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姜昧军 等 |
丛书名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2111291841 |
简要 |
简介 |
内容简介书籍经济管理学书籍 ---------------------------8084799 - 投资家的思维导图:捕捉十年十倍的投资机会--------------------------- 本书作者曾在险资与券商担任高管,在行业浸润20余载。曾经驾驭的资产规模达到万亿,管理过千余人的团队。科班出身、对行业的深刻研究,以及与上市公司的接触,使他在投资中有清晰的脉络,降维打击,获取超额收益。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将这些思想整理为一幅人人都可以读懂的投资思维导图。这幅思维导图对于投资的核心意义,如何应对市场波动,都提出了全新的见解,而这是普通投资者在自己的投资经验中难以获得的洞察。作者还从企业的视角,从商业模式真正洞悉了公司的价值与市场价格的真实关系。从周期、硬科技、滚雪球模式等角度,将公司分类。 但这也不是一本空谈理论的书,作者的目标很明确,十年十倍股。而本书的思维导图,既是整理投资思想的脉络,更是实现财富的路线图。 ---------------------------8084101 - 投资远航:一位基金经理的投资笔记--------------------------- 本书分为三篇,分别为: 1.访谈与问答篇,收录了一些重要访谈的内容。 2.投资案例与行业分析篇,列举了过去比较重要的投资案例,并收录了一些行业分析的文章。 3.策略与思考篇,记录了过去8年有关投资方法的思考。 |
目录 |
[套装书具体书目] 8084101 - 投资远航:一位基金经理的投资笔记 - 9787111690641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58 8084799 - 投资家的思维导图:捕捉十年十倍的投资机会 - 9787111695172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80 ---------------------------8084799 - 投资家的思维导图:捕捉十年十倍的投资机会---------------------------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序 言 前言 ---------------------------8084799 - 投资家的思维导图:捕捉十年十倍的投资机会--------------------------- 机构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在资本市场中,在个人与机构以及机构与机构激烈博弈的过程中,优秀的机构投资人显示出了良好的投资收益和风险控制能力,取得了卓越的投资业绩。但是目前流行的“抄作业”式的简单模仿往往效果不佳,甚至事与愿违,“没赶上吃肉反遭暴打”的情况屡屡发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理解不同机构投资者整体的投资体系,相当于破解一家投资机构的核心密码,这显然要比机械式的抄袭更为有效。 机构投资者以其庞大的体量进行大手笔的投资,明星投资案例像在大海里潜行的鲸鱼,大部分时间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甚至能够感觉到它们近在咫尺,但在资本市场这个海洋里,我们不能“全须全尾”地看到它们的全貌。往往在不经意间,鲸鱼突然跃出海面,重达30吨的庞然大物在海面上腾空而起,溅起水花,我们才能感受到这种海中巨兽的力量。 本书根据我20多年在证券、保险、私募基金等大型投资机构从事资产管理的经历,以及我本人和大江洪流在投资理念和投资框架方面的实操经验,尝试展现机构投资人构建投资体系的逻辑和思维特点,希望能够为个人投资者理解机构投资人提供一些线索。 从投资方法来看,虽然纷繁复杂,但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立在与其他投资人博弈基础上的,技术分析就是这一方法的集中体现。要在博弈中取胜,就要更快地掌握信息,更深入地理解市场的走势趋势,洞悉亿万投资人的想法,以及“想法的想法”,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投资策略,保证投资成功率。基于行为金融学等量化投资的思想也是博弈的思路,是通过机器来对抗人的行为。 另一类是与上市公司共同成长,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虽然也受到短期估值、市场情绪的影响,但是总体来说,对投资贡献最大的仍然是公司长期价值的增长,表现为上市公司收入、利润、资产规模、现金流等大幅度上涨。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增长可以使公司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竞争优势,实现股东收益与公司发展双赢的局面。在与优秀上市公司共成长的逻辑中,投资上市公司的理念、心态和逻辑跟投资非上市公司是一样的,就是把自身作为上市公司股东,追求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一家公司的短期发展往往是确定的,投资人对于上市公司的定价分歧往往源于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不同判断,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验证谁的判断更为准确,“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游”。因此,这类投资往往相对期限较长。时间对基于基本面的投资而言既是朋友,也是最大的敌人,因为,一旦判断错误,过往的时间不会重来,投资人面临的往往是时间与金钱的双重损失。 做投资也要有实业心态,即长期与优秀上市公司共成长,其中的关键在于“优秀”。那么,哪些公司具备长期增长的潜力?哪些公司又能够承受竞争的洗礼,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强劲的动力?本书旨在通过分析中国和美国在过去十年中股价涨幅超过十倍的公司,给十年十倍的股票群体(也就是英文中常说的tenbagger)画一个画像,看看它们具有哪些特点,能够在十年的长期内给投资人带来丰厚的回报。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有四种类型的公司值得关注,它们的特点分别是滚雪球、泥石流、高周期和硬科技,这四个领域是有十倍股大鱼的海域,值得投资人在这个海域“深耕细作”。 ---------------------------8084101 - 投资远航:一位基金经理的投资笔记--------------------------- 约8年前,我进入资产管理行业,成为一名职业投资者。从那时起,我便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把日常的思考用文字记录下来。我慢慢发现,这种方式可以加深我的思考深度,整理思绪就像整理房间,不整理就不知道问题在哪儿,还缺什么,厘清思路后才能在之前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思考。 回过头来看,在这8年记录下来的文字中,有些内容我感觉还是比较有价值的,可以梳理一下,结集出版。一方面,本书可能对喜欢投资的朋友有所帮助,也方便大家对我的投资理念有更系统的了解;另一方面,本书作为一个记录,满足了我的成就感,算是一种自我鼓励吧。 投资初始,我主要研究和投资银行业、白酒业及保险业,后来又研究水电行业,大约6年前,机缘巧合,我开始聚焦于医药行业,从国内医药政策、仿制药到创新药,再到国际药企,而后到国际前沿生物医药技术平台,我日夜学习思考,一步步走来,自我感觉很充实,也很兴奋。本书可以窥见我的这些收获,希望对读者有所裨益。 . 本书分为三篇,分别为: 1.访谈与问答篇,收录了一些重要访谈的内容。 2.投资案例与行业分析篇,列举了过去比较重要的投资案例,并收录了一些行业分析的文章。 3.策略与思考篇,记录了过去8年有关投资方法的思考。 声明:为了遵守出版业的相关规定,本书不包括纯粹的科普内容,一小部分关于医疗技术的描述属于从投资的角度分析其投资前景,不能作为医病救人的依据,有相关症状请去正规医院寻求系统的治疗;为了遵守基金业的监管规定,本书中不包含任何基金名称、基金业绩和基金条款,书中的投资案例和行业分析属于作者对公司和行业基本面的个人见解,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