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姜昧军 等 |
丛书名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2111291835 |
简要 |
简介 |
内容简介书籍经济管理学书籍 ---------------------------8084799 - 投资家的思维导图:捕捉十年十倍的投资机会--------------------------- 本书作者曾在险资与券商担任高管,在行业浸润20余载。曾经驾驭的资产规模达到万亿,管理过千余人的团队。科班出身、对行业的深刻研究,以及与上市公司的接触,使他在投资中有清晰的脉络,降维打击,获取超额收益。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将这些思想整理为一幅人人都可以读懂的投资思维导图。这幅思维导图对于投资的核心意义,如何应对市场波动,都提出了全新的见解,而这是普通投资者在自己的投资经验中难以获得的洞察。作者还从企业的视角,从商业模式真正洞悉了公司的价值与市场价格的真实关系。从周期、硬科技、滚雪球模式等角度,将公司分类。 但这也不是一本空谈理论的书,作者的目标很明确,十年十倍股。而本书的思维导图,既是整理投资思想的脉络,更是实现财富的路线图。 ---------------------------8084666 - 债券投资实战2:交易策略、投组管理和绩效分析--------------------------- 截止到2021年8月底,国内债券市场存量规模已超过120万亿元,仅次于美国。债券市场相关从业人员估计也有数十万人之多,并且每年仍有毕业生源源不断涌入,从毕业生成长为专业的从业人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成长过程,由于知识体系纷繁复杂,很多人在其中走了不少弯路。 故而龙红亮博士在2018年撰写了《债券投资实战》一书,写作初衷便是希望为债券市场从业人员提供一本简单易学的入门培训教材,从而辅助大家更好、更快地成为一名优秀的从业者。此书出版发行之后,得到了很多读者的肯定。但美中不足的是,受限于内容定位和篇幅,此书并没有深入探讨债券的交易策略,而这点正是很多读者希望了解的。 本书就是为了弥补心中上述缺憾而写就的。与第一本书一样,本书仍然专注于债券买方视角。 ---------------------------8054543 - 债券投资实战--------------------------- . 本书以实务操作为途径,详细介绍了我国债券市场的概况、各类债券的特点、债券的技术指标、投资组合管理、估值、税收、相关衍生产品以及债券投研框架等信息。读者通过本书,可以快速从债券新手成长为合格的债券投资经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投资能力,成为债市老手。 |
目录 |
[套装书具体书目] 8054543 - 债券投资实战 - 9787111614012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89 8084666 - 债券投资实战2:交易策略、投组管理和绩效分析 - 9787111693192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89 8084799 - 投资家的思维导图:捕捉十年十倍的投资机会 - 9787111695172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定价 80 ---------------------------8084799 - 投资家的思维导图:捕捉十年十倍的投资机会---------------------------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序 言 前言 ---------------------------8084799 - 投资家的思维导图:捕捉十年十倍的投资机会--------------------------- 机构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在资本市场中,在个人与机构以及机构与机构激烈博弈的过程中,优秀的机构投资人显示出了良好的投资收益和风险控制能力,取得了卓越的投资业绩。但是目前流行的“抄作业”式的简单模仿往往效果不佳,甚至事与愿违,“没赶上吃肉反遭暴打”的情况屡屡发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理解不同机构投资者整体的投资体系,相当于破解一家投资机构的核心密码,这显然要比机械式的抄袭更为有效。 机构投资者以其庞大的体量进行大手笔的投资,明星投资案例像在大海里潜行的鲸鱼,大部分时间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甚至能够感觉到它们近在咫尺,但在资本市场这个海洋里,我们不能“全须全尾”地看到它们的全貌。往往在不经意间,鲸鱼突然跃出海面,重达30吨的庞然大物在海面上腾空而起,溅起水花,我们才能感受到这种海中巨兽的力量。 本书根据我20多年在证券、保险、私募基金等大型投资机构从事资产管理的经历,以及我本人和大江洪流在投资理念和投资框架方面的实操经验,尝试展现机构投资人构建投资体系的逻辑和思维特点,希望能够为个人投资者理解机构投资人提供一些线索。 从投资方法来看,虽然纷繁复杂,但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立在与其他投资人博弈基础上的,技术分析就是这一方法的集中体现。要在博弈中取胜,就要更快地掌握信息,更深入地理解市场的走势趋势,洞悉亿万投资人的想法,以及“想法的想法”,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投资策略,保证投资成功率。基于行为金融学等量化投资的思想也是博弈的思路,是通过机器来对抗人的行为。 另一类是与上市公司共同成长,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虽然也受到短期估值、市场情绪的影响,但是总体来说,对投资贡献最大的仍然是公司长期价值的增长,表现为上市公司收入、利润、资产规模、现金流等大幅度上涨。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增长可以使公司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竞争优势,实现股东收益与公司发展双赢的局面。在与优秀上市公司共成长的逻辑中,投资上市公司的理念、心态和逻辑跟投资非上市公司是一样的,就是把自身作为上市公司股东,追求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一家公司的短期发展往往是确定的,投资人对于上市公司的定价分歧往往源于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不同判断,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验证谁的判断更为准确,“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游”。因此,这类投资往往相对期限较长。时间对基于基本面的投资而言既是朋友,也是最大的敌人,因为,一旦判断错误,过往的时间不会重来,投资人面临的往往是时间与金钱的双重损失。 做投资也要有实业心态,即长期与优秀上市公司共成长,其中的关键在于“优秀”。那么,哪些公司具备长期增长的潜力?哪些公司又能够承受竞争的洗礼,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强劲的动力?本书旨在通过分析中国和美国在过去十年中股价涨幅超过十倍的公司,给十年十倍的股票群体(也就是英文中常说的tenbagger)画一个画像,看看它们具有哪些特点,能够在十年的长期内给投资人带来丰厚的回报。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有四种类型的公司值得关注,它们的特点分别是滚雪球、泥石流、高周期和硬科技,这四个领域是有十倍股大鱼的海域,值得投资人在这个海域“深耕细作”。 ---------------------------8084666 - 债券投资实战2:交易策略、投组管理和绩效分析--------------------------- 截止到2021年8月底,国内债券市场存量规模已超过120万亿元,仅次于美国。债券市场相关从业人员估计也有数十万人之多,并且每年仍有毕业生源源不断涌入,从毕业生成长为专业的从业人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成长过程,由于知识体系纷繁复杂,很多人在其中走了不少弯路。故而本人在2018年撰写了《债券投资实战》一书,写作初衷便是希望为债券市场从业人员提供一本简单易学的入门培训教材,从而辅助大家更好、更快地成为一名优秀的从业者。此书出版发行之后,得到了很多读者的肯定,甚感荣幸。但美中不足的是,受限于内容定位和篇幅,此书并没有深入探讨债券的交易策略,而这点正是很多读者希望了解的。 本书就是为了弥补心中上述缺憾而写就的。与第一本书一样,本书仍然专注于债券买方视角。 第1章~第3章详细叙述了数十种债券交易策略、投资组合管理、绩效归因分析等对于债券投资经理来说非常重要的内容。 . 第4章主要讲解了信用债的财务分析技术,当然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用、定量的财务分析技巧。实际上,脱离了具体行业特点去做纯粹的信用分析,有效性是欠佳的。但是,不同行业的债券发行人,其财务指标分析有其共性。因此,本部分内容还是以讲解不同行业之间的财务共性分析为主,读者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与具体行业特性相结合进行分析。 第5章主要讲买方视角的宏观利率分析框架,这部分内容我在创作时尽量避免与卖方分析师的分析框架相重叠,以期从不同的角度去启发读者。实际上,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各国的经济增长都受到很大挑战,而这主要由长期的经济结构性失衡引起,如贫富差距加大、人口结构、西方社会高福利、突破性科技创新放缓等问题。这些问题在短期内都难以得到彻底解决,一个直观的思路就是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缓解。因此,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货币政策和流动性从未像现在这样,对金融资产价格(债券、股票等)形成关键性的影响。传统的经济周期分析框架有效性明显下降,作为投资者,更需要关注的是金融周期。 第6章探讨了中小金融机构如何构建自己的债券投研体系和团队等内容。 中国的债券市场规模虽大,但交易并不活跃,市场深度有待提高。很多债券投资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策略较为简单:买入持有。《朱子家训》中说:“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随着国内债券市场的逐渐活跃,本书中所介绍的很多交易策略和投资组合管理方法,会逐步凸显其价值。 作为在债券市场中打拼多年的从业人员,作者热切地期盼中国债券市场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债券市场那一天的到来!期盼到那天,市场上的债券机构投资者类型更丰富,交易更活跃,投资者保护机制更完善。如此这般,个人的奋斗与历史的进程两者之间方能摩擦出美妙无比的火花! |