.2 无线接入设计原则 136
5.2 物理层 142
5.2.1 物理资源 142
5.2.2 传输方案 147
5.2.3 设备类型和能力 149
5.2.4 下行物理信道和信号 150
5.2.5 上行物理信道和信号 168
5.2.6 基带信号的生成 182
5.2.7 传输间隙 185
5.2.8 TDD 187
5.3 空闲模式和连接模式过程 193
5.3.1 空闲模式过程 193
5.3.2 连接模式过程 213
5.4 NR与NB-IoT共存 229
5.4.1 NR和NB-IoT为相邻载波 232
5.4.2 NB-IoT在NR的保护频段内 233
5.4.3 NR资源块内部署NB-IoT 234
第6章 NB-IoT性能 237
6.1 性能目标 237
6.2 覆盖和数据速率 238
6.2.1 评估假设 238
6.2.2 下行覆盖性能 241
6.2.3 上行覆盖性能 246
6.3 峰值数据速率 249
6.3.1 Release 13 Cat-NB1设备 249
6.3.2 Cat-NB2设备配置一个HARQ进程 251
6.3.3 设备配置两个同时活跃的HARQ进程 252
6.4 时延 253
6.4.1 评估假设 253
6.4.2 时延性能 255
6.5 电池寿命 255
6.5.1 评估假设 255
6.5.2 电池寿命性能 257
6.6 容量 257
6.6.1 评估假设 258
6.6.2 容量性能 258
6.6.3 时延性能 260
6.7 定位 261
6.8 设备复杂度 262
6.9 NB-IoT符合5G性能需求 263
6.9.1 5G mMTC评估假设的差异 264
6.9.2 5G mMTC性能评估 264
第7章 LTE URLLC 268
7.1 背景 268
7.2 物理层 269
7.2.1 无线接入设计原则 269
7.2.2 物理资源 270
7.2.3 下行物理信道和信号 272
7.2.4 上行物理信道和信号 287
7.2.5 时间提前量和处理时间 296
7.3 空闲模式和连接模式过程 299
7.3.1 空闲模式过程 299
7.3.2 连接模式过程 300
第8章 LTE URLLC性能 315
8.1 性能目标 315
8.1.1 用户面时延 315
8.1.2 控制面时延 316
8.1.3 可靠性 316
8.2 仿真框架 316
8.3 评估 318
8.3.1 用户面时延 318
8.3.2 控制面时延 321
8.3.3 可靠性 322
第9章 NR URLLC 328
9.1 背景 328
9.1.1 5G系统 328
9.1.2 URLLC 329
9.1.3 NR—LTE的继承者 329
9.1.4 在当前网中引入NR URLLC 330
9.1.5 无线接入设计原则 331
9.2 物理层 333
9.2.1 频段 333
9.2.2 物理层参数集 333
9.2.3 传输方案 335
9.2.4 下行物理信道和信号 342
9.2.5 上行物理信道和信号 352
9.3 空闲模式和连接模式过程 359
9.3.1 NR协议栈 359
9.3.2 空闲模式过程 360
9.3.3 连接模式过程 361
第10章 NR URLLC性能 369
10.1 性能目标 369
10.1.1 用户面时延 369
10.1.2 控制面时延 370
10.1.3 可靠性 370
10.2 评估 370
10.2.1 时延 370
10.2.2 可靠性 377
10.2.3 频谱效率 387
10.3 服务覆盖 389
10.3.1 广域服务举例:配电站保护 389
10.3.2 区域服务举例:工厂自动化潜力 393
第11章 无人机的LTE连接性增强 399
11.1 性能目标 399
11.2 传播信道特性 400
11.3 挑战 403
11.4 3GPP Release 15中引入的LTE增强 405
11.4.1 干扰和飞行模式检测 405
11.4.2 用于移动性增强的飞行路径信息 406
11.4.3 基于订阅的UAV识别 406
11.4.4 上行功率控制增强 407
11.4.5 UE能力指示 408
第12章 物联网技术选择 409
12.1 蜂窝物联网与非蜂窝物联网 409
12.2 蜂窝物联网技术选择 411
12.2.1 大规模物联网的蜂窝技术 411
12.2.2 关键物联网的蜂窝技术 418
12.3 选择哪种蜂窝物联网技术 421
12.3.1 移动网络运营商的观点 421
12.3.2 物联网服务提供商的观点 424
第13章 物联网的技术驱动力 426
13.1 设备、计算和输入/输出技术 427
13.2 通信技术 427
13.3 物联网中的互联网技术 428
13.3.1 一般功能 428
13.3.2 高级服务功能和算法 434
13.4 工业物联网 436
第14章 5G与未来 444
附录A EC-GSM-IoT(在线)
附录B EC-GSM-IoT性能(在线)
附录C 非授权频谱的物联网技术(在线)
附录D MulteFire联盟物联网技术(在线)
技术缩略语表 448



---------------------------8078305 - 物联网中间件技术与应用---------------------------



前 言
第1章 物联网与物联网中间件 /1
1.1 物联网基础 /1
1.1.1 物联网的定义 /1
1.1.2 物联网的应用 /2
1.1.3 物联网的发展 /4
1.2 物联网系统的组成与物联网中间件 /9
1.2.1 物联网系统的组成 /9
1.2.2 物联网的终端设备 /11
1.2.3 物联网中间件 /12
1.2.4 物联网中间件平台的框架 /14
1.2.5 物联网中间件的典型应用领域 /15
本章小结 /16
习题 /16
拓展阅读 /16
第2章 物联网中间件概述 /17
2.1 通用对象模型与组态设计 /17
2.2 业务逻辑与第三方组件 /19
2.3 协议转换与设备连接 /20
2.4 数据整理与人机交互 /22
2.5 用户体系与安全机制 /23
2.6 分布式架构与边缘计算 /24
2.7 物联网中间件与人工智能 /25
2.8 Niagara平台简介 /26
2.8.1 Niagara软件安装和授权 /26
2.8.2 Niagara站点的创建 /27
本章小结 /31
习题 /31
第3章 通用对象模型与组态 /32
3.1 基本概念 /32
3.1.1 通用对象模型 /32
3.1.2 组态与组态程序设计 /34
3.2 通用对象模型的应用 /35
3.2.1 Niagara通用对象模型描述 /35
3.2.2 通用对象模型的数据类型 /36
3.2.3 通用对象模型向组态转换 /39
3.3 组态设计与开发 /39
3.3.1 组态设计的原则 /40
3.3.2 组态的功能需求确定 /41
3.3.3 组态开发流程与实例 /41
3.4 功能扩展方法与应用 /46
3.4.1 功能扩展简介 /46
3.4.2 系统功能扩展—报警功能 /47
3.4.3 第三方功能扩展 /49
3.5 中间件组态库与设计实例 /51
3.5.1 自定义组态 /52
3.5.2 中间件组态库的组成 /52
3.5.3 组态库的调用与实例 /53
本章小结 /57
习题 /58
第4章 基于组件的业务逻辑设计 /60
4.1 业务逻辑的设计方法 /60
4.1.1 业务逻辑概述 /60
4.1.2 业务逻辑设计流程 /63
4.1.3 业务逻辑的组成 /65
4.1.4 业务逻辑设计实例 /67
4.2 多功能组件设计与封装 /69
4.2.1 功能、组件与逻辑 /69
4.2.2 多功能组件设计 /70
4.2.3 多功能组件的封装 /72
4.3 中间件平台上的组件设计与数据仿真 /73
4.3.1 中间件平台上的组件化设计 /74
4.3.2 仿真流程与数据准备 /77
4.3.3 逻辑组件的多视图关系 /80
4.4 设计实例 /84
本章小结 /87
习题 /87
第5章 协议转换与设备连接 /88
5.1 中间件与异构设备连接 /88
5.2 智能设备通信协议 /91
5.2.1 BACnet协议 /92
5.2.2 Modbus协议 /94
5.2.3 LonWorks协议 /95
5.2.4 SNMP协议 /98
5.2.5 其他协议 /99
5.2.6 通信协议连接设计实例 /100
5.3 面向网络平台的中间件服务 /103
5.3.1 面向云服务的通信协议 /104
5.3.2 面向工业互联网的通信协议OPC UA /105
5.3.3 面向数据库连接的通信协议 /110
5.3.4 面向分布式系统的多站点通信协议Fox /111
5.3.5 通信协议连接设计实例 /111
5.4 智能设备代理点集成与连接 /115
5.4.1 智能代理 /115
5.4.2 移动代理 /116
5.4.3 Niagara平台的代理 /119
5.5 基于平台的完整物联网系统设计实例 /119
5.5.1 常用平台框架简介 /119
5.5.2 基于Niagara平台的设计实例 /123
本章小结 /126
习题 /126
拓展阅读 /127
第6章 物联网中的数据整理与人机交互 /128
6.1 物联网中的数据采集与整理 /128
6.1.1 物联网系统的数据采集 /129
6.1.2 物联网数据的信号转换 /130
6.1.3 物联网数据的整理 /130
6.2 人机交互的UI视图设计 /133
6.2.1 UI视图设计原则 /133
6.2.2 UI视图的开发流程与方法 /133
6.3 Dashboard的设计 /134
6.3.1 Dashboard概述 /134
6.3.2 Dashboard数据呈现 /135
6.4 人机交互呈现设计案例 /136
6.4.1 照明控制Px视图实例 /136
6.4.2 能源管理界面实例 /138
6.5 支撑数据交互的Web Service /140
6.5.1 Web Service的概念 /140
6.5.2 Web Service的体系结构 /141
6.5.3 Web Service的相关技术 /141
6.5.4 物联网中间件平台上的Web Service /142
本章小结 /145
习题 /146
第7章 基于中间件的物联网安全技术 /147
7.1 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机制 /147
7.1.1 异构设备的安全连接机制 /148
7.1.2 数据安全机制 /150
7.1.3 隐私安全机制 /152
7.2 访问控制技术 /153
7.2.1 访问控制的概念 /153
7.2.2 访问控制常用的模型 /154
7.2.3 物联网中间件支撑的访问控制 /157
7.3 安全连接协议 /160
7.3.1 SSL握手协议 /161
7.3.2 SSL记录协议 /164
7.3.3 SSL加密过程 /164
7.4 物联网常用的数据安全技术 /165
7.4.1 RFID安全场景下的轻量级密码算法 /165
7.4.2 物联网中同态加密技术的应用 /166
7.4.3 物联网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167
7.4.4 工业控制网络中的安全技术 /168
7.5 物联网微处理器架构中的安全问题 /169
7.5.1 基于软件漏洞的安全问题 /170
7.5.2 基于硬件处理器架构的安全问题 /171
7.5.3 相关的防御机制和措施 /173
本章小结 /174
习题 /174
拓展阅读 /175
第8章 物联网中的分布式架构 /176
8.1 分布式系统概述 /176
8.1.1 分布式系统的定义 /176
8.1.2 分布式系统的特点 /177
8.1.3 分布式系统中的中间件 /178
8.2 分布式架构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179
8.2.1 传感器网络 /179
8.2.2 车联网 /182
8.3 边缘计算概述 /184
8.3.1 边缘计算的定义 /184
8.3.2 边缘计算的特点 /185
8.3.3 边缘计算的要素 /186
8.4 云边协同的物联网模式 /186
8.4.1 云边协同的架构 /186
8.4.2 云边协同的实践 /188
本章小结 /191
习题 /191
第9章 物联网中间件与人工智能 /192
9.1 物联网系统与智能化 /192
9.2 人工智能与中间件 /193
9.2.1 深度学习中间件概述 /194
9.2.2 常见的深度学习框架 /196
9.3 物联网智能化算法和案例分析 /198
9.3.1 常用的智能算法与应用场景 /199
9.3.2 智慧医疗影像分析案例 /200
9.3.3 智慧交通控制案例 /201
9.4 物联网中间件上的人工智能实践 /202
9.4.1 环境安装 /202
9.4.2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智能数字识别系统 /203
本章小结 /205
习题 /206
第10章 物联网中间件综合案例 /207
10.1 智慧工厂 /207
10.1.1 系统概述 /207
10.1.2 系统设计 /209
10.1.3 数字工厂系统的实现 /220
10.2 智慧园区管理平台 /225
10.2.1 系统概述 /226
10.2.2 系统设计 /226
10.2.3 系统实现 /231
本章小结 /238
习题 /239

推荐

车牌查询
桂ICP备200047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